每日經濟新聞 2015-06-26 15:53:41
如果說上周五的大幅下跌,是讓大家感受下牛市中漲跌的刺激,那么這個星期五的大幅下跌,則是直接而殘忍的表現出了牛市的殺傷力。很多人這個時候才突然發現,原來牛市,也是很容易虧錢的。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智
每經記者 李智
辛辛苦苦大半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割,心有不甘,捏,又怕血本無歸。相信這是很多股民內心的真實寫照。如果說上周五的大幅下跌,是讓大家感受下牛市中漲跌的刺激,那么這個星期五的大幅下跌,則是直接而殘忍的表現出了牛市的殺傷力。很多人這個時候才突然發現,原來牛市,也是很容易虧錢的。
千股跌停再現
上周的大跌之后,本周二和周三,大盤的反彈還讓人們快速恢復信心,特別是取消存貸比利好出爐,讓市場各方情緒再次亢奮的起來,不少人懷著奪回5000點,沖上6000點的口號再次殺入。悲劇的是,周四突然出現的大跌直接套住了不少"抄底"的資金。更加恐怖的是,周五各大指數均大幅低開,雖然在金融股的推動之下勉強回升,但是最終還是的"空軍"的狂轟濫炸中敗下陣來。
截止收盤發稿之時,上證指數大跌逾334.91點,跌幅逼近7.4%,曾經賺錢效應爆表的"神創板",已經變成了"跌停板",跌幅逼近9%。在指數大幅下跌的背后,個股更是"血流成河",盤中滬深兩市跌停個股一度接近2000只。
在這個時候,相信很多投資者心中是無比糾結的,雖然此前諸如雙底,或者是回調再創新高的分析頭頭是道,但是面對這種令人驚出一身冷汗的大幅下跌,相信絕大多數人的心也亂了。割不割?相信這是很多重倉者心中同樣的疑問。
短短十多天的時間,大盤已經跌去近千點,對于很多被深套的投資者來說,無疑是備受煎熬。其實,目前普遍認為,本輪牛市尚未結束,在經歷了連續的大幅下跌之后,貿然割肉很可能是割在了地板之上。當然,如果使用了杠桿的話,那首先做的就是控制風險。
張憶東稱牛市進入第二階段
就在今日午間,興業證券張憶東發表了最新的觀點。他認為首先立足中期看,此次調整的性質,這是此輪長期牛市的中期調整,標志著此輪長期牛市開始進入以震蕩盤整行情為特征的第二階段,該階段是季度性的盤整、震蕩。
其次,立足于短期博弈角度,每次急跌市場恐慌之后都會出現反彈,這次也不例外。一方面,資金面擾動即將過去,通常貨幣市場季末壓力最大時點發生在25號前后,7月初本輪資金面擾動將結束,有望迎來反彈的契機。另一方面,社會財富向股市的配置積極性依然強烈,因此,對于前期泡沫化上漲后的市場風險進行快速釋放之后,依然會有場外"抄底"資金參與反彈。考慮到此次調整對于投資者預期的強烈沖擊,以及巨大的獲利盤試圖趁反彈獲利落袋,那么,反彈的參與難度比上半年明顯要大。
第三,大幅下跌結束并不意味立刻重新進入到"瘋牛"大幅上漲階段,"大尖頂"調整之后,較長一段時間的市場將呈現指數箱體震蕩而個股行情分化。雖然類似過去兩周的急跌、深幅調整可能接近尾聲,但是,大概率是牛市第二階段"盤整市"才剛剛開始。在牛市的第二階段,是養精蓄銳、養戰階段。戰爭的藝術在于勞逸結合、攻防有度,大規模陣地戰之間需要適度的休整,休整階段不適合貪戰、戀戰,更適合的是恰當的防御、等待+局部戰場的突破。同理,這輪伴隨中國經濟轉型的全過程的"被利用"的牛市,是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大牛市,其中,創業板、中小盤、三板以及主板公司的效率提升、產業升級,是牛市行情的主戰場,但是,經歷過去數年的持續上漲之后,牛市主戰場相關的股價多多少少透支了樂觀預期和產業前景,"大尖頂"調整之后,行情的驅動因素已經從"不斷抱團取暖"的正向循環陷入"相互踐踏"的負向循環,大幅下跌之后將迎來股價和基本面預期的再平衡,市場經過季度性的震蕩、養精蓄銳,等待改革、創新、股權投資大繁榮所產生的成果,進而吸引海內外的投資者重新大規模入場。
在具體操作上,張憶東認為暴跌之后,中期應該更注重攻防兼備,倉位不必太激進;而短期可以懷著憐憫的心尋找標的,7月初適度提升倉位參與反彈,但需要密切保持倉位的靈活。如果博弈7月份的跌深反彈,一方面,博反彈的進攻方面可以關注"超跌的生態型成長股"+"國企改革標的",另一方面,立足風險收益比來依靠銀行、交運等大盤價值股防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