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撕開“7月起進口商品全部零關稅”真相:WTO保護期成營銷噱頭

每經網 2015-06-18 18:18:53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有關“WTO保護期”聳人聽聞的警示文章最后,都鏈接了種種“直銷課程、金融培訓課程、商業教練、XX分析會”等諸多營銷概念,也更有諸多商家借此推廣產品。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雯    

每經記者 張雯

連續幾個月來,一則關于中國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保護期即將在今年7月1日到期,將致使中國進口貨價格大降的文章刷爆了微信朋友圈。

甚至,“未來三年將會有天文數字的下崗!”“失去15年的保護期后,中國行業將面臨大洗牌!”這樣聳人聽聞的傳言被病毒式傳播,人們將信將疑。

真相是什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白領破產論背后的營銷陰謀

“2001年中國就已經加入了WTO(世界貿易組織),當時中國就應該跟世界接軌,國門向全世界打開,可是當時我們國家的國情不合適,電腦普及不了,就向世貿組織申請了15年的保護期,用這15年的時間來調整中國的經濟結構”。

“從今年的7月份開始,全世界的商品將會陸續進入,免除大量費用在中國的市場上,以很低廉的價格上市,可能會直接進入到老百姓的家庭,那它對中國所有的行業,都會是一個很大的沖擊!”

“2015,是互聯網年,是直銷年,是WTO年,也是你、我、他的年!”

持續幾個月以來,多篇關于“在今年7月1日,中國將到達WTO十五年保護期期滿的終點”的文章不斷在微信朋友圈、各類貼吧、問答、博客、論壇中發酵,為了更有說服力,多數還引用了郎咸平等經濟學家的判斷。

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追蹤了大量此類傳言后發現,所謂“7月1日倒計時”和“WTO保護期”,成為了各類營銷的“爆點”。

此類以“白領破產”、“所有行業大洗牌”等聳人聽聞的警示文章的最后,都鏈接了種種“直銷課程、金融培訓課程、商業教練、XX分析會”等諸多營銷概念,也更有諸多商家借此推廣產品。

微信截圖

微信截圖

微信截圖

網頁截圖

大部分降稅承諾5年前就執行到位

那么,WTO保護期是怎么來的?今年7月1日起所有進口商品會實行零關稅嗎?

梳理“WTO保護期到期”的概念來源,此前《經濟參考報》報道顯示,中國民生銀行研究規劃專家陳德勝認為,過渡期傳聞與2002年美國商務部向WTO提交的建議和中國2016年獲得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有關。2002年的美國提議建議,所有WTO成員應2015年前取消所有工業品和消費品關稅,實現貿易零關稅。對此,我國將在WTO框架下,結合自身實際,在談判時做選擇性回應,不會籠統實行零關稅。

官方的說法更加權威。今日(6月18日),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在商務部新聞發布會上針對上述傳言進行辟謠。他稱,事實上,我國在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貿組織以后,對絕大部分進口產品的降稅承諾在2005年1月1日已經執行到位;到2010年1月1日,所有產品的降稅承諾已經履行完畢。

2001~2010年,中國平均關稅總水平由15.3%降至9.8%,2010年底降稅承諾全部履行完畢,已經達到并超過了世界貿易組織對發展中國家的要求。

沈丹陽表示,今年7月1日以后,我國關稅總水平仍會保持基本平穩,不會出現個別媒體所說的因保護期到期而導致進口商品價格大幅度下降的情況。

以汽車為例,我國對汽車進口整車和零部件降稅承諾在2006年7月1日已經執行到位。其中,汽車整車關稅稅率從加入WTO前的70%~80%降至25%,汽車零部件的關稅稅率從加入WTO前的18%~65%降至10%,汽車同樣不存在大幅降稅的問題。

“由于各國的各產業、各商品或服務部門發展階段和需求不同,WTO規則和我國當年談判中,都不存在一個籠統的適用所有承諾的‘過渡期’概念”,中國民生銀行研究規劃專家陳德勝表示,因此2015年不會出現傳聞中的進出口全部降為零關稅的問題,相反,根據國際慣例和本國實際,對不同商品貿易征收一定關稅,是包括發達國家在內所有國家外貿政策的普遍做法,中國加入WTO相關規則和協定,今明兩年不會對我國貿易、產業和經濟產生大幅度影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張雯 連續幾個月來,一則關于中國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保護期即將在今年7月1日到期,將致使中國進口貨價格大降的文章刷爆了微信朋友圈。 甚至,“未來三年將會有天文數字的下崗!”“失去15年的保護期后,中國行業將面臨大洗牌!”這樣聳人聽聞的傳言被病毒式傳播,人們將信將疑。 真相是什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白領破產論背后的營銷陰謀 “2001年中國就已經加入了WTO(世界貿易組織),當時中國就應該跟世界接軌,國門向全世界打開,可是當時我們國家的國情不合適,電腦普及不了,就向世貿組織申請了15年的保護期,用這15年的時間來調整中國的經濟結構”。 “從今年的7月份開始,全世界的商品將會陸續進入,免除大量費用在中國的市場上,以很低廉的價格上市,可能會直接進入到老百姓的家庭,那它對中國所有的行業,都會是一個很大的沖擊!” “2015,是互聯網年,是直銷年,是WTO年,也是你、我、他的年!” 持續幾個月以來,多篇關于“在今年7月1日,中國將到達WTO十五年保護期期滿的終點”的文章不斷在微信朋友圈、各類貼吧、問答、博客、論壇中發酵,為了更有說服力,多數還引用了郎咸平等經濟學家的判斷。 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追蹤了大量此類傳言后發現,所謂“7月1日倒計時”和“WTO保護期”,成為了各類營銷的“爆點”。 此類以“白領破產”、“所有行業大洗牌”等聳人聽聞的警示文章的最后,都鏈接了種種“直銷課程、金融培訓課程、商業教練、XX分析會”等諸多營銷概念,也更有諸多商家借此推廣產品。 微信截圖 微信截圖 微信截圖 網頁截圖 大部分降稅承諾5年前就執行到位 那么,WTO保護期是怎么來的?今年7月1日起所有進口商品會實行零關稅嗎? 梳理“WTO保護期到期”的概念來源,此前《經濟參考報》報道顯示,中國民生銀行研究規劃專家陳德勝認為,過渡期傳聞與2002年美國商務部向WTO提交的建議和中國2016年獲得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有關。2002年的美國提議建議,所有WTO成員應2015年前取消所有工業品和消費品關稅,實現貿易零關稅。對此,我國將在WTO框架下,結合自身實際,在談判時做選擇性回應,不會籠統實行零關稅。 官方的說法更加權威。今日(6月18日),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在商務部新聞發布會上針對上述傳言進行辟謠。他稱,事實上,我國在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貿組織以后,對絕大部分進口產品的降稅承諾在2005年1月1日已經執行到位;到2010年1月1日,所有產品的降稅承諾已經履行完畢。 2001~2010年,中國平均關稅總水平由15.3%降至9.8%,2010年底降稅承諾全部履行完畢,已經達到并超過了世界貿易組織對發展中國家的要求。 沈丹陽表示,今年7月1日以后,我國關稅總水平仍會保持基本平穩,不會出現個別媒體所說的因保護期到期而導致進口商品價格大幅度下降的情況。 以汽車為例,我國對汽車進口整車和零部件降稅承諾在2006年7月1日已經執行到位。其中,汽車整車關稅稅率從加入WTO前的70%~80%降至25%,汽車零部件的關稅稅率從加入WTO前的18%~65%降至10%,汽車同樣不存在大幅降稅的問題。 “由于各國的各產業、各商品或服務部門發展階段和需求不同,WTO規則和我國當年談判中,都不存在一個籠統的適用所有承諾的‘過渡期’概念”,中國民生銀行研究規劃專家陳德勝表示,因此2015年不會出現傳聞中的進出口全部降為零關稅的問題,相反,根據國際慣例和本國實際,對不同商品貿易征收一定關稅,是包括發達國家在內所有國家外貿政策的普遍做法,中國加入WTO相關規則和協定,今明兩年不會對我國貿易、產業和經濟產生大幅度影響。
進口商品全部零關稅 營銷噱頭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先锋影音最新在线资源网 | 亚洲系列一区中文字幕 | 在线播放免费精品 |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欧一区深夜福利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国产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