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銀行

每經網首頁 > 銀行 > 正文

銀行混改機遇與挑戰并存 將深化薪酬考核機制改革

證券時報 2015-06-18 17:26:58

隨著交行一紙公告,市場憧憬半年多的銀行混改方案正式落地。對于民營資本來說,此刻拿到成為國有商業銀行股東的邀約函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是進是退,手握資本的民營企業需要做出自己的選擇。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隨著交行一紙公告,市場憧憬半年多的銀行混改方案正式落地。根據方案,交行未來將在堅持國有控股地位的基礎上優化股權結構,引入來自民營資本的戰略投資者,并探索高管和員工持股制度。在經營體制上,也將深化用人、薪酬和考核機制改革,落實風險責任制,推進事業部制等相關配套改革。

引入民營資本戰投,無疑是交行方案最受關注的地方。根據2014年年報,交行前十大股東除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和匯豐銀行為境外法人股,財政部與社保基金為國有股,其余六大股東有五家為國有法人股。前十大股東中唯一的境內非國有法人股東中國平安人壽保險—傳統-高利率保單產品還是2012年定向增發期間入圍,限售期至今年8月23日。

換句話說,自從2005年對外引入匯豐作為外資戰略投資者后,交行的股權結構就一直沒有大的變化。2007年回歸A股至今,財政部、中央匯金和社保基金三家國有股東的持股總量也一直維持在40%以上。

這種“國有+外資戰投”的基本格局,為上一輪商業銀行體制改革所奠定并維持至今,并在過去十年里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十年之前,中國商業銀行與世界運營水平最好的商業銀行差距之大有目共睹,外資戰投不僅帶來了銀行發展急需的資本金,還有一整套高水平的運營管理經驗,這些要件是當時的境內投資人所無法給予的。

不過,所謂十年輪回,在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迅速發展壯大的情況下,境內股東和境外股東原本存在的天淵之別已經被時間抹平。

在很多領域里,中國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已經處于全球領先水平。從近幾年商業銀行再融資的案例看,向境內企業募集資本,比向境外股東募集資本也更為便捷。在管理經驗的輸入和對行業的理解上,境內股東也絲毫不比十年前的境外戰投遜色,甚至還要更為理想。

但拘于國有、民營認識問題上的一些差異,過去幾年商業銀行再融資案例中已經出現的內資股東重于外資股東的現象沒能夠進一步突破。

盡管有浦發銀行引入中移動作為戰略投資人,農業銀行上市時引入社保基金作為戰略投資人等諸多案例,但更具活力的民營企業成為主要商業銀行戰略股東的案例依然非常少。民營企業只能成立新銀行切入市場,比如騰訊發起微眾銀行、阿里祭出網商銀行。

即便如此,這些新銀行所迸發的活力和鋒芒,也已經讓體量龐大的國有銀行感到如芒在背了。

因此,引入民營資本戰投的根本,并不在于國有、外資股東字面上的差異。最大的意義在于,面對已經在許多行業成長為全球領先水平并成為效率新代言人的民營資本,國有銀行有更好的理由去拒絕它們嗎?

十年前引入境外戰投為國有商業銀行帶來了源頭活水,并由此盤活了它們曾經陷入極大被動的資產負債表。隨著經濟周期的輪回,境內商業銀行近年來越來越陷入傳統制造業、基建行業、政府融資平臺等資產泥塘之中,通過引入新的股東、新的資本、新的理念來擺脫困境,重走十年前開放引資的老路或許已經是不得不做的選擇。

對于民營資本來說,此刻拿到成為國有商業銀行股東的邀約函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最大的挑戰是,處于經濟周期低谷并迎面撞上利率市場化的商業銀行,要想完全擺脫歷史包袱重裝上陣需要時間。另外由于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已經轉變,商業銀行重現2005年至2009年每年凈利潤動輒70%-80%以上增長的局面基本不太可能。是進是退,手握資本的民營企業需要做出自己的選擇。

但不管怎樣,交行混改方案的正式獲批依然意味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啟。依托這樣一個契機,重新審視誰適合成為國有銀行的股東?對市場參與各方都是一個新的開始。

責編 姚祥云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銀行混改 民營資本 機遇與挑戰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激情综合五月天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αv在线电影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久久青青91费线频观青 | 亚洲欧洲国产日产综合 | 久久久久的精品 | 午夜精品网站亚洲一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