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券商仍看好次新股投資邏輯:新興行業優于傳統行業

2015-06-08 01:21:43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智    

◎每經記者 李智

炒新,絕非是本輪牛市中的專利。浙江世寶在2012年11月2日登陸A股首日,高達626.74%倍的漲幅,至今還讓很多老股民記憶猶新。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制度的演變,炒新的游戲規則也逐漸演變。股價走勢背后總有其合理的邏輯,次新股被爆炒也是如此。在近期遭遇重挫之后,次新股的賺錢效應未來能否持續,這成為很多投資者關注的話題,對此,廣發證券給出的答案是“次新股是A股投資的新金礦”。

次新股仍具關注價值

在近一周多的時間中,次新股的“跌跌不休”直接導致大批炒新者遭遇重挫。不少炒新者懷揣著盈利夢想在漲停板上追高買入,迎來的卻是斷崖式下跌,難怪有投資者認賠出局之后稱“再也不碰次新股”。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次新股上漲的根本邏輯并沒有出現變化,仍是牛市中“進攻性”最強的品種,多家券商陸續將次新股作為長期跟蹤研究的品種。

業內人士指出,次新股的大漲有著必然性,理由包括發行價格遠低于二級市場水平、市場資金面的推動;新興經濟轉型預期;總市值和流通盤小;次新股資本運作頻繁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廣發證券在6月公布的最新研報中指出,從去年初至今,次新股從首次打開漲停板至今的日均收益水平均高于相應的A股板塊和行業,而定增策略正逐漸失效,次新股策略已經取代定增策略成為A股的新金礦。

廣發證券認為,次新股上市公司多屬于代表經濟轉型方向的新興產業,從投資者結構來看,次新股的機構投資者占比較低,普遍低于A股整體。總體來看,次新股整體的機構投資者占比僅為19.8%,而A股整體的機構投資者占比為49.8%。因此,次新股未來獲機構加倉的空間較大。

無獨有偶,對于機構建倉對次新股走勢推動的觀點,國泰君安指出,新股上市如果行業和基本面屬性均比較理想,一定會有機構在初期進行建倉,由于流通市值有限,幾億的增量建倉資金就能帶來至少10%以上的漲幅。

選準行業擒“長牛”

面對近期以來次新股的巨震,相信很多投資者對炒新將更加理性,相對于短期內的暴漲暴跌,更愿意選擇那些能夠長期走牛的次新股。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對于炒新者來說,行業的選擇同樣是重中之重。對此,國泰君安發布“行業配置重要性超過個股基本面”的次新股投資邏輯。

國泰居安選取2009年6月新股重啟以來到2012年10月發行的885家新上市公司作為標的(這些上市公司目前距離上市時間比較久,走出的行情更為穩定),觀察發現跑贏同期創業板指數的行業中占比最高的是計算機、傳媒、休閑服務、醫藥生物、通信(創業板指數同期漲幅超過300%)。

具體來看,6年時間中這些上市公司有330家跑贏了同期創業板指數,勝率接近40%。如果選擇了計算機、傳媒、休閑服務、通信行業、醫藥生物,則勝率可以達到81%、78%、60%、59%、55%。如果選擇了銀行、非銀金融、建筑材料等傳統性行業,則跑贏的勝率平均不到10%。

對于選擇次新股行業的重要性,廣發證券則指出,通過統計不同行業次新股開板后30個交易日的漲幅均值,發現越是偏新興產業的行業漲幅越高,而越偏傳統產業的行業漲幅越低。

當然,除了所在行業因素以外,次新股長期走牛的推動因素還包括向好的業績,與行業整體估值的空間,外延式并購和股權激勵計劃以及市值規模等。其中,次新股的市值規模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重視,業內甚至出現了“買股必須看市值”的觀點。

對此,有券商人士指出,以休閑服務行業為例,這本是A股市場中占比極小的一塊領域,但是由于行業發展空間足夠大(萬億級別市場),同時A股上市公司極少,已經上市的公司如果開始進行資本運作,具有先發優勢,則未來內生和外延的增長空間都非常巨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李智 炒新,絕非是本輪牛市中的專利。浙江世寶在2012年11月2日登陸A股首日,高達626.74%倍的漲幅,至今還讓很多老股民記憶猶新。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制度的演變,炒新的游戲規則也逐漸演變。股價走勢背后總有其合理的邏輯,次新股被爆炒也是如此。在近期遭遇重挫之后,次新股的賺錢效應未來能否持續,這成為很多投資者關注的話題,對此,廣發證券給出的答案是“次新股是A股投資的新金礦”。 次新股仍具關注價值 在近一周多的時間中,次新股的“跌跌不休”直接導致大批炒新者遭遇重挫。不少炒新者懷揣著盈利夢想在漲停板上追高買入,迎來的卻是斷崖式下跌,難怪有投資者認賠出局之后稱“再也不碰次新股”。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次新股上漲的根本邏輯并沒有出現變化,仍是牛市中“進攻性”最強的品種,多家券商陸續將次新股作為長期跟蹤研究的品種。 業內人士指出,次新股的大漲有著必然性,理由包括發行價格遠低于二級市場水平、市場資金面的推動;新興經濟轉型預期;總市值和流通盤小;次新股資本運作頻繁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廣發證券在6月公布的最新研報中指出,從去年初至今,次新股從首次打開漲停板至今的日均收益水平均高于相應的A股板塊和行業,而定增策略正逐漸失效,次新股策略已經取代定增策略成為A股的新金礦。 廣發證券認為,次新股上市公司多屬于代表經濟轉型方向的新興產業,從投資者結構來看,次新股的機構投資者占比較低,普遍低于A股整體。總體來看,次新股整體的機構投資者占比僅為19.8%,而A股整體的機構投資者占比為49.8%。因此,次新股未來獲機構加倉的空間較大。 無獨有偶,對于機構建倉對次新股走勢推動的觀點,國泰君安指出,新股上市如果行業和基本面屬性均比較理想,一定會有機構在初期進行建倉,由于流通市值有限,幾億的增量建倉資金就能帶來至少10%以上的漲幅。 選準行業擒“長牛” 面對近期以來次新股的巨震,相信很多投資者對炒新將更加理性,相對于短期內的暴漲暴跌,更愿意選擇那些能夠長期走牛的次新股。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對于炒新者來說,行業的選擇同樣是重中之重。對此,國泰君安發布“行業配置重要性超過個股基本面”的次新股投資邏輯。 國泰居安選取2009年6月新股重啟以來到2012年10月發行的885家新上市公司作為標的(這些上市公司目前距離上市時間比較久,走出的行情更為穩定),觀察發現跑贏同期創業板指數的行業中占比最高的是計算機、傳媒、休閑服務、醫藥生物、通信(創業板指數同期漲幅超過300%)。 具體來看,6年時間中這些上市公司有330家跑贏了同期創業板指數,勝率接近40%。如果選擇了計算機、傳媒、休閑服務、通信行業、醫藥生物,則勝率可以達到81%、78%、60%、59%、55%。如果選擇了銀行、非銀金融、建筑材料等傳統性行業,則跑贏的勝率平均不到10%。 對于選擇次新股行業的重要性,廣發證券則指出,通過統計不同行業次新股開板后30個交易日的漲幅均值,發現越是偏新興產業的行業漲幅越高,而越偏傳統產業的行業漲幅越低。 當然,除了所在行業因素以外,次新股長期走牛的推動因素還包括向好的業績,與行業整體估值的空間,外延式并購和股權激勵計劃以及市值規模等。其中,次新股的市值規模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重視,業內甚至出現了“買股必須看市值”的觀點。 對此,有券商人士指出,以休閑服務行業為例,這本是A股市場中占比極小的一塊領域,但是由于行業發展空間足夠大(萬億級別市場),同時A股上市公司極少,已經上市的公司如果開始進行資本運作,具有先發優勢,則未來內生和外延的增長空間都非常巨大。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热情在线地址 |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k精品66 | 日韩精品一品道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а∨天堂久久 | 午夜拍国产精品福利 | 亚洲乱码高清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