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炒新客驚魂一周 30只次新股市值縮水1400億

每經網 2015-06-08 01:21:41

在券商看來,次新股的投資邏輯并未發生改變,只要選對行業,賺錢效應仍存在。基于此,在上周次新股暴跌的行情中,也確實有機構砸出億元以上“真金白銀”抄底部分次新股。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智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李智

次新股,這個昔日堪稱“穩賺不賠”的最搶手題材,如今卻成為很多炒新者避之不及的“燙手山芋”。4月上市的30只次新股上周平均下跌近20%,整體市值縮水逾千億元,如此深度的調整令不少炒新者萌生退意。不過,在券商看來,次新股的投資邏輯并未發生改變,只要選對行業,賺錢效應仍存在。基于此,在上周次新股暴跌的行情中,也確實有機構砸出億元以上“真金白銀”抄底部分次新股。

在剛剛過去的一周,次新股用暴跌的方式,讓市場各方從炒新穩賺的美夢中驚醒。以雙杰電氣(300444,收盤價78.71元)為代表的4月上市的次新股,曾將次新股賺錢效應推向頂峰,卻在短短一周多時間中跌去四成;廣信股份(603599,收盤價78.51元)等5月上市的次新股也迫不及待地結束漲停,轉而成為跌停板上的常客。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4月上市的30只次新股,僅在上周就跌去逾千億市值。毫無疑問,曾經賺得盆滿缽滿的炒新客們,突然遭遇了“驚魂一周”。

次新股退燒

最近,不少熱衷炒新的投資者虧損不小,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投資者在5月28日大跌當日以140.27元的漲停價買入一手(100股)雙杰電氣,截至上周五收盤,14027元已經縮水至7871元,幾乎跌去了一個iPhone6。

從2014年IPO重啟之后,特別是隨著發行制度改革嚴控“三高”(高發行價、高發行市盈率、高募資額),次新股的賺錢效應早已被市場所認可。隨著牛市的持續,暴風科技的瘋狂大漲,更是引發了整個市場對于次新股的瘋狂追捧,“開板買入穩賺不賠”的定律也在這一背景下產生。然而,在持續了一周多的5000點攻堅戰中,次新股成為了調整的“先頭部隊”,但卻在隨后的反彈中“啞然無聲”。

在前期的暴漲行情中,表現最搶眼的正是在今年4月上市的次新股,在近期的調整中,它們成為了暴跌的重災區。統計數據顯示,在4月份上市的30只次新股當中,除了樂凱新材(300446,收盤價181.86元)和易尚展示(002751,收盤價158.60元)外,其余28只在上周全部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有17只個股周跌幅超過20%,更不乏金石東方、鵬輝能源、派思股份這樣連續跌停、一周累計跌幅超過30%的個股。

從市值來看,在上周的調整中,僅4月上市的30只次新股就跌去逾1400億元的市值,一些割肉出局的炒新者后悔地表示,“再也不碰次新股了”。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次新股行情的轉折點,其實出現在“5·28”大跌當日,大批次新股在尾盤出現了從漲停瞬間被砸到跌停的情況。因此如果算上5月28日和29日兩個交易日的話,次新股的表現更為慘烈,如果從最高價算起,雙杰電氣、普麗盛(300442,收盤價101.05元)、福鞍股份(603315,收盤價67.15元)、鮑斯股份(300441,收盤價80.61元)等個股的累計跌幅已經超過四成。

就在4月上市次新股集體遇挫的同時,5月上市次新股也開始快速“退燒”。在上周三,廣信股份、萊克電氣(603355,收盤價93.01元)、艾華集團(603989,收盤價83.57元)和永興特鋼(002756,收盤價89.51元)4只次新股先后開板,并在接下來的交易日攜手跌停。上周五,醋化股份(603968,收盤價90.87元)也在漲停打開之后大跌近7%,而普萊柯(603566,收盤價84.91元)卻在開板后強勢封住漲停。

企穩跡象初現

在過去一周多的時間中,A股表現得驚心動魄,滬指最終還是在上周五邁過5000點一線,創出了近5年高點,距離6124點歷史頂峰“僅”千點之隔。就在這令無數投資者興奮的一天中,連遭重挫的次新股,也終于出現了企穩的跡象。

同樣以近期波動最大的4月上市次新股為例,在本周四A股走出深“V”行情之時,僅有樂凱新材一只個股上漲,其余28只次新股(全信股份停牌)全部下跌,跌幅在9%以上的就達到驚人的19只。上周五,滬指站上5000點,雖然創業板指依舊下跌,不過這批次新股中下跌的數量已經迅速縮減至11只,在出現反彈的個股中,在上周先后遭遇三個跌停的康斯特(300445,收盤價190.33元),在資金追捧下成功站上漲停板。

對于次新股近期的走勢,業內普遍認為,前期火爆的市場放大了次新股的波動,隨著行情出現巨震,次新股也就成為最直接的“受害者”,而且呈現出“前期漲得越多,近期跌得越慘”的特征:4月上市次新股上周平均下跌近20%,而一季度上市次新股則表現相對平穩,平均周跌幅在5%左右。不過,隨著行情的企穩回升,次新股的賺錢效應也有望延續,近期跌幅較大的次新股也有可能重新吸引部分資金。

《《《

券商仍看好次新股投資邏輯:新興行業優于傳統行業

◎每經記者 李智

炒新,絕非是本輪牛市中的專利。浙江世寶在2012年11月2日登陸A股首日,高達626.74%倍的漲幅,至今還讓很多老股民記憶猶新。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制度的演變,炒新的游戲規則也逐漸演變。股價走勢背后總有其合理的邏輯,次新股被爆炒也是如此。在近期遭遇重挫之后,次新股的賺錢效應未來能否持續,這成為很多投資者關注的話題,對此,廣發證券給出的答案是“次新股是A股投資的新金礦”。

次新股仍具關注價值

在近一周多的時間中,次新股的“跌跌不休”直接導致大批炒新者遭遇重挫。不少炒新者懷揣著盈利夢想在漲停板上追高買入,迎來的卻是斷崖式下跌,難怪有投資者認賠出局之后稱“再也不碰次新股”。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次新股上漲的根本邏輯并沒有出現變化,仍是牛市中“進攻性”最強的品種,多家券商陸續將次新股作為長期跟蹤研究的品種。

業內人士指出,次新股的大漲有著必然性,理由包括發行價格遠低于二級市場水平、市場資金面的推動;新興經濟轉型預期;總市值和流通盤小;次新股資本運作頻繁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廣發證券在6月公布的最新研報中指出,從去年初至今,次新股從首次打開漲停板至今的日均收益水平均高于相應的A股板塊和行業,而定增策略正逐漸失效,次新股策略已經取代定增策略成為A股的新金礦。

廣發證券認為,次新股上市公司多屬于代表經濟轉型方向的新興產業,從投資者結構來看,次新股的機構投資者占比較低,普遍低于A股整體。總體來看,次新股整體的機構投資者占比僅為19.8%,而A股整體的機構投資者占比為49.8%。因此,次新股未來獲機構加倉的空間較大。

無獨有偶,對于機構建倉對次新股走勢推動的觀點,國泰君安指出,新股上市如果行業和基本面屬性均比較理想,一定會有機構在初期進行建倉,由于流通市值有限,幾億的增量建倉資金就能帶來至少10%以上的漲幅。

選準行業擒“長牛”

面對近期以來次新股的巨震,相信很多投資者對炒新將更加理性,相對于短期內的暴漲暴跌,更愿意選擇那些能夠長期走牛的次新股。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對于炒新者來說,行業的選擇同樣是重中之重。對此,國泰君安發布“行業配置重要性超過個股基本面”的次新股投資邏輯。

國泰居安選取2009年6月新股重啟以來到2012年10月發行的885家新上市公司作為標的(這些上市公司目前距離上市時間比較久,走出的行情更為穩定),觀察發現跑贏同期創業板指數的行業中占比最高的是計算機、傳媒、休閑服務、醫藥生物、通信(創業板指數同期漲幅超過300%)。

具體來看,6年時間中這些上市公司有330家跑贏了同期創業板指數,勝率接近40%。如果選擇了計算機、傳媒、休閑服務、通信行業、醫藥生物,則勝率可以達到81%、78%、60%、59%、55%。如果選擇了銀行、非銀金融、建筑材料等傳統性行業,則跑贏的勝率平均不到10%。

對于選擇次新股行業的重要性,廣發證券則指出,通過統計不同行業次新股開板后30個交易日的漲幅均值,發現越是偏新興產業的行業漲幅越高,而越偏傳統產業的行業漲幅越低。

當然,除了所在行業因素以外,次新股長期走牛的推動因素還包括向好的業績,與行業整體估值的空間,外延式并購和股權激勵計劃以及市值規模等。其中,次新股的市值規模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重視,業內甚至出現了“買股必須看市值”的觀點。

對此,有券商人士指出,以休閑服務行業為例,這本是A股市場中占比極小的一塊領域,但是由于行業發展空間足夠大(萬億級別市場),同時A股上市公司極少,已經上市的公司如果開始進行資本運作,具有先發優勢,則未來內生和外延的增長空間都非常巨大。

《《《

機構趁暴跌“淘金”:億元力挺這些次新股

◎每經記者 李智

在近期次新股的調整中,大批炒新資金在遭遇重創后斬倉出逃,有些機構卻在次新股“打折促銷”之時堅定買入。對此,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相對于游資的短炒,機構此時買入次新股肯定更為理智;雖然機構買入不等于股價一定大漲,但機構這樣的操作還是說明,這些次新股具有的某些特質,值得在高位接盤。

從暴風科技的例子可以看出,獲得機構不斷買入的次新股,確實在股價上行的道路上獲得了更多助力。正因為此,在近期次新股連續大跌中,能夠獲得機構買入的次新股,也就有了關注的價值。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了在近期調整中獲得機構億元以上買入的次新股。

浩云科技

(300448,收盤價179.50元)

公司是以銀行安防為核心領域的金融安防行業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主營業務為金融安防系統設計、集成和運維服務,以及相關軟、硬件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擁有提供金融安防行業整體解決方案能力的優勢。

從今年4月24日至5月29日,浩云科技從15.79元/股的發行價暴漲至220元以上。從5月29日大跌9.81%開始至上周五收盤,該股累計跌幅近20%,部分機構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吸籌。

龍虎榜數據顯示,在5月27日至5月28日之間,有機構買入近1300萬元,而在公司不斷下跌的6月1日~6月3日,買入前5席中出現了3個機構,累計買入約1.23億元。

康斯特

(300445,收盤價190.33元)

康斯特是一家專業從事數字壓力檢測、溫度校準儀器儀表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相關技術和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經過多年的發展,產品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電力、冶金、機械制造、國防工業、計量、鐵路等行業。康斯特總股本為4080萬股,流通股本僅1020萬股。

在上周五的反彈當中,康斯特成為了4月上市的次新股當中唯一一只漲停的個股,引起了部分資金的關注。從近期走勢來看,康斯特雖然也陷入調整,不過上周跌幅在14%以下。

龍虎榜數據顯示,在5月29、6月1日~2日這三個交易日,3家機構出現在買入榜前5,累計買入逾1.13億元。而在股價漲停的上周五(6月5日),買入榜上又出現了3家機構,累計買入近億元,同日賣出榜上也有兩家機構席位現身,但累計賣出額在2000萬元左右,力度明顯低于買入方。

星光農機

(603789,收盤價66.64元)

星光農機主營業務為聯合收割機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為星光系列聯合收割機,可用于水稻、小麥及油菜等農作物的收獲,是國內水稻和油菜聯合收割機的主流機型,也是小麥聯合收割機的兩大機型之一。

在近期的調整中,星光農機股價跌幅驚人,在5月28日大跌當日,股價尾盤瞬間從漲停變為跌停,按照此前107.91元/股的最高價計算,截至上周五收盤其股價已跌去四成。

不過,上周五星光農機大漲5.68%,跌勢有所企穩。龍虎榜數據顯示,在6月2日至6月4日之間,買入榜單的第一位就被機構席位占據,買入金額達1.03億元,這種單個機構席位買入上億的情況,在近期并不多見。

博濟醫藥

(300404,收盤價166.00元)

博濟醫藥是一家專業的CRO服務提供商,為醫藥企業和其他新藥研發機構提供全方位的新藥研發外包服務,主營業務涵蓋新藥研發各個階段,包括臨床研究服務、臨床前研究服務等,是業內為數不多的能夠提供全方位、一站式CRO服務的新型高新技術企業。

博濟醫藥4月24日上市后曾迎來23個“一”字漲停,在5月28日和5月29日次新股大批跌停之時,博濟醫藥盤中雖然開板,但最終還是保持漲停。在5月29日,龍虎榜買入第二位和第三位均為機構席位,累計買入近億元。在6月2日至6月4日之間,博濟醫藥雖然連續大跌,卻也獲得了一個機構席位逾4200萬元的買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李智 次新股,這個昔日堪稱“穩賺不賠”的最搶手題材,如今卻成為很多炒新者避之不及的“燙手山芋”。4月上市的30只次新股上周平均下跌近20%,整體市值縮水逾千億元,如此深度的調整令不少炒新者萌生退意。不過,在券商看來,次新股的投資邏輯并未發生改變,只要選對行業,賺錢效應仍存在。基于此,在上周次新股暴跌的行情中,也確實有機構砸出億元以上“真金白銀”抄底部分次新股。 在剛剛過去的一周,次新股用暴跌的方式,讓市場各方從炒新穩賺的美夢中驚醒。以雙杰電氣(300444,收盤價78.71元)為代表的4月上市的次新股,曾將次新股賺錢效應推向頂峰,卻在短短一周多時間中跌去四成;廣信股份(603599,收盤價78.51元)等5月上市的次新股也迫不及待地結束漲停,轉而成為跌停板上的常客。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4月上市的30只次新股,僅在上周就跌去逾千億市值。毫無疑問,曾經賺得盆滿缽滿的炒新客們,突然遭遇了“驚魂一周”。 次新股退燒 最近,不少熱衷炒新的投資者虧損不小,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投資者在5月28日大跌當日以140.27元的漲停價買入一手(100股)雙杰電氣,截至上周五收盤,14027元已經縮水至7871元,幾乎跌去了一個iPhone6。 從2014年IPO重啟之后,特別是隨著發行制度改革嚴控“三高”(高發行價、高發行市盈率、高募資額),次新股的賺錢效應早已被市場所認可。隨著牛市的持續,暴風科技的瘋狂大漲,更是引發了整個市場對于次新股的瘋狂追捧,“開板買入穩賺不賠”的定律也在這一背景下產生。然而,在持續了一周多的5000點攻堅戰中,次新股成為了調整的“先頭部隊”,但卻在隨后的反彈中“啞然無聲”。 在前期的暴漲行情中,表現最搶眼的正是在今年4月上市的次新股,在近期的調整中,它們成為了暴跌的重災區。統計數據顯示,在4月份上市的30只次新股當中,除了樂凱新材(300446,收盤價181.86元)和易尚展示(002751,收盤價158.60元)外,其余28只在上周全部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有17只個股周跌幅超過20%,更不乏金石東方、鵬輝能源、派思股份這樣連續跌停、一周累計跌幅超過30%的個股。 從市值來看,在上周的調整中,僅4月上市的30只次新股就跌去逾1400億元的市值,一些割肉出局的炒新者后悔地表示,“再也不碰次新股了”。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次新股行情的轉折點,其實出現在“5·28”大跌當日,大批次新股在尾盤出現了從漲停瞬間被砸到跌停的情況。因此如果算上5月28日和29日兩個交易日的話,次新股的表現更為慘烈,如果從最高價算起,雙杰電氣、普麗盛(300442,收盤價101.05元)、福鞍股份(603315,收盤價67.15元)、鮑斯股份(300441,收盤價80.61元)等個股的累計跌幅已經超過四成。 就在4月上市次新股集體遇挫的同時,5月上市次新股也開始快速“退燒”。在上周三,廣信股份、萊克電氣(603355,收盤價93.01元)、艾華集團(603989,收盤價83.57元)和永興特鋼(002756,收盤價89.51元)4只次新股先后開板,并在接下來的交易日攜手跌停。上周五,醋化股份(603968,收盤價90.87元)也在漲停打開之后大跌近7%,而普萊柯(603566,收盤價84.91元)卻在開板后強勢封住漲停。 企穩跡象初現 在過去一周多的時間中,A股表現得驚心動魄,滬指最終還是在上周五邁過5000點一線,創出了近5年高點,距離6124點歷史頂峰“僅”千點之隔。就在這令無數投資者興奮的一天中,連遭重挫的次新股,也終于出現了企穩的跡象。 同樣以近期波動最大的4月上市次新股為例,在本周四A股走出深“V”行情之時,僅有樂凱新材一只個股上漲,其余28只次新股(全信股份停牌)全部下跌,跌幅在9%以上的就達到驚人的19只。上周五,滬指站上5000點,雖然創業板指依舊下跌,不過這批次新股中下跌的數量已經迅速縮減至11只,在出現反彈的個股中,在上周先后遭遇三個跌停的康斯特(300445,收盤價190.33元),在資金追捧下成功站上漲停板。 對于次新股近期的走勢,業內普遍認為,前期火爆的市場放大了次新股的波動,隨著行情出現巨震,次新股也就成為最直接的“受害者”,而且呈現出“前期漲得越多,近期跌得越慘”的特征:4月上市次新股上周平均下跌近20%,而一季度上市次新股則表現相對平穩,平均周跌幅在5%左右。不過,隨著行情的企穩回升,次新股的賺錢效應也有望延續,近期跌幅較大的次新股也有可能重新吸引部分資金。 《《《 券商仍看好次新股投資邏輯:新興行業優于傳統行業 ◎每經記者李智 炒新,絕非是本輪牛市中的專利。浙江世寶在2012年11月2日登陸A股首日,高達626.74%倍的漲幅,至今還讓很多老股民記憶猶新。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制度的演變,炒新的游戲規則也逐漸演變。股價走勢背后總有其合理的邏輯,次新股被爆炒也是如此。在近期遭遇重挫之后,次新股的賺錢效應未來能否持續,這成為很多投資者關注的話題,對此,廣發證券給出的答案是“次新股是A股投資的新金礦”。 次新股仍具關注價值 在近一周多的時間中,次新股的“跌跌不休”直接導致大批炒新者遭遇重挫。不少炒新者懷揣著盈利夢想在漲停板上追高買入,迎來的卻是斷崖式下跌,難怪有投資者認賠出局之后稱“再也不碰次新股”。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次新股上漲的根本邏輯并沒有出現變化,仍是牛市中“進攻性”最強的品種,多家券商陸續將次新股作為長期跟蹤研究的品種。 業內人士指出,次新股的大漲有著必然性,理由包括發行價格遠低于二級市場水平、市場資金面的推動;新興經濟轉型預期;總市值和流通盤小;次新股資本運作頻繁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廣發證券在6月公布的最新研報中指出,從去年初至今,次新股從首次打開漲停板至今的日均收益水平均高于相應的A股板塊和行業,而定增策略正逐漸失效,次新股策略已經取代定增策略成為A股的新金礦。 廣發證券認為,次新股上市公司多屬于代表經濟轉型方向的新興產業,從投資者結構來看,次新股的機構投資者占比較低,普遍低于A股整體。總體來看,次新股整體的機構投資者占比僅為19.8%,而A股整體的機構投資者占比為49.8%。因此,次新股未來獲機構加倉的空間較大。 無獨有偶,對于機構建倉對次新股走勢推動的觀點,國泰君安指出,新股上市如果行業和基本面屬性均比較理想,一定會有機構在初期進行建倉,由于流通市值有限,幾億的增量建倉資金就能帶來至少10%以上的漲幅。 選準行業擒“長牛” 面對近期以來次新股的巨震,相信很多投資者對炒新將更加理性,相對于短期內的暴漲暴跌,更愿意選擇那些能夠長期走牛的次新股。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對于炒新者來說,行業的選擇同樣是重中之重。對此,國泰君安發布“行業配置重要性超過個股基本面”的次新股投資邏輯。 國泰居安選取2009年6月新股重啟以來到2012年10月發行的885家新上市公司作為標的(這些上市公司目前距離上市時間比較久,走出的行情更為穩定),觀察發現跑贏同期創業板指數的行業中占比最高的是計算機、傳媒、休閑服務、醫藥生物、通信(創業板指數同期漲幅超過300%)。 具體來看,6年時間中這些上市公司有330家跑贏了同期創業板指數,勝率接近40%。如果選擇了計算機、傳媒、休閑服務、通信行業、醫藥生物,則勝率可以達到81%、78%、60%、59%、55%。如果選擇了銀行、非銀金融、建筑材料等傳統性行業,則跑贏的勝率平均不到10%。 對于選擇次新股行業的重要性,廣發證券則指出,通過統計不同行業次新股開板后30個交易日的漲幅均值,發現越是偏新興產業的行業漲幅越高,而越偏傳統產業的行業漲幅越低。 當然,除了所在行業因素以外,次新股長期走牛的推動因素還包括向好的業績,與行業整體估值的空間,外延式并購和股權激勵計劃以及市值規模等。其中,次新股的市值規模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重視,業內甚至出現了“買股必須看市值”的觀點。 對此,有券商人士指出,以休閑服務行業為例,這本是A股市場中占比極小的一塊領域,但是由于行業發展空間足夠大(萬億級別市場),同時A股上市公司極少,已經上市的公司如果開始進行資本運作,具有先發優勢,則未來內生和外延的增長空間都非常巨大。 《《《 機構趁暴跌“淘金”:億元力挺這些次新股 ◎每經記者李智 在近期次新股的調整中,大批炒新資金在遭遇重創后斬倉出逃,有些機構卻在次新股“打折促銷”之時堅定買入。對此,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相對于游資的短炒,機構此時買入次新股肯定更為理智;雖然機構買入不等于股價一定大漲,但機構這樣的操作還是說明,這些次新股具有的某些特質,值得在高位接盤。 從暴風科技的例子可以看出,獲得機構不斷買入的次新股,確實在股價上行的道路上獲得了更多助力。正因為此,在近期次新股連續大跌中,能夠獲得機構買入的次新股,也就有了關注的價值。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了在近期調整中獲得機構億元以上買入的次新股。 浩云科技 (300448,收盤價179.50元) 公司是以銀行安防為核心領域的金融安防行業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主營業務為金融安防系統設計、集成和運維服務,以及相關軟、硬件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擁有提供金融安防行業整體解決方案能力的優勢。 從今年4月24日至5月29日,浩云科技從15.79元/股的發行價暴漲至220元以上。從5月29日大跌9.81%開始至上周五收盤,該股累計跌幅近20%,部分機構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吸籌。 龍虎榜數據顯示,在5月27日至5月28日之間,有機構買入近1300萬元,而在公司不斷下跌的6月1日~6月3日,買入前5席中出現了3個機構,累計買入約1.23億元。 康斯特 (300445,收盤價190.33元) 康斯特是一家專業從事數字壓力檢測、溫度校準儀器儀表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相關技術和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經過多年的發展,產品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電力、冶金、機械制造、國防工業、計量、鐵路等行業。康斯特總股本為4080萬股,流通股本僅1020萬股。 在上周五的反彈當中,康斯特成為了4月上市的次新股當中唯一一只漲停的個股,引起了部分資金的關注。從近期走勢來看,康斯特雖然也陷入調整,不過上周跌幅在14%以下。 龍虎榜數據顯示,在5月29、6月1日~2日這三個交易日,3家機構出現在買入榜前5,累計買入逾1.13億元。而在股價漲停的上周五(6月5日),買入榜上又出現了3家機構,累計買入近億元,同日賣出榜上也有兩家機構席位現身,但累計賣出額在2000萬元左右,力度明顯低于買入方。 星光農機 (603789,收盤價66.64元) 星光農機主營業務為聯合收割機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為星光系列聯合收割機,可用于水稻、小麥及油菜等農作物的收獲,是國內水稻和油菜聯合收割機的主流機型,也是小麥聯合收割機的兩大機型之一。 在近期的調整中,星光農機股價跌幅驚人,在5月28日大跌當日,股價尾盤瞬間從漲停變為跌停,按照此前107.91元/股的最高價計算,截至上周五收盤其股價已跌去四成。 不過,上周五星光農機大漲5.68%,跌勢有所企穩。龍虎榜數據顯示,在6月2日至6月4日之間,買入榜單的第一位就被機構席位占據,買入金額達1.03億元,這種單個機構席位買入上億的情況,在近期并不多見。 博濟醫藥 (300404,收盤價166.00元) 博濟醫藥是一家專業的CRO服務提供商,為醫藥企業和其他新藥研發機構提供全方位的新藥研發外包服務,主營業務涵蓋新藥研發各個階段,包括臨床研究服務、臨床前研究服務等,是業內為數不多的能夠提供全方位、一站式CRO服務的新型高新技術企業。 博濟醫藥4月24日上市后曾迎來23個“一”字漲停,在5月28日和5月29日次新股大批跌停之時,博濟醫藥盤中雖然開板,但最終還是保持漲停。在5月29日,龍虎榜買入第二位和第三位均為機構席位,累計買入近億元。在6月2日至6月4日之間,博濟醫藥雖然連續大跌,卻也獲得了一個機構席位逾4200萬元的買入。
炒新客 市值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在线人成视频午夜福利 | 亚洲第一免费中文在线 | 现在在线免费观看AV | 日本一区精品一本大道 | 亚洲一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亚洲 | 亚洲天堂女人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