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6-02 18:48:37
保車棄卒?滯銷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拉升整個項目均價。
每經編輯 白亞靜
每經記者 白亞靜 發自深圳
6月2日,深圳某豪宅備案單價瞬間砍掉20萬元,從37萬元減至17萬元。
上個月,“中洲·中央公寓”項目拿到預售證,開發商深圳市中洲寶城置業有限公司為其頂層某房源備案,單價37.6萬元/平方米。近三年深圳都未曾出現過單價超過20萬元的房子。
不過,深圳市規土委認為,該房源備案價格不能反映實際價格水平,因此于5月29日約談開發商,要求合理定價。
昨日下午,深圳市規土委網站數據顯示,該備案價格被修改為176531萬元/平方米。
掩護低價房先行
保車棄卒?滯銷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拉升整個項目均價。
上述單價37萬元的“豪宅”,位于深圳寶安區新安街道,該片區原本屬于關外,房價洼地。雖然在近年“前海概念”的炒作下,房價迅猛上漲。但周邊配套仍不完善,尤其深圳多雨,附近道路經常被淹。另外,項目近地鐵線,周邊并沒有一般豪宅所標榜的自然景觀。
為什么被叫賣成豪宅呢?
深圳市房地產經紀行業協會研究總監徐楓坦言,這是一種營銷手段。
“豪宅”旁邊的房子并不貴。深圳市規土委數據顯示,該項目在頂樓39層有三套房源,只有這套100多平方米的“豪宅”,要價37萬元/平方米,其他兩套面積均400多平方米,單價約16萬元。
而且,該項目預售證中沒有38層。這意味著,39層的房源或是復式,其他兩套的每層單價不過8萬元上下。
值得注意的是,37層以下的備案單價在4萬元到6萬元不等。這一價格能否得到支撐?有待觀察。
畢竟,目前其二期項目的住宅(70年產權)均價,為每平方米3萬元左右。而此次推出的第三期是商務公寓,其產權僅50年,目前已過了3年。
徐楓表示,“這種營銷方案在深圳并不罕見”,市場火爆時,不少開發商會以這種高價作噱頭,既拉升片區價格天花板,又達到宣傳效果。她舉例稱,科技園某樓盤也曾在市場價格在1萬元多的時候,喊出頂層單價10萬元,至于這種天價房能不能賣出去,已經不重要。
開發商被約談
據深圳市規土委消息,由于過于背離市場價格,深圳規土委通報約談開發商。該開發商--深圳市中洲寶城置業有限公司系中洲集團子公司,中洲集團另一家子公司是中洲控股(000042,SZ)。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要價過于離譜時,規土委都會約談,約談本身并不罕見,畢竟市場這么熱,放一點空很正常。
雖然37萬元的泡沫已被擊穿,但是市場恐慌情緒仍在。徐楓預計,該備案價格將給項目周邊市場帶來利好。以龍華片區為例,去年10月拍出樓面價2.5萬元的地王后,該片區迅速破“三”破“四”,整體房價上揚40%。
她表示,市場火爆并不意味著牛市,深圳房價已連續五個月領漲,最近尤為激進,盡管長期上漲的趨勢仍在,不過短期量價或將進入一段平靜期。
在剛剛過去的5月,深圳樓市已陷入“搶房”狀態。根據深圳市規土委數據,5月份新房成交環比增長50%,同比增長近140%;成交均價環比上漲8%,同比上漲18.8%。至于一二手住宅的全部成交量,已達到19484套,接近2009年的峰值。
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經理何倩茹稱,接下來的幾個月,深圳的交易量或將進入一段平靜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