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5-05-21 17:30:53
5月21日,《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5》披露2014年出現停止經營、提現困難、失聯跑路等問題的P2P網貸平臺共計287家,比上年增加了212家。報告分析認為,當前P2P行業處于監管真空的特殊時期,未來行業的健康發展,有賴于建立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市場約束三位一體的管理體系。
新華網北京5月21日專電(記者劉錚)21日公布的《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5》披露,我國P2P網絡借貸行業發展迅猛,2014年全國P2P網貸成交金額為3291.94億元,比上年增長268.83%。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的這份報告顯示,2014年末我國共有P2P網貸平臺2358家,全年新增P2P平臺1825家;平均綜合年利率為17.52%,比上年下降了7.41個百分點;平均期限為5.92個月,比上年延長1.91個月。
P2P網貸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風險也有所抬頭。報告指出,2014年出現停止經營、提現困難、失聯跑路等問題的P2P網貸平臺共計287家,比上年增加了212家,增長282.67%。行業發展初期集聚的風險,還需要后期消化。
報告分析認為,當前P2P行業處于監管真空的特殊時期,未來行業的健康發展,有賴于建立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市場約束三位一體的管理體系。
此前已連續兩年發布的《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今年首次增加了互聯網金融章節。報告指出,隨著P2P網貸、眾籌融資等平臺迅速擴張,同時傳統金融乘勢對業務模式進行重組改造、加速線上創新型平臺建設,互聯網金融從專注小額便民需求、彌補小微融資需求為突破,逐步向金融深層次、核心領域滲透。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