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3 00:59:19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游戲行業出現分化,手游異軍突起,網頁游戲的市場份額逐步下滑,頁游科技掛牌一年就出現巨虧,只能開始了艱難的轉型之路。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岳琦、黃麗 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岳琦、黃麗 發自成都
在上一期的“新三板公司研究”系列報道中,《每日經濟新聞》關注了半路殺入公務員考試培訓市場的華圖教育,為讀者講述了其現實版“中國合伙人”的成長故事。本期報道,我們將關注另一家處在“風口”的企業——頁游科技(430627),其所處的游戲行業近年來備受資本熱捧,該公司也曾被譽為“四川頁游第一股”。
然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游戲行業出現分化,手游異軍突起,網頁游戲的市場份額逐步下滑,頁游科技掛牌一年就出現巨虧,只能開始了艱難的轉型之路。
在被新三板市場熱炒的概念中,涉及互聯網、科技的公司賺足了眼球。去年1月掛牌的頁游科技(430627)主營網頁游戲,在搭上新三板全面擴容的頭班車之后,其交易價格也一度受到爆炒,最高單日漲幅超過50%。
然而,頁游科技掛牌之后并未在資本助力下走得更好。從2014年上半年開始,公司業績由盈轉虧,一路下滑,全年預虧達1300萬元左右。“我們也沒料到行業變化這么快。”頁游科技總經理吳龍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此前對市場變化判斷有誤,目前正全力加碼手游研發和并購,未來將大幅縮減頁游比例。
事實上,備受資本市場熱捧的頁游和手游在2014年迎來拐點。頁游市場大幅縮水,手游則異軍突起。但對頁游公司的轉型,業內人士并不看好,一位游戲創投合伙人對記者表示,頁游以前賺錢太容易,商業模式存在問題,而頁游和手游實際差別很大,轉型存在人才、資源和資本等多重難題。
4個月從巔峰到谷底
2014年1月24日,吳龍宇帶著“打造四川頁游第一股”的信心去北京參加了新三板集體掛牌儀式。但他沒有想到,一年以后,不僅“頁游第一股”的設想沒有實現,公司也陷入轉型危機中。
雖然公司注冊地址在成都高新區這個國內游戲產業的高地,但頁游科技并未在注冊地址辦公,而是在一棟位于成都一環內的老寫字樓吉祥大廈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看到,吉祥大廈一樓門面大多處于閑置狀態,大廈內燈光昏暗、裝潢老舊,在頁游科技位于吉祥大廈10樓的辦公室內,燈光才明亮起來,裝潢則相對新潮。
對于這個格格不入的辦公場所,吳龍宇直言,這棟樓為大股東所有,公司租用能夠以成本價入駐,且對常加班的員工來說這里交通更加便利。顯然,對于輕資產的頁游科技來說,成本控制和留住人才是大問題。
吳龍宇最近很忙,他不斷接到會計師事務所、券商及投資者的電話,關注的焦點幾乎都是公司剛剛公布的2014年業績。3月16日,頁游科技發布業績預虧公告,2014年預計虧損金額在1300萬元左右,相對2013年凈資產為1207萬元,這已算是“巨虧”。
2013年,頁游科技雖然凈利潤只有51萬元,但營收達到1682.74萬元,主打游戲每月入賬的現金流都能達千萬。在更早的2012年,頁游科技凈利潤有434.47萬元,營收達到3390.68萬元。
事實上,巨虧的窘境距離頁游科技2014年12月開始正式公開交易,僅過去4個月。剛開始公開交易時,公司股價為6元,目前為9.3元,最高曾達20元。
頁游科技掛牌之初,正是新三板被熱捧之時。公司一前高管在掛牌時曾對媒體表示,公司原來并沒有在新三板掛牌的計劃,準備到韓國的創業板上市,當時到韓國上市能達到18倍的市盈率,但經公司綜合考慮,放棄了這一計劃,轉而向新三板遞交了掛牌申請。
彼時,諸如“四川頁游第一股”等光環籠罩著頁游科技。頁游科技旗下曾經月收入千萬的《斗破蒼穹》、《仙逆》等大型頁游,在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上玩家期待度排名第一。其中,《斗破蒼穹》上線以來已有1.4億人次的點擊數,660萬人次的總推薦數,77萬人次的收藏人數。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1月由中國中投證券出具的新三板掛牌推薦報告認為,雖然頁游科技業績波動較大,但公司具備游戲開發和運營相關資質、網絡平臺,擁有游戲開發和運營的相關團隊,并且對游戲產品單一依賴風險采取了針對性的應對策略,“公司有能力在迅速發展的網絡游戲市場憑借自身的競爭優勢不斷提高自身的持續經營能力和盈利能力。”
轉型手游陷入窘境
雖然已提示了業績不穩定的風險,但很多投資者還是難以接受頁游科技這樣幅度的業績變臉。吳龍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一位很看好游戲行業的江浙投資者曾直接打電話給他,陳訴對公司業績的擔憂。
頁游科技主營的網頁游戲又稱“無端網絡游戲”,是基于Web瀏覽器的網絡在線多人互動游戲,無需下載客戶端,打開網頁就能玩。公司以熱門網絡小說為游戲背景,通過自主或合作開發游戲,再通過自營或聯營平臺向游戲用戶推廣。公司通過向游戲用戶收取游戲套餐、虛擬道具費等方式獲得收入。
吳龍宇介紹,一千個頁游用戶中只要有幾個付費用戶就夠了,一般頁游付費額都較高,甚至達到十幾萬元。在2013年公司頁游最火時,每月單款游戲的營收達到1500萬元,這在業內的排名十分靠前。
然而每月上千萬現金流的日子一去不返。2014年上半年開始,頁游科技業績陷入下滑泥潭,整個上半年公司營收僅511.81萬元,虧損626.25萬元。
雖早已看到行業變化,但吳龍宇沒想到會變得這么快,公司原計劃在2014年中開始轉型,但目前來看轉型動作太慢了。
事實上,除掛牌之初的1款手游,2014年6月,頁游科技以23萬元的價格購買了《絕版三國》手游項目并繼續研發,但在其完成開發后,頁游科技卻主動放棄上線運營新游戲。吳龍宇向記者坦言,新手游失利主要因為缺乏手游研發人才,而這是公司轉型手游的關鍵。
頁游業績乏力,手游未有起色,頁游科技似乎陷入青黃不接。對于2014年巨虧原因,頁游科技公告稱,因缺乏新產品,同時舊產品《斗破蒼穹2》的生命周期已至末期,所以收入下滑厲害,形成巨大虧損。
面對目前的窘境,吳龍宇仍頗具信心。他介紹,公司此前研發的手游產品已在競爭不太激烈的海外市場發行。而頁游科技已將一層樓的頁游團隊裁撤,并在廣州組建了手游研發團隊。
同時,吳龍宇表示,今年公司將加大力度轉型手游,主要通過并購手游項目來快速實現,同時也會儲備一些原創IP(知識產權)自主研發。
不過,對頁游科技來說,虧損上千萬不得不面對資金的問題。吳龍宇向記者透露,大股東對游戲行業長期看好,在資金方面已表現出支持的態度,公司后續也打算進行增發融資。
資料顯示,頁游科技第一大股東是成都澤洪品牌營銷策劃有限公司,持有股份61.65%;第二大股東是四川正隆置業有限責任公司,持有股份19.34%;第三大股東是吳龍宇,持股8.08%。大股東的實際控制人是薛維洪,二股東的實際控制人是薛剛,兩人分別擔任頁游科技的董事長和董事職務。而薛維洪和薛剛是兄弟,是成都民營企業中“元老級”人物恩威集團創始人薛永新之子。
雖有頗具實力的股東作為后盾,但熟悉頁游科技的成都游戲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做頁游的基礎和模式很難適應手游發展,而手游市場也在不斷變化,頁游科技轉型并不樂觀。此外,目前原創IP的價格水漲船高,手游項目的研發成本不斷攀升,近半數市場被幾家大公司占據,并購項目的成功率并不高。
《《《
行業啟示
行業急變轉型“九死一生” 頁游衰落揭示手游高風險
◎每經記者 岳琦 黃麗 發自成都
頁游科技的轉型窘態并非孤例,在調查剖析其發展困境之后,諸多暗藏在市場熱捧和行業激變背后的問題浮出水面。
隨著游戲的移動化,以手游為代表的移動游戲份額正在逐步擴大。2014年,移動游戲也首度超越網頁游戲,成為除客戶端網游外的第二大游戲類別。無論是迎合市場主動向手游轉型,還是因業績壓力被迫走向手游市場,對大多數企業而言,轉型都并不順利。
在游戲創投企業抱團科技合伙人、CEO李欣看來,轉型手游,頁游企業都不得不面對最本質的“基因”問題。“網頁游戲和手機游戲運作邏輯完全不同,研發、設計、渠道不一樣,頁游企業轉型手游鮮有成功,行業龍頭如墨麟集團、云游控股(即Forgame集團)轉型也至今未見成效。”
此外,反觀近年的手游并購案,溢價大多在10倍以上,有些甚至能達40倍。這與幾年前頁游企業的高估值并購幾乎如出一轍。如何避免重蹈頁游覆轍,成為手游企業在行業熱度不減之下需要冷靜思考的問題。
頁游衰落手游上位
頁游科技面臨的問題僅是整個頁游企業轉型的一個縮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如今的網頁游戲市場上,沒有走在轉型路上的企業已寥寥無幾。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移動端逐漸受寵,4G網絡技術的成熟等因素,移動游戲在近兩年出現了爆發式增長。“目前大約三分之一市場是移動游戲,而且保持著每年高速的增長。”李欣稱。
實際上,2013年中國的手游市場還僅為127億元,2014年已發展至約270億元。在發展速度上,二者亦有明顯差別,頁游同比增速為58.8%,手游同比增速達144.6%。蓬勃興盛的手游市場,正悄悄地將整個行業帶入了一次洗牌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隨著手游市場的壯大,網頁游戲的份額逐漸萎縮。此前基于PC端和端游,以對用戶碎片化時間的充分運營尋求生存空間的網頁游戲,正遭遇著更能將碎片化時間充分運用的移動端游戲侵蝕。
中國版協游戲工委(GPC)發布的《2014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中,頁游市場占有率達17.706%,移動游戲市場為24.014%。移動游戲首度超過頁游,成為除客戶端網絡游戲后的第二大游戲類別。而2013年,頁游市占率為15.4%,移動游戲僅占13.5%。
“來得太快了。”在頁游科技總經理吳龍宇看來,市場的急速變化讓此前主要運營網頁游戲的企業有些措手不及。
資本熱捧后急轉型
因為手游崛起,頁游公司掀起了一輪轉型潮。內地在頁游產品上具有較大規模的云游控股、飛魚科技等紛紛赴港上市,業務逐漸從頁游轉向手游。
根據艾瑞報告,按2012年網頁游戲研發行業的凈收入計算,云游控股在國內頁游研發商中排名首位,占據24%的市場份額。截至2013年底,共有自主研發的網頁游戲35款和移動游戲6款,上市后的云游控股便計劃在2014年加入12款新手游。
A股市場也在2014年進行了一輪頁游企業的借殼上市,如游族網絡借殼梅花傘,交易總價為38.67億元,溢價33倍,并逐漸打開手游市場。
實際上,游戲行業的競爭已非常慘烈,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上千家的游戲公司,真正能賺到錢的可能只有幾家,大部分都是虧損的。份額下滑的頁游公司更能感受到業績壓力,頁游科技預計2014年虧損1300萬元,較早就做好轉型布局的云游控股營收也近乎腰斬。
財報顯示,云游控股2014年營業額收入為6.43億元,同比減少45.6%,其中來自游戲產品的收入按年下挫39.6%至4.83億元,占集團期內總收入的75.1%。
致富證券對此分析認為,從公司2013年錄得可觀經營溢利,去年卻錄得經營虧損,反映集團于轉型期間遇到困難。“預期集團今年來自移動游戲的收入增長都不足以抵銷來自網頁游戲收入倒退的負面影響,故對集團今年盈利的預測屬負面。”
“基因”不同致轉型遇阻
值得注意的是,看似均屬游戲領域,頁游和手游卻有著完全不同的運營邏輯。一位資深游戲行業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頁游轉型手游難度很大且鮮有成功案列。
據他了解,具有較大規模的頁游公司墨麟集團,至今也沒有做出一款成功的手游。實際上,2014年頁游仍是墨麟集團大本營,年流水24.18億業績中,頁游產品是其最大利潤貢獻點。云游控股2014年推出的手游產品,市場反應也很平平。
“這是由不同的基因決定的。”李欣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頁游做得好,手游卻不一定做得好,就像電影導演和電視劇導演一樣,是完全不同的。網頁游戲與手機游戲,邏輯完全不一樣,包括從設計到分發渠道各個環節。
正是基于兩者基因的不同,轉型手游的頁游廠商在人才方面亦短板突出。
李欣表示,人才稀缺是手游行業的常態,高薪都很難聘請到優質的制作人,“手游行業門檻很低,所以現在好的制作人基本都自己獨立出來做了”。
此外,李欣向記者介紹,頁游公司紛紛轉型背后,與頁游的商業模式不無關系,“網頁游戲必需依賴百度、360這類平臺作為流量入口,而制作端與渠道的分成,有時甚至達到1:9。”
相比頁游,手游的分成則相對合理。李欣稱,手游的蘋果APP Store,分成比例為7:3,蘋果平臺分得30%,剩下70%游戲制作商再與發行商分成,發行商可能會分40%~50%,而安卓平臺更加開放。
盈利不確定仍是“死穴”
從資本市場來看,當下手游市場也極其火熱。
2013年到2014年期間,A股市場發生多起游戲并購案,有上市公司愿意溢價10倍以上并購游戲標的。如愛使股份41倍溢價收購游久時代100%股權,順榮股份26倍溢價收購三七玩網絡游戲公司60%股權,金亞科技15倍溢價收購手游公司天象互動100%股權。“手游現金流非常好,但目前是處于系統性泡沫。”李欣表示,手游行業競爭極其激烈,行業并購案越來越多,未來對創業者的機會將越來越少,行業集中度會越來越高。
手游行業的成本增加體現在,IP資源越來越昂貴。據吳龍宇透露,如今好的IP資源價格普遍在千萬級別以上,而幾年前僅是百萬級別。此外,手游制作越來越精細化也拉高了成本。
對于轉型手游的公司而言,最大的風險或還在于游戲行業盈利的不確定性。頁游科技掛牌披露的招股書亦坦言,網絡游戲市場的特性決定了單款成功的網絡游戲可復制性不強,使游戲廠商不具備收益長期穩定性的保障。
李欣介紹到,一般來說,海外游戲生命力在3年左右,目前國內的手游行業發展還不充分,生命周期長的可能才一年半。主要原因是中國的游戲玩家相對浮躁,另外中國的游戲實在太多,每天新上線都能達到500款之多。“這一款游戲成功,但下一款并不知道是否會成功。”李欣認為,游戲行業的業績存在很大的不穩定性。實際上,無論是頁游公司還是手游公司,要想擺脫盈利不穩定的“死穴”,都需要足夠的持續增長力和創新力。
從市場的猛增到企業的蜂擁,從資本的熱捧到最終陷入衰落的泥潭,如今的手游市場是否會同幾年前的頁游行業一樣?有業內人士認為,手游的洗牌過程肯定不是疾風驟雨式,而是溫水煮青蛙一般。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