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熱點

每經網首頁 > 熱點 > 正文

數字化工廠鋪路 中國制造2025催熱服務類機器人

每經網 2015-04-23 00:44:41

來自業內人士預測今年機器人廠家可能將達到800~1000家,另一個數據則顯示,目前機器人概念的上市公司已經達到50多家。

每經編輯 劉燦邦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劉燦邦 發自沈陽

如果你對機器人的認知還停留在科幻電影中的角色,那就需要看看下面這組數據。

截至去年底,中國的機器人廠家已經達到530多家,這其中去年新成立的就有兩三百家。中國的機器人產業規模在2013年達到全世界第一,而去年產值規模增長了54%。來自業內人士預測今年機器人廠家可能將達到800~1000家,另一個數據則顯示,目前機器人概念的上市公司已經達到50多家。

機器人概念的升溫得益于今年兩會上,中國制造2025被正式提出,在帶領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機器人產業被寄予厚望。近日,在中國綠公司年會上,機器人(300024,SZ)總裁曲道奎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機器人發展同樣面臨很大的挑戰,主要集中在國外的機器人廠商紛紛將總部或者生產基地搬到中國,導致未來的競爭將“非常慘烈”。

助推制造轉型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政策的背景之一在于,中國勞動力結構性短缺以及勞動力成本急劇上升導致中國勞動力紅利時代即將結束,傳統制造業面臨迫切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

在被問及智能化過程中如何幫助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時,曲道奎表示,中國的制造業有的處于1.0時代,有的處于2.0或者2.5時代,面對這樣發展水平的不均衡,機器人企業應幫助傳統企業適應變革,并為其提供解決方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去年12月,機器人曾發布公告,公司與四川九天聯合申報的數字化工廠項目被列入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計劃。另外,新松機器人的數字化工廠也打入了壓力容器及機電設備市場。

對于為什么要推出數字化工廠,曲道奎有自己的理解,一方面工業4.0帶來的是制造模式的變革,而不僅僅是產品的變革;另一方面從企業來講,也不是簡單買一臺設備,而是需要一套解決方案,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機器人企業僅僅給客戶提供幾臺機器人是遠遠不夠的。

“數字化工廠需要四個要素,信息化倉儲是一塊,倉儲出來要有物流,靠移動機器人實現物流智能化,另外就是制造過程的智能化,整個制造過程由機器人完成。”但是在曲道奎看來,僅有這三塊物理過程仍不達標,這就需要將這三個過程通過軟件化平臺鏈接到一塊,也就是對制造、倉儲、物流等環節進行信息化管理。

平臺化構想

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為機器人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機遇,也正是因此,產業規模及廠商數量才能在近年明顯增長。

曲道奎認為,今年機器人產業規模接近年60%的年復合增長率,為下一步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市場基礎,但中國機器人想發展起來也面臨很大的挑戰。主要集中在國外的機器人廠商紛紛將總部或者生產基地搬到中國,導致未來的競爭將非常慘烈。

在其看來,中國機器人要想占據一定地位,必須有國際級企業,機器人產業的各環節正處在快速發展階段,仍需要很多外部資源,這就要求把有限的資源積聚起來。

說到機器人,過去普遍的理解局限在機械手臂的范疇中,曲道奎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未來應該建立起機器人家族的概念。機械手臂代表的制造類機器人中,還應該加入移動機器人及潔凈機器人,分別滿足柔性物流及真空、超凈等特定環境下的工作需要。除此之外,還包括滿足航空航天等國防安全需要的特種機器人,以及更多融入人們生活的服務類機器人。

曲道奎表示,新松機器人的服務類機器人已經在餐飲等行業陸續推向市場,高端陪護機器人目前正在養老院試用,現在正在做醫療類機器人。

在曲道奎的構思中,新松機器人下一步不僅要做一個高技術公司,還要做一個平臺公司。“整合創新、資本、人才資源,參與者在平臺上都可以實現增值,而不是什么都要自己研發,是一種開放式創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數字化 機器人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午夜福利视频网站 | 亚洲中文字幕宗合网 | 欧美香蕉免费在线视频观看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国内自拍 | 亚洲国产另类精品专区 | 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