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4-22 00:49:06
中國平安高管表示,“平安好醫生”APP暫時沒有考慮盈利問題,平安在健康管理方面將探索“健康管理+保險”的新模式
每經編輯 黃俊玲 涂穎浩
每經記者 黃俊玲 涂穎浩 發自北京 上海
昨日(4月21日),中國平安宣布旗下首款互聯網健康管理產品“平安好醫生”APP產品正式上線。據了解,此次發布的“平安好醫生”產品系平安醫網、藥網和信息網三網合一健康醫療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此次發布會上,中國平安高管表示,“平安好醫生”APP暫時沒有考慮盈利問題,平安在健康管理方面將探索“健康管理+保險”的新模式,參考國外保險公司的經驗,當把保險產品跟健康管理服務相結合時,對一筆業務的內涵價值是有明確提升。
中國平安高管還透露了一個宏大計劃,即在未來10年,平安集團計劃在全國設立1萬家診所。
最大特色在于有自建醫生團隊
據了解,自去年底上線公測以來,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平安好醫生”APP注冊用戶已達500萬,日均咨詢量達到了3萬人次。
對于“平安好醫生”APP最大的特色,平安健康互聯網公司一位內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其最大特色在于有自建的醫生團隊。
平安健康險及平安健康互聯網股份公司董事長王濤透露,目前,自建醫生團隊有300人左右,到年底前,平安將招聘1000名全職醫生。當前,與該平臺合作的名醫有2000多位,年底簽約的三甲醫院名醫約5000名,力爭在年底前簽約5萬名外部兼職醫生。
對于“平安好醫生”的盈利問題,王濤表示,互聯網成功的公司,第一要創造用戶體驗,第二是活躍用戶,創造極致的用戶體驗和流量才是目前關注的重點。未來,當“平安好醫生”有一天成為互聯網上最大的健康管理入口時,里面的商業模式是妙不可言的。
平安集團副總經理兼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李源祥稱,“從集團的角度來說,平安集團有四千多萬個壽險個人客戶,當壽險客戶使用健康管理服務時,對他未來的健康會帶來一個提升。參考一些海外的保險公司的經驗,當他把保險產品跟健康管理服務相結合、相搭配起來的時候,對那張保單或者那筆業務的內涵價值是有明確的一個提升。”
對于健康管理+保險的模式,王濤表示:“健康保險是給用戶的一個保障,包含了其中的支付,今年我們開始嘗試通過為保險客戶提供家庭醫生的服務,來提升服務體驗。同時我們也要通過一兩年的觀察,來看對于保費降低的因子有多大,未來在更多健康保險產品里,也會加入體檢、基因檢測、慢病管理等健康管理的服務。”
萬家診所計劃下半年或有舉措
在此次發布會上,李源祥介紹,平安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已初步形成“一扇門、兩個聚焦、四個市場”的戰略體系,其中兩個聚焦之一,即是健康管理業務領域,在該領域,平安的布局將以健康管理、商保、醫保、信息為發展重點,搭建醫網、藥網與信息網三網合一,為有診療需求的用戶提供線上健康咨詢和線下醫療相結合的健康服務、藥品器械、電子健康檔案、醫保、商保支付等服務。為此,平安將構建醫生與醫療機構網絡、網上售藥平臺、云技術信息平臺等,做好醫保大病業務,并不斷創新商保產品。
關于網上售藥平臺規劃,李源祥表示,“平安好醫生”網上售藥平臺,會讓用戶更加便捷、便宜網藥,未來在部分地區,2小時內藥品即可送達消費者。
在此次發布會上,平安高管還透露了另一項更為宏大的計劃,在線下服務方面,平安有一個配套計劃,計劃在未來10年在全國能夠發展1萬家診所,預計今年下半年會看到相關舉措。
事實上,在我國開設診所面臨很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幾年前,平安在廣東也有開過診所,但最后并未在全國大規模推廣。
不過,李源祥則稱,“萬家診所的計劃涉及的面比較廣,我們看到歐美國家大多數人生病之后,第一站是其家庭醫生去他家里,而在中國則是去三甲醫院排隊,國家也在深化醫療改革,也在提倡醫生實行多點執業,相信未來會有很多醫生可以獨立行醫,獨立行醫的平臺就是診所,診所和保險及健康管理能形成線上、線下的呼應,提供更好的客戶體驗和一站式服務。
李源祥表示,目前,開診所在申請牌照和選址方面是非常漫長的一個過程,所以是一個10年計劃。平安也在思考如何能將診所開到1萬家,如何讓診所在第二年就開始盈利?平安最大的優勢是客戶資源,第二是有資金可以支持醫生自主創業,第三是有品牌,第四是有“平安好醫生”的線上入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