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4-16 22:14:43
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40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9%;扣除部分政府性基金轉列一般公共預算影響,同口徑增長2.4%。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281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8%。
每經記者 金微 發自北京
今日(4月16日),財政部公布的3月和一季度財政數據,包括企業所得稅、房地產營業稅等多項數據亮紅燈,其中,3月份企業所得稅為838億元,同比下降4.9%,房地產營業稅也出現4.8%的降幅,而今年一季度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同比減少3897億元,大降36.1%。
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40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9%;扣除部分政府性基金轉列一般公共預算影響,同口徑增長2.4%。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281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8%。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當前的通縮壓力仍然較大,投資增速放緩,外貿數據下降,政策調控仍有較大空間。二季度可以采取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快財政支出進度,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等。
企業所得稅同比降4.9%
財政部數據顯示,3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691億元,比上年同月增長5.8%;扣除部分政府性基金轉列一般公共預算影響,同口徑增長4.2%,增幅比1-2月(1.7%)有所回升,但總體仍延續低增長態勢。
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的稅收收入8202億元,同比增長2.5%。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的影響,企業所交稅收也出現下滑;其中,具體而言,國內增值稅2384億元,同比增長1.2%,如果扣除營改增轉移收入影響下降1.2%。
財政部稱,增幅下降主要是受工業增加值增長放緩,尤其是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持續下降等因素的影響。企業所得稅也不容樂觀,所得稅為838億元,同比下降4.9%。
相比于前兩個月,企業所得稅呈現大幅下降的趨勢,1-3月,企業所得稅6098億元,同比增長7.7%。另外,國內增值稅7740億元,同比增長1.9%,扣除營改增轉移收入影響下降0.8%。
1-3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40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9%;扣除部分政府性基金轉列一般公共預算影響,同口徑增長2.4%。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470億元,下降0.5%,同口徑下降0.6%;地方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937億元,增長7.5%,同口徑增長4.7%。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的稅收收入30563億元,同比增長1.2%。
受房地產市場調整影響,房地產營業稅1452億元,下降4.8%,契稅334億元,同比下降28.7%;土地增值稅340億元,同比下降17.4%;
更明顯的變化是土地出讓收入,1-3月累計,地方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7868億元,下降35.6%,同口徑下降32.8%,主要是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同比減少3897億元,下降36.1%。
財政政策仍有待加碼
在非稅收入584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06億元,增長20.8%,扣除部分政府性基金轉列一般公共預算影響,同口徑增長8.8%。地方非稅收入增長24.9%,同口徑增長11.6%。
財稅界人士表示,應警惕稅收收入下降非稅收收入增長的情況。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教授此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部分地區的非稅收入快速增長,不排除存在亂收費和亂攤派的因素。
在支出方面,3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950億元,比上年同月增長4.4%。其中,中央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626億元,下降6.3%,同口徑下降6.6%,財政部解釋稱,這主要是今年加快支出進度,部分支出2月份提前撥付,使本月支出增幅相應下降。1-3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281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8%。
具體項目的支出上,醫療衛生、節能環保、交通運輸等支出居前,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2462億元,增長13.3%;節能環保支出591億元,增長26.4%;交通運輸支出2144億元,增長43.3%。
日前公布的中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7%,增速創六年新低,3月社會零售總額、工業增加值和固定投資等數據均不及預期。由于經濟下行壓力尚未明顯緩和,中國政府料將擴大財政支出,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會更大。
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姜超認為,財政收入低,支出待加碼,從數據來看,政策刺激仍不足,寬松仍待加碼,托底經濟下滑。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