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4-15 17:12:47
不少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長的放緩主要是由于房地產市場走弱,以及對進一步寬松政策的預期,比如降息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等。
每經實習記者 趙靜林 獨家編譯
據美國MarketWatch網站撰文, 本周三公布的中國經濟數據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中國GDP增長為7%,創6年來新低。這一結果與此前路透社經濟學家的預測基本持平,而好于華爾街日報預測的6.9%。但3月工業和零售業數據卻低于預期。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每日經濟新聞理財部微信公眾號“火山財富”(微信號:huoshan5188)
一些國外分析師指出,中國3月工業和零售數據存在顯著弱勢:
3月工業增加值為5.6%,華爾街日報預期為6.9%,而1至2月增加值為6.8%;
中國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率增長10.2%,路透社預測為10.9%,對比1至2月增長為10.7%;
中國1-3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年率增長13.5%,路透社預期為13.8%,對比1至2月增長為13.9%
對此,不少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長的放緩主要是由于房地產市場走弱,以及對進一步寬松政策的預期,比如降息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等。以下是部分經濟學家的主要觀點。
日本野村證券經濟學家 Yang Zhao,Chang Chun Hua,Wendy Chen:
中國第一季度GDP增長放緩,同時3月經濟數據低于預期,顯示出國內經濟增長動力不足,表現出對進一步寬松政策的需求。預計2015年內中國將再有一次降息和一次降準。
在上一輪寬松政策效果開始逐漸顯現的背景下,預計中國經濟增長動力也會相應回升。但考慮到去年的高速增長,我們預測2015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長會進一步降至6.6%左右,同時維持對2015年全年GDP增長6.8%的估計。
惠譽評級亞太區域高級評級主管Andrew Colquhoun:
預計中國2015年GDP增長為6.8%, 2016年增長將進一步放緩至6.5%。在調整轉型的階段,GDP增長的放緩并不應當被看作不利消息。中國經濟正在適應逐步降低的投資需求,所以經濟的調整需要強有力的消費來支持。在過去的幾年,中國經濟主要依賴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創造的財富和就業機會。未來中國面臨的挑戰主要在于相關產業的轉型。
美國PNC金融服務集團高級國際經濟學家Bill Adams:
如之前預期,房地產走弱和工業的疲軟持續拉低中國國內需求增長。第一季度,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數據相應也有所降低,部分由于商品原油價格降低所致。
第一季度的經濟數據基本和預期持平,這也符合中國現行的寬松政策。預計2015年內人民幣兌美元仍有少量下行空間,而相對去年波動幅度將會增大。
加拿大道明證券 (TD Securities)首席亞太宏觀戰略分析師Annette Beacher:
3月工業增長和零售數據的低迷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第一季度GDP增長維持7%帶來的緩和。降息和降準的呼聲漸高,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漸顯。在寬松而穩健的經濟政策下,我們預計到2017和2018年中國GDP增長有可能降至5%至6%左右。
蘇格蘭皇家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Louis Kuijs:
預計中國經濟2015年整體處于放緩節奏。房地產行業走弱帶來的下行壓力將持續,尤其是在第二季度。但同時我們也認為,近期中國經濟將開始受益于寬松的宏觀經濟政策,并且國際性的需求增長動力也將逐漸明顯。對比之前6.8%的第一季度增長預期,我們將中國2015全年GDP增長預期調整為7.2%。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每日經濟新聞理財部微信公眾號“火山財富”(微信號:huoshan5188)
看好經濟增速與預期持平的同時,風險同樣存在,如人民幣匯率波動,國際貿易數據相對低迷,國內房地產市場和基礎設施建設走弱等等。此外,中國證券市場的火爆也提醒我們密切關注中國金融市場的穩定性。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每日經濟新聞理財部微信公眾號“火山財富”(微信號:huoshan5188),掃描下方的二維碼即可關注我們!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