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東興中越邊境走私調查:利益鏈分工明晰 “暴富夢”漸行漸遠

2015-04-07 01:05:00

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東興在過去十年間一度發展成為中國走私最為猖獗的邊城。而在走私生態鏈瓦解后,如何改變東興這座口岸城市單一通道式“過路經濟”的現狀,則成為重要任務。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戴西南 廣西攝影報道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戴西南 廣西攝影報道

在中國的版圖上,地處南方邊陲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市,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因其同時沿邊、沿江、又沿海,既是中國陸地邊境線起點、海岸線終點的交匯城市,又與越南北部最大、最開放的芒街口岸經濟特區僅一條北侖河之隔,它還是中國與東盟唯一海陸相連的口岸城市。

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東興在過去十年間一度發展成為中國走私最為猖獗的邊城。

從2013年開始,最為嚴厲且持續至今的“打私”行動在東興展開。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化身走私鏈條上的“散貨人”,在東興與南寧展開了實地調查。

走私者:

走了一批又來一批

在許多渴望通過“走私”一夜暴富的外地人看來,邊城東興是一座充滿傳說的“淘金之城”。在嚴厲的“打私”態勢之下,一度形成規模的東興走私生態圈中,已有大批外地人選擇離去。一位東興本地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在約有一半人走了,有的轉做正當生意,也有的輾轉到云南等地繼續走私。”

但是,名聲在外的東興“生意”依然像黑洞一樣吸引著渴望在此掘金的人們,他們來到東興,卻往往失望而歸。阿志(化名)便是這些人中普通的一員。

3月25日晚八點多,記者在北侖河邊遇到了剛抵達東興不久的阿志。已經29歲的阿志對東興的“錢景”充滿憧憬,在遇到了記者這樣一位來自河北的“散貨人”時更加篤信,眼前的河水正流淌著觸手可得的財富之夢。

在北侖河邊的河堤路上,邊防武警與公安民警以每5至10分鐘一輛的頻率巡邏著,已經漲潮的河水一片靜謐。在警車巡邏的間隙,就在記者與阿志對談的位置不遠,距離河水約5米之高、河堤圍欄的一角忽然被街邊擺攤賣椰子的老板快速打開,一手收5元錢,一手放人下河堤。隨后黑暗的河面就響起了船聲。

原來,這是一個通向北侖河的“暗門”,它由原先的河堤圍欄改造偽裝而成,短短半小時內,三撥人越“門”而出,不到二十米的對岸便是越南。

阿志告訴記者,“凌晨的時候我帶你來看,這里就是‘上貨’的地方”。3月26日凌晨2點30分,記者如約與阿志趕到了河邊,此時昏黃的路燈下,已在各個街角出現了騎著摩托、身配對講機的人,他們仔細留意著巡邏車的動向,時而三五人聚攏在一起,時而又四散騎行而去。

靜靜河堤路上,時不時有對講機噪音傳來。河上本來安靜不動的駁船,會偶爾響起巨大的馬達聲,幾束手電筒光亮自越南方向照來,隨后河水又陷入了沉靜。阿志告訴記者,這些帶有對講機的人都是“看水仔”。

凌晨3點30分,就在兩輛巡邏車的間隙,街道與河面忽然同時活躍了:河面上駁船的馬達聲自遠而近傳來,河堤路上出現了從暗處駛來的農用三輪車,高達五米的梯子從河邊直接架到岸上,搬運人從船上跳下,肩扛、頭頂貨物踩梯直送上車,沉默、快速、手腳麻利。

就在阿志與記者在街道暗處觀望的時候,先后有兩個手持對講機的人走近來打量,隨后快速離去,一個騎摩托車的人停在路邊,就在記者上前詢問的時候,他始終沉默不語,隨后發動摩托離開了。

利益鏈:

四方構成走私生態圈

從東興的中越邊境通往南寧,存在著走私者熟知的“走私者小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東興至南寧的暗訪中發現,一個完整的東興走私生態圈里,“全球貿易商”、“進口商”、保貨人、散貨人四方缺一不可,各自盤踞在蠶食利潤的節點之上,彼此警惕,卻又彼此相依。

“全球貿易商”根據“進口商”的需求在各國下貨,送進越南港口;保貨人負責將貨物從越南境內送進東興并運抵防城港、南寧等“進口商”指定地點;散貨人多數身居幕后并分布國內各地,其從“進口商”手中成批進貨,然后分銷各地。

在這四方之中,較有“技術含量”的是保貨人與散貨人:保貨人需謹慎掌握各條秘密運貨渠道,散貨人需掌握本地流通信息并能成功“洗白”私貨銷售入市。其中,“實力強大”的“進口商”亦會掌控全球采貨貿易,四方變為三方。

在這樣一條“產業鏈”上,保貨人與“進口商”之間會形成類似“貨物保險”的短暫關系:貨物安全送到,則“進口商”交付約定運費加“保護費”。若貨物中途被查沒,則保貨人按約定費用進行賠付。

在廣西兩年多來的嚴厲打私行動下,東興地區“保貨”價格水漲船高。以一柜28噸左右的凍牛肉為例,“保貨”價格已從2012年之前7萬元左右漲至現在11萬元。

而在“保貨人”的行業里,又大致可細分為以下幾個“工種”:往來北侖河的船長、搬運裝卸工、三輪車和面包車夫、“看水仔”、老板。

一位東興本地知情人表示,現在做一天往來東興與南寧之間的面包車送貨司機,所得報酬約在700~800元;而搬運裝卸工多為越南人,報酬每日為幾十元不等。

但在四方之間,被“追捧”的往往是深藏國內的散貨人,也就是記者所扮演的角色。如果沒有熟知各地流通渠道的散貨人介入貨物銷售,僅憑“進口商”一己之力,難以實現既囤貨又能自己大量銷貨的實力與規模。“進口商”猶如商品流通環節上的批發商,而真正攫取最大利潤的是散貨人。

從東興至南寧,一位知情人帶領記者結識了一位“有實力”的凍品生意老板。在他正當貿易公司的旗號下,掩藏著“進口”澳大利亞、巴西等地凍牛肉的走私生意。這些凍牛肉的走私流程,都是通過抵達越南港口、再非法越境進入東興、并曲折送至南寧。

一位東興本地知情人透露,“當前打私力度之下,現在越南海防港口已經積壓了很多貨柜,都是伺機走私入境東興的,這種情況只能說走私生意越來越難”。也因此,在“進口商”的生態系統中,有現貨以及能根據散貨人需求按時訂貨、發貨是其實力的標志。

記者暗訪了同樣兼營走私生意的多位老板,他們均表示現在打得狠,很難說下批貨什么時候能到,現在只能說一個大概的價錢,到時到貨了看貨的品質定價。只有一位表示不僅有二三條柜的凍品現貨,還能根據記者需求在海外訂貨,并發往記者指定區域,或將長沙作為中轉地交接。

多年前,要在東興做一個“傳統”的散貨人,往往需要跟隨“進口商”赴越南港口選貨、看貨,而現在,微信等通訊方式的興起亦給走私行業帶來了改變。雙方添加微信,視頻或照片看貨、談價,快速、隱蔽、相對安全。一個合格的“進口商”,往往隨身要佩戴五六部手機。

記者發現,在多年來的凍品走私生意中,河南、湖南、廣東等地已成為散貨人的傳統銷貨地。正是散貨人旺盛的需求與貪欲,才催生了中國邊境地區的走私欲望。

嚴打后:

東興的出路與焦慮

阿志在東興停留的幾日里,經歷了從興奮到躊躇滿志,再到打探,最終失望的過程。從東興北侖河邊,到越南芒街市,再到人流貨物穿梭往來的邊民互市市場,記者跟隨阿志的腳步,又結識了多名來到東興尋找“商機”的外地來人。

然而,他們全部失望而歸,原因無一例外,在嚴厲打私之下,雖尚有轉入地下的走私活動殘存,但無論保貨人或是“進口商”,都已不再像以前一樣需求人手。

事實上,現在的東興不僅是走私生意難做,曾經因“私”而興的東興,正面臨“邪門已關”、“正門未強”的尷尬。

走私,是東興的“邪門”;口岸經濟,是東興的“正門”。但正如記者看到的那樣,在當地多家賓館、飯店歇業,人流罕見。據本地人分析,這是因為“到這附近的人少了很多,賓館、飯店的生意自然做不下去”。

東興與越南之間的北侖河邊境線達28公里,其中18公里適合通航與“上下貨”,2012年以前,每天行駛在北侖河面的中越船只達到2000多艘,其中大多以裝運走私物品或與其相關聯的貨物為主。

走私最盛之時,據說18公里北侖河上是千帆競發,不分晝夜都有搬運工人上下貨,在越南綠林碼頭,常常直接用大車運送整柜走私貨,貨品從廢輪胎等洋垃圾、煙酒等高附加值產品再到凍牛凍雞爪、大米等農產品,甚至還有小汽車。

3月27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自東興市內出發,一路經過顛簸泥徑抵達鴉廠碼頭,再往前已無路可走,開展嚴打走私以來,海關緝私警駐扎此處。記者看到,5米高的實心鋼圍欄矗立河堤,靜謐河水之上只有幾艘漁船,對岸是曾經鼎鼎大名的越南綠林碼頭。據當地人描述,此前這里泊滿躁動的走私船,人聲鼎沸。

數據顯示,僅2013年一年,東興市不僅破獲了走私1000多輛小汽車、走私煙酒案值15億元的大案,還以平均每天4~5件案件、平均每天抓捕2人、平均每天查處案值155萬元的頻率,一年內共查辦各類走私、違規案件1725件,721人涉嫌走私被抓,總案值近56756萬元。

嚴打之下,越來越多的走私者選擇了離去。大批人的離去,以及逐漸瓦解的走私生態圈,給東興房地產、餐飲等行業帶來了尷尬。

一位東興市政府人士告訴記者,東興除了近年來興起的邊關旅游業,一二三產業基礎均十分薄弱,走私者的大量涌入,客觀上帶動了東興房地產、餐飲、住宿等業態的發展。他們的驟然離去,對產業基礎與產業體系尚未完全構建起來的東興存在一定影響。東興的“邪門”是必須要關的,而當務之急是打造“正門”。

東興熱切渴望通過基礎設施建設拉動地方經濟振興。上述政府人士透露,目前東興正在加速申請(中國)東興-(越南)芒街跨境合作區建設、高等級公路建設,還申請將南寧至防城港高速鐵路延伸到東興,并請求支持與越南合作建設東興-越南芒街-下龍市-河內的高速公路和鐵路,以讓東興在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建設中發揮強大口岸作用。(出于保護記者人身安全的考慮,本版稿件署化名)

《《《

走私禁而未絕暴利成為最大誘因

◎每經記者 戴西南 發自廣西

沿邊沿江沿海,在中國的版圖上,東興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幾乎獨一無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區位優勢,窄窄一條北侖河,不僅便利走私,更帶來偷渡沖動。

一位當地官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東興走私形勢曾經猖獗且至今形勢嚴峻的原因,是由于位置特殊,有邊無防,設施落后。

北侖河沿線一直是全國的反走私重點地區,而東興轄區既沿海沿邊又沿江,直接面對走私源頭,進入東興的邊境一線地勢平坦,連接內地的公路、鄉村道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江河交錯、水網遍地、船舶眾多,沿線點多、線長、面廣,可作為走私上貨的“口子”多達幾百處,無天然屏障,地理環境讓走私防不勝防。

走私的興起

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初,東興在對越自衛反擊戰后,基礎設施嚴重被毀,錯失了開發開放的最佳時機。

上述官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由于經濟欠發達,群眾就業難,容易被走私分子利用。盡管1992年中越恢復正常關系之后,國家給予了東興一系列優惠政策,但是由于起步晚、基礎設施薄弱、經濟總量小、產業發展層次低、民生福利滯后等問題,群眾就業、致富渠道單一,走私導致守法者和違法者的收入出現相當大的差距。

受走私者小恩小惠利益誘使、拉攏,少數邊民直接參與了走私行為,甚至成為掩護走私的重要因素,形成了北侖河沿線的走私社會基礎,極大增加了反走私綜合治理工作的難度。

記者在東興了解到,由于邊境城市的邊民憑借“邊民證”一日可與越南進行8000元以內的“互市貿易”,有走私集團組織邊民、收集邊民證,將越南境內的貨物以“邊貿”形式進境。

而在商品國內外價差刺激下,走私沖動更難禁絕。內地散貨人絡繹不絕來到邊城尋找貨源,重賞之下總有勇夫。對此,上述政府人士歸結為三個詞:“內需活躍、走私暴利、鋌而走險”。

暴利的誘惑

受國內市場需求影響,許多進出口商品國內外差價大,走私可以獲取高額利潤。

記者在暗訪中獲悉,一噸凍牛肉根據品類不同,在南寧交接貨物的價格在2.8萬~3.3萬元浮動,即使加上運進河南、湖南等地的運費等,最高不超過每噸3.6萬元,因此每斤走私牛肉的批發價只有14~18元,并且還有“量大從優”的討價余地。

而在南寧本地超市,每斤牛腩售價約為30元,在北京等城市價格更高。這也意味著做走私凍品的散貨人,最高可獲得翻番的暴利,若以散貨人訂貨量一次一柜28噸左右計算,一次散貨即可獲得數十萬元利潤。

上述官員認為,走私分子在巨大的利益驅動下,會鋌而走險,而目前國內流通領域市場監管體系尚未完全形成,全方位、深層次、多角度跟蹤監管進口貨物的手段尚未建立,走私進境的廢舊物品、凍品等可以到廣東等外省集散地銷售、加工。

同時國內部分市場愿意收購低于市場正常價格的走私貨物,為走私提供的巨大的收購、銷售走私物品的國內市場空間,形成了走私的“源頭”與“尾巴”。

另外,從執法打擊體系構成來看,打私力量尚需進一步加強的空間。在東興,沿著北侖河適合通航的18公里重點地段,由海關、邊防、地方公安三方分段職守,實施24小時防控,使北侖河沿線走私的猖獗勢頭得到有效遏制。

但從廣西中越邊境管控的實際情況來看,廣西有1020公里的陸地邊境線,沿線地勢平坦,管控力量不足、基礎設施薄弱、技術防護跟不上,這些問題始終是困擾廣西打擊走私工作可控向好的難題。

就像廣西打私辦相關人士認為的那樣,強化邊境防控力量,鞏固邊境防護設施是當前廣西打擊走私存在的最大困擾,同時也是影響邊境安全穩定的重要因素,加大邊境防護設施建設,增強防護力量是當前急需研究解決的重大課題。

單一通道型經濟待破

邊城東興正是廣西邊境城市的一個濃縮樣本,東興的問題,也在其他邊城或多或少存在著。

在東興,產業基礎薄弱是首要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因為缺乏堅實的產業基礎,在東興口岸開展的進出口貿易以及邊境小額貿易,僅僅發揮了口岸的“通道式”作用。而這種通道式經濟模式,對本地產業及就業的吸納能力有限,同時也使地方政府對邊貿的補貼難以實實在在地落實到本地經濟發展上,難以對本地經濟產生輻射帶動作用。

物流產業成本過高,亦制約了本地形成產業集群。在廣西,各海港的進出口貨物以散貨為主,鐵路是主要運輸方式,一位從事正規貿易的老板告訴記者,“雖然從路途來看,西南地區從廣西地區出海比廣東地區出海要近,但廣西沿海鐵路屬于地方鐵路,運價高于國家鐵路,從昆明發運貨物的話,從廣東湛江出口要比從防城港(東興所在市)出口的綜合運費每噸少100元。”

有口岸,不代表一定可以形成口岸經濟。記者在廣西打私辦了解到,廣西是口岸大區,但卻不是口岸強區,總體通關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口岸整體競爭力。而對東興而言,邊民互市貿易更多體現了邊民的“單打獨斗”,雖然提高了邊民收入,但宏觀來看并未對地方產業產生太大利好。

回歸到東興這樣的邊城,記者在廣西商務廳了解到,目前廣西已有相應的振興計劃: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實行“就地加工”,鼓勵加工貿易企業延伸加工產業鏈和提高產品附加值,促使當地形成產業鏈進而形成產業基礎,促進邊民就業;而在東興,正在探索如何改變東興等這類口岸城市單一通道式“過路經濟”的現狀,集聚產業,形成多元發展的“加工型產業”,提升口岸經濟的整體實力。

實際上,廣西正在緊鑼密鼓地謀劃參與“一帶一路”的規劃建設,依托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鄰的獨特優勢,構建面向東盟區域的國際通道,全面發展口岸城市的實業、提升邊民就業、建立產業集群、延伸產業鏈,從而無限大的開好“正門”、強有力地堵住“邪門”。 (出于保護記者人身安全的考慮,本版稿件署化名)

《《《

記者觀察

走私組織變保守 越南黑勞工收入低

◎每經記者 戴西南 發自廣西

東興雖是邊城,卻對外地人卻有著很大的包容性,大部分邊民或在此做生意的人,都遵守樸素的經商原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一切以生意為首。

如果是做走私生意的,則對四處打探的生面孔抱有極大戒心,但因為東興旅游業發達,也經常會有好奇游客跑去“勾搭”他們,所以他們對外人的打探無一例外保持沉默。

在如今高壓打私之下,廣西邊境尤其是東興內的走私體系已經全面收縮并處于逐步坍塌中。他們由兩年多前的“激進”轉為現在的“保守”:對內采取了高度的“組織性”和“紀律性”控制,對外基本保持了只做熟客生意的原則。一個外地人,如無內部人引薦,短時間內基本無從接觸到走私系統內部。

在暗訪中唯一一次感到慌張,就是在最終見到南寧“有實力”的走私老板之前,面前是暮色籠罩、儲肉凍庫凜然而立,自己的行蹤卻無一人知曉。硬著頭皮上前,卻發現大家不過是認真“做生意”而已。

東興面南依水而建,在上世紀90年代后期中越恢復通關后,落后且無產業基礎的地方經濟一度因走私而興。在一條完善的走私產業鏈條上,又衍生出多個工種:“看水仔”、裝卸工、船夫、貨車司機,在這里面,從事最苦最累“裝卸工”的,多數是越南人。有許多越南人更傾向于直接渡船過河,進入東興境內或其他地方打工,這些又被稱為“黑勞工”。

這些黑勞工,往往由蛇頭介紹并組織,進入中國境內從事一些勞動密集的低端產業,在產業鏈的最末端謀生。往年春節前后,往往有大量越南勞工非法出入境中國,由蛇頭介紹到廣東等地,從事制造業工作,哪怕只有2000元每月的薪水,這些勞工也愿意接受。因為在越南,工人普遍收入為東興這邊的三分之一。

蛇頭成功組織越南勞工非法入境打工之后,可得到一定“中介”費用,并在每位勞工每月所得中進行“抽水”,據說,最高者須每人每月上交500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久久久久午夜免费 | 午夜激情视频国产 | 亚洲一区二区少妇 | 一本精品热在线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2019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