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余豐慧:與電商平臺合作或是傳統銀行轉型捷徑

2015-04-01 00:39:38

◎余豐慧

人民網3月29日報道,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大行都公布了2014年年報。在凈利潤增速方面,工行以5.1%暫時墊底,交行、建行、農行、中行分別為5.71%、6.1%、8%和8.22%。

不僅利潤增速下滑至個位數,不良貸款無一例外出現攀升。工行、農行、中行、建行和交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13%、1.54%、1.18%、1.19%和1.25%,較上年分別上升0.19個百分點、0.32個百分點、0.22個百分點、0.2個百分點和0.2個百分點。其中,農行不良貸款反彈最為明顯,新增371.89億元,建行為5年來最高。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產能矛盾凸顯等情況下,區域性、行業性、產業性不良貸款仍處于爆發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年報披露和監管部門公布的不良貸款數據一定程度上存在漏報、少報情況。一些基層銀行出于擔憂追究責任等原因,將一部分不良貸款統計在賬外,實際不良貸款要比年報大得多。

利潤和不良貸款如此,那么存款又如何?傳統銀行都使出渾身解數,但存款增速依然不見起色,基層行吸儲難度越來越大。加上降息等因素,不僅新增存款難度較大,而且存量存款還在流失。

傳統銀行的“傳統”主要表現在業務發展單一依靠存貸款。隨著社會融資多元化,銀行早就意識到繼續依靠單一的存貸款業務,路越走越窄,并提出轉型的設想和規劃。

不過,傳統銀行的轉型也比較“傳統”,即大力發展中間業務,其中銀行卡支付、支付結算、投行業務、理財產品、代理業務等是重點種類。但是,這些中間業務的收入也在直線下降。原因何在?

從內部看,傳統銀行特別是大型銀行思想守舊,難迅速適應瞬息萬變的金融環境。而對新事物、新金融現象反應滯后,也貽誤發展機會,造成今天被動局面,歸根結底還是舊機制的弊端。

從外部看,目前社會化融資已占據半壁江山,過去在大銀行一棵樹上吊死的現象基本消失,集中表現在新金融業態噴涌而出。

民間借貸越來越活躍;債券市場的直接融資規模越來越大;證券、基金、信托、財務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從事準銀行的存貸業務增速非常之快,直接動了銀行的奶酪。最可怕的是,異軍突起的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構成全方位的挑戰和顛覆。

互聯網金融便捷高效的吸收資金能力,使傳統銀行的存款快速搬家。互聯網金融的小額貸款、P2P網貸、眾籌融資等迅速崛起。互聯網金融第三方支付業務使得傳統銀行支付結算市場份額直線下降。互聯網金融推陳出新的理財產品快速蠶食傳統銀行的理財業務。

在此背景下,傳統銀行必須加快轉型。這里所指的轉型是轉向以互聯網金融為核心的方向,而不僅僅是傳統意義的中間業務。

轉型路上,傳統銀行轉型有優勢也有劣勢。優勢是資金實力雄厚,不怕“燒錢”。傳統大型銀行憑借其資金實力搭建自己的電商、社交圈,為互聯網金融夯實基礎,工行就正在實施。豐富的金融管理經驗和金融人才隊伍又是另一大優勢。

不過,傳統銀行涉足互聯網金融也存在不利因素。比如,對互聯網金融的認識問題等。傳統銀行自建電商平臺能否成功,也存在一定變數。目前,電商平臺事實上已被大型電商“壟斷”,擠進市場有一定難度。

筆者還是傾向于傳統銀行涉足互聯網金融,走與大型電商企業合作之路。傳統銀行利用電商平臺上積累的大數據,是一條省時省力的高效途徑。

總之,從五大行年報業績普遍不理想看,傳統銀行轉型已非常迫切。當務之急是迅速“觸網”,以互聯網金融為轉型核心和切入口,在“互聯網+”的大潮下轉型為服務實體經濟的新金融載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一级 | 亚洲国产精品精品在线电影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 久久精品日本亚洲优女 | 在线看免费观看中国Av | 亚洲成在人线久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