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3-31 21:11:19
3月30日,曾經以方便食品為主業的金光集團宣布,公司與杜邦營養與健康事業部達成戰略合作,進入健康與營養食品領域。
每經編輯 王霞
每經記者 王霞 發自上海
隨著近年來方便食品市場競爭加劇,曾經以紅極一時的華豐方便面出名的金光集團(中國食品,SGX:E5H)不得不選擇轉型。
3月30日,曾經以方便食品為主業的金光集團宣布,公司與杜邦營養與健康事業部達成戰略合作,進入健康與營養食品領域。對于這一變化,金光集團農業資源中國區負責人及食品部總裁周志毅在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金光食品已經意識到,公司只是打造方便面是不夠的,而高端營養類食品是行業發展趨勢,并且是相對空白市場,“因此公司進行轉型經營,但是并不放棄原來的方便食品業務。”
攜手杜邦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珠海市華豐食品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當時是中國最早、最大的方便面生產商之一。在1994年,金光集團通過收購華豐進入方便食品行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金光中國食品的主業是經營方便面和休閑零食,旗下主要有魔法士、華豐三鮮伊面等品牌,在全國設有9個生產基地和6大營銷中心,年銷售量達到36億包。
而此次金光食品與杜邦的合作共同推出高端健康與營養品牌“媛本”,有飲料、能量棒、功能糖果等品類,主要針對24-35白領女性。很顯然,已經與公司此前的主業有所差異化。從方便食品轉型到健康營養食品。
消費者現在對健康越來越注重,金光食品之前基本都是方便食品,已經不再是行業的趨勢,市場基本上已經停滯不前,很難有很快的增長。”一位食品行業觀察人士告訴記者,“因此公司想通過這次合作,從原本過舊的行業中走向有市場潛力、增速較快的領域。”
數據顯示,全球營養健康食品市場2013年為7700億美元,未來五年以7%的年增長率持續增長,預計到2018年市場容量將達到10800億美元。
那么是否意味著公司將放棄方便食品?對此,周志毅告訴記者,雖然公司在向健康營養食品轉型,但是并不想放棄原本的方便食品,而是希望健康營養食品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方便食品增長乏力
事實上,金光食品進行的戰略轉型,在某種程度上也體現出方便食品目前的行業現狀。
“現在國內方便面的市場份額幾乎被康師傅、統一這些巨頭占據,很多年前金光的華豐還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但是這幾年幾乎在方便面市場沒有了行業地位。”前述人士告訴記者,“因此與其在增長停滯不前的方便面上大做文章,比如開辟新的業務品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到,近年來方便面市場處于“止步不前的狀態,根據尼爾森數據顯示,2013年,方便面整體市場銷售額較2012年同期僅成長2.6%,銷售量則較2012年同期衰退1.3%,整體市場成長放緩。
其實,方便面增長乏力,在市場中早有體現。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我國方便面的銷售規模為480億元,至2011年銷售規模達到500億元,經過7年的發展,僅增長了20億元。
“在行業基本增長不前的情況下,現在方便面廠商主要是靠占領市場份額的方法贏競爭,因此就會有康師傅、統一大戰,而在這種情況下,公司肯定會加大促銷力度并且打價格戰,利潤就難以保證。”前述食品行業營銷專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而在這種背景下,經過漫長等待,方便面巨頭之一白象食品最終放棄繼續IPO,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作為其主業的方便面銷量幾乎停止增長,多數方便面企業都倍感壓力。
在這種背景下,不少企業都在尋找轉型之路。例如,以康師傅、統一等康師傅巨頭為例,公司都在積極進行新品推廣,開發高附加值的產品,并希望打出“營養”元素,來應對市場的變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