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城市礦山”臺州硬啃土壤修復難題 20畝地4年花了1000萬

2015-03-24 01:00:59

在經濟較為發達的浙江臺州,是我國知名的“洋垃圾”集散地,然而,拆解中的重金屬和有機物嚴重污染了土壤。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徐杰 浙江杭州、臺州攝影報道    

◎每經記者 徐杰 浙江杭州、臺州攝影報道

在經濟較為發達的浙江臺州,是我國知名的“洋垃圾”集散地,然而,拆解中的重金屬和有機物嚴重污染了土壤。與此同時,浙江省臺州市正在申報創建國家土壤污染綜合防治示范區。

廢金屬拆解業一直以來考驗著臺州的化解能力:一方面,被列入試點的20畝土壤修復費用達1000多萬元,并且目前主要由當地財政背書;另一方面,拆解業占據當地工業經濟的三分之一,難以割舍。

陽春三月,暖洋洋的陽光照射在廠房的空地上,來自江西的阿峰(化名)無暇享受,他和40來名工友正在拆解從歐美等國運來的機電廢品,外界習慣將這些廢品稱為“洋垃圾”。阿峰總能熟練地從這些廢品中挑出可以變賣的金屬,他的雙手沾滿油漬,地面沾滿了各色遺棄的油品,整個廠房的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味道。

這是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中國金屬再生加工利用基地”內的作業場景之一,廢金屬拆解業是當地的三大支柱行業之一,全市共44家拆解企業,其中90%以上的公司在峰江街道園區發展了多年,然而,如今隨著環保防治的趨嚴,這里開始了一場土壤修復戰。但與此同時,拆解企業進入新園內要重新購置土地、廠房及設備等,這對他們而言是不小的壓力。

“今年6月底之前,所有企業必須全部進入新園區,進行圈區管理,否則將不能從事拆解行業”。3月12日,浙江省臺州市金屬資源再生產業園區管委會總指揮葉國智對記者表示,至于圈區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在繼續發展拆解業的同時防控污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到,浙江省臺州市市長張兵在作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推動金屬資源再生產業基地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園區建設,實現“圈區管理”。實施永久性基本農田土壤治理三年行動計劃,創建國家土壤污染綜合防治示范區。

臺州拆解業關稅占比73%

3月12日,浙江臺州椒江區的海門港一號碼頭作業繁忙,隨處可見堆積如山的洋垃圾。“這些電視機等廢五金都是通過散船從日本直接運過來的,分類后運往峰江和三山進行拆解”,一位自稱在此工作十來年的碼頭工人稱,這個碼頭是目前臺州最大的洋垃圾進口碼頭,每個月大概有100艘船載貨進來。

葉國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稱,臺州固廢拆解業始于上世紀70年代末,至今已有40多年的發展歷史,目前九成以上的拆解物資靠進口,在歐美、日韓等地區和國家的廢舊資源回收市場已具備極強的話語權,成為全國最大的廢舊金屬集散地。

固廢拆解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據統計,臺州市共有環保部批準的定點拆解企業44家,其中路橋區有34家,2014年度,臺州金屬綜合利用行業共回收利用各類廢舊資源約170萬噸,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206.6億元,占路橋區全部規上工業總產值的35.5%,上繳海關關稅17.43億元,占臺州海關總關稅收入的73%。

更為重要的是,固廢拆解業帶來了大量的金屬原材料。據葉國智介紹,臺州礦產資源貧乏,拆解業為臺州的企業提供大量原料,被稱為“長三角城市礦山”。

高昂的土壤修復成本

廢舊金屬拆解業在緩解臺州區域資源瓶頸的同時,也帶來較為嚴重的土壤污染隱患。

位于臺州市路橋區山后許村的土壤污染修復試點項目,對當地土壤治理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2009年開始,全省首例土壤污染修復示范工作啟動,2010年7月份,由臺州市環保局路橋分局具體執行的土壤修復試點開始實施,被委托的施工方包括杭州高博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土壤研究所和浙江大學。

根據規劃,路橋區將分兩期實施土壤污染修復示范區塊的建設,一期修復土壤面積7400平方米,完成污染土壤控制區塊種植結構的調整,于2010年完成;二期于2012年完成,全部完成修復示范區塊12500平方米的土壤修復工作,達到農用地標準。

2013年1月30日,臺州國土資源局發布消息稱,路橋區已經完成上述土壤修復工作。自2009年開始,該工作歷時近4年。“這里原來是廢舊變壓器交易和拆解的密集區域,多年來的不當拆解作業對當地的土壤造成了嚴重的污染”,杭州高博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駐場助理工程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稱,“土壤中主要污染物為多氯聯苯,是手工拆解變壓器時流出來的絕緣油所致。”

據該助理工程師介紹,上述土壤修復方式主要分為兩種,針對高濃度的多氯聯苯污染土壤,采用生態堆制修復,而后對中低濃度的采用生物修復,包括濕地修復、耕作修復等,修復的目標是能夠達到恢復農用地功能。

“目前正式進行土壤修復的只有山后許村這塊土地”,臺州市環保局路橋分局固廢中心主任羅鵬對記者稱。在臺州土壤修復面前有兩個問題,一是沒有既定的修復技術標準,二是高昂的修復費用。據悉,僅路橋山后許村近20畝土地,路橋區已劃撥1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污染土壤修復。

對于臺州市路橋區的土壤污染狀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別向臺州市環保局和臺州市環保局路橋分局了解,但均未能獲得相關數據,前者表示,當地的土壤污染狀況要向當地了解,而后者表示,土壤污染狀況較為保密,要向市級環保局了解。

臺州市環保局固廢管理中心主任林勤耕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目前,土壤修復費用由各屬地負責,現已對臺州污染地塊實施控制,嚴禁種植可食用作物,控制區塊現已改種非食用經濟作物,除了路橋和溫嶺兩個試點的地塊進行修復外,其他區塊目前只是改變種植結構。

據悉,臺州旗下的溫嶺市和路橋區皆因拆解業帶來土壤污染。

據林勤耕介紹,臺州市目前正在申報創建國家土壤污染綜合防治示范區,已上報環保部,其目的是對土地進行區塊管理,重新調整種植物,防控土壤污染。

《《《

臺州拆解業盈利能力下降 防污將封閉管理

◎每經記者 徐杰 浙江杭州、臺州攝影報道

近年來,有關土壤修復的呼聲不絕于耳。

今年兩會上,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表示,我國正在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行動計劃(即“土十條”)也在制定中。

今年3月中旬,臺州市環保局局長章維建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亦明確,2015年,環保局將重點推進劣五類水體消除行動、大氣污染防治六大專項行動和國家土壤污染綜合防治示范區建設,全力打好水、大氣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

拆解業將實行圈區管理

在經濟層面,臺州市對固廢金屬拆解產業難以割舍。眼下,臺州市推動的最重要舉措是在三山涂圍墾區建設臺州金屬資源再生產業基地,實現整體搬遷。從地理位置看,搬遷的位置在臺州城區的東側,頻臨海港。

官方資料顯示,根據2007年環保部批準,拆解業將實行圈區管理,這個被稱為臺州灣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的基地項目總用地6633畝,投資54.15億元。“采取最為嚴格的封閉式管理,設立唯一一個主入口和主出口,實行“固廢入園——各廠區集中加工——成品出園”的運行模式。”臺州市金屬資源再生產業園區管委會總指揮葉國智說。

葉國智介紹稱,相比小作坊的隨意生產、排污,圈區集中管理后,企業產生的廢水被納入管網進入污水處理廠處理,產生的不可利用廢物由園區統一收集交給專業的回收處置企業,實現管理、加工、污染的防控一體,同時圈區內的企業不斷提高機械化水平,改變傳統的手工拆解。

固廢拆解業盈利能力下降

按照臺州市此前規劃,一期項目2012年基本建成,全市44家定點企業及部分非定點拆解企業項目全部入駐,形成年拆解300萬噸進口固廢的能力;二期項目預計2015年基本建成,將成為全國最大的“城市礦產”,形成年綜合拆解能力500萬噸,銷售收入600億元的生產規模。

葉國智坦承,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需要一定的時間,確實有部分企業現在還沒有入圈生產,但是按照相關要求,今年6月前臺州內的企業必須全部進入新園區,否則拿不到環保部分的相關資質批文,沒有資質批文就無法進口固廢金屬。

但是,也有企業向記者抱怨稱,當前企業固廢拆解出來的銅鐵等金屬賣不起價格,不少企業盈利能力下降,企業進入新園區內還要重新購置土地、廠房及設備等,這對他們是不小的壓力。數據顯示,2008年,臺州市廢舊金屬拆解總量超過250萬噸,2013年,約為227萬噸,2014年則降至170萬噸。

齊合天地(00976,HK)是臺州路橋區固廢拆解業唯一的上市公司,繼2013年虧損3.83億元后,盡管目前2014年財報未公布,但其發布的盈利警告稱,虧損金額將同比大幅增加。虧損擴大可歸因于全球金屬價格波動、2014年上半年商品價格持續下跌及銷售額在2014年減少等。

與此同時,對于新園區,除了一些企業認為位置較為偏僻、配套不齊全、增加經營成本外,位于峰江街道老園區的土地廠房何去何從,也令當地不少企業憂慮。對于這些被污染的土壤將如何處置,林勤耕稱,“土壤修復將根據區塊土地的用途來定,目前這些土地的規劃用途還未明確,目前沒確定如何處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码一区 | 五月丁香青草久久 |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午夜福利蜜桃 | 亚洲欧美福利一区 | 五月天色婷婷中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