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3 01:35:02
截至3月20日,滬指日K線八連陽,攻上3600點。未來行情將怎樣發展?本期“新牛市·新根基”系列報道將從四個方面為投資者把握大勢,捕捉先機。
《《《
行業動向1
互聯網金融站在風口產業鏈變革催龍頭飛
◎每經記者 張昊
一個月即翻倍的走勢,前有東方財富(300059)、大智慧(601519)、同花順(300033);現有京天利(300399)、安碩信息(300380),足見互聯網金融標的是多么受資金追捧。在當前的A股市場,“互聯網+”處于風口浪尖,而互聯網金融則處于浪潮之巔。在經濟轉型、創新的大趨勢下,今年互聯網金融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互聯網金融牛股頻出
近期京天利的驚人走勢,想必會讓投資者驚嘆。公司近期刷新了上市后最快融資記錄,定增3.5億元加碼互聯網保險。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高歌猛進,成就了京天利2個月股價翻倍。除此之外,在“互聯網+”的風口浪尖,互聯網金融標的除了前期大牛股東方財富、同花順、大智慧等,近期還涌現了安碩信息、天源迪科、天成控股。
在互聯網金融如此多標的搶眼走勢背后,是來自于政策面的支持。在剛過去的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數次提及“互聯網金融”,要求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上述講話給予了資金指引,也再次顯示出政策對以互聯網金融為代表的“互聯網+”產業的堅定支持。隨著金融信息化的進程提速,在余額寶效應下,百度、騰訊等互聯網流量平臺都啟動了“寶寶模式”,銀行系統也推進了寶寶產品,市場的力量正引領著互聯網金融的創新。
從互聯網金融產業鏈看,包括資金募集、理財、支付、網絡貨幣、金融信息服務等多個環節,資金募集的模式包括股權眾籌、P2P貸款、電商小貸等;理財包括互聯網公司與券商合作發行產品,與基金合作的貨幣基金以及銀行推出的各類理財產品等;支付包括網上支付和移動支付;此外,還有一些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主要是利用互聯網已經成熟的技術和思維在金融細分領域中的應用。
分析人士指出,互聯網新技術與龐大的用戶群讓更多人參與到金融投資中,也讓金融產品傳播更廣;而金融靈活與強大的產品設計能力,又令互聯網發展空間更為廣闊,兩者的結合將會產生巨大的發展空間。
互聯網金融產業鏈透視
站在“互聯網+”之巔,互聯網金融無疑將為產業鏈變革帶來機會。
首先就證券行業看,互聯網帶來的證券行業客戶規模化擴展,彌補了前期競爭壁壘低,競爭壓力大的弱點。一方面,券商傳統線下渠道成本偏高,互聯網成為其低成本獲取用戶的主要通道;另一方面,通過互聯網渠道挖掘年輕客戶,成為了券商在客戶開拓業務中的重要一塊。
與此同時,監管政策對互聯網金融創新持鼓勵態度。當前A股市場上券商與互聯網融合的模式大致包括三類,一是互聯網公司收購券商,比如大智慧;二是互聯網公司建立券商平臺,眾多券商接入單一互聯網公司所建立的平臺,共享互聯網流量,比如金證股份;三是券商與互聯網的多向平臺及第三方IT企業建立券商平臺,同時開放統一接口建立互聯網流量平臺,比如恒生電子,公司在大金融IT領域的產品涉及交易及金融協作、資產管理、風險管理、數據及分析。
其次,在銀行業改造方面,互聯網主要是提供多層次融資途徑,企業不再單獨依賴銀行貸款,通過互聯網可以獲得更便捷的融資渠道以及更低的融資成本,甚至是以P2P或眾籌股權等模式融資。
互聯網對保險的改造則主要體現在渠道及產品設計上。當前國內的保險銷售主要依賴業務員推廣及渠道代銷,這除了導致保險企業成本偏高,也缺乏對渠道的議價能力,而通過互聯網銷售則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與此同時,互聯網大數據也將優化保險產品設計,這將使得保險產品精準定價成為可能。在互聯網保險方面的標的包括京天利、天源迪科及焦點科技等。
就A股市場產業鏈投資機會看,民生證券研究報告認為,1.流量端首推互聯網金融理財入口概念股,重點推薦同花順,建議關注東方財富;2.受益中小金融機構創新和征信的,重點推薦中科金財,建議關注銀之杰、安碩信息;3.通過供應鏈金融服務小微企業的,重點推薦鼎捷軟件,建議關注用友軟件、熊貓煙花;4.基金、券商產品創新方面,重點推薦金證股份,建議關注恒生電子。5.B2B電商平臺提供供應鏈金融增值服務的,建議關注上海鋼聯、生意寶、三六五網。
行業動向2
巨頭涌入 在線教育股天天向上
◎每經記者 許自然
自3月起,全通教育(300359)股價一騎絕塵,暴漲50.8%,目前股價報收于265元/股,牢牢坐穩兩市第一高價股的寶座。
全通教育的表現只是在線教育板塊近來“大熱”的一個縮影,其他在線教育概念股如立思辰 (300010)、方直科技(300235)等股票的近期漲幅無一不讓投資者瞠目結舌。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未來“政策+需求”雙輪驅動有望催生在線教育板塊走出長牛。
互聯網巨頭搶灘在線教育
2014年堪稱在線教育概念股爆發式增長的一年。
作為兩市唯一一家冠名“教育”二字的上市公司,《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自2014年1月21日上市以來,全通教育一路狂漲,盡管總股本只有9720萬股,但受益于高估值和高溢價,僅僅一年多,其股價已經增長了逾10倍。
火爆的在線教育板塊不斷吸引著互聯網巨頭加盟。
其中BAT等巨頭表現“搶眼”,智課網獲百度1060萬美元A輪融資,由阿里巴巴領投的在線教育VIPABC進入B輪融資,高達1億美元融資額,成為在線教育界最大的一筆融資。
雷軍旗下的YY豪擲10億元投資100教育,陳一舟的人人公司出手入股在線教育平臺“萬門大學”,網易資本戰略投資了91外教網。YY的CEO張學凌曾表示,YY為100教育投入的10億元將用于產品研發、運營、教師補貼等多方面。
阿里巴巴董事長馬云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稱,教育行業排在未來十年的投資計劃清單首位。百度CEO李彥宏也在公開場合呼喚“用互聯網升級教育”。
巨頭的涌入離不開政策的指引,2014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另外,2014年國務院取消和下放64項行政審批和18個子項,其中第一條就是教育部主管的“利用互聯網實施遠程高等學歷教育的教育網校審批”。
2014年11月,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下發《構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有效機制的實施方案》提出,到2015年,全國基本實現各級各類學校“互聯網”全覆蓋,其中寬帶接入比例達50%以上。這些政策無疑為開辟在線教育的新藍海提供了有力保證。
根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3年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到839.7億元,同比增長速度為19.9%,在線教育用戶規模為6720萬人,同比增長13.8%。并預計未來幾年,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將保持15%以上的速度繼續增長,到2017年預計達到1.2億人。
三種動力促在線教育增長
政策面持續向好、互聯網巨頭跑步入場,在線教育的“勁風”來襲。那么,投資者需要重點關注哪些標的?
艾瑞咨詢認為,目前中國在線教育尚處于發展初期,其中學歷教育、職業教育和語言培訓是市場規模高速增長的主要動力。
齊魯證券TMT行業分析師陳運紅表示,國內在線教育目前還處于產業探索期和一級市場投資的早期階段,產業公司當前從不同切入點探索了多種產品模式。
立思辰(300010)旗下的樂易考擁有目前市場中獨特的在線職教O2O平臺模式。立思辰董事長池燕明表示,從商業模式來看,目前平臺的盈利點主要是分成和廣告費,而教育產品則主要依靠收取課程費用,只是將傳統線下教育的銷售渠道和使用場景搬到了線上。
目前各大教育機構在傳統收費模式基礎上正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國元證券研究員孔蓉分析道,樂易考線下以校園和教育部門為切入口批量導入學生用戶,通過大量“就業機會”吸引大學畢業生并產生黏性,最終在線上利用培訓課程、流量銷售等多種方式變現。目前是獨特的在線職教平臺模式。
除了職業教育,業內人士建議投資者關注專注于K12教育的上市公司,包括全通教育以及新南洋(600661)。
上海證券張濤表示,K12培訓有很強的地域性,新南洋從事K12教育、語言培訓服務、國際教育及職業教育的教育服務,其中包括以昂立科技為平臺的K12教育培訓和以教育集團為平臺的職業教育和海外教育學院。
行業動向3
大資本聯手上市公司搶百億移動醫療蛋糕
◎每經記者 李琴
當移動醫療遇上互聯網,究竟會發生什么?
作為互聯網的一片藍海,在李克強總理提出的“互聯網+”的號令下移動醫療再度掀起了熱情。僅僅數日,多家公司以定增募資、戰略發布會等多種形式表達了挺進互聯網醫療的決心,股價也應聲大漲。
百億市場“錢”景廣闊
心動不如行動,互聯網醫療的藍海毫厘必爭。多家醫療上市公司在“互聯網+”的政策鼓勵下,高調宣布了自身的互聯網戰略。
3月20日,停牌近兩個月的朗瑪信息(300288)公告擬定增募資約10億元加入互聯網醫療大軍。其中,1.1億元將用于基于可穿戴與便攜設備的健康管理服務平臺建設項目,9000萬元用于藥品服務O2O平臺建設項目。受上述消息刺激,股價當天一字漲停。
同日,樂普醫療(300003)高調發布了移動醫療戰略。樂普醫療先期推出兩款App——“同心管家”和“心衰管理”,分別為構建支架術后患者的“互聯網+”社區和由智能心臟標志物檢測器械構建的心衰患者互聯網社區。
互聯網究竟能帶給醫療行業怎樣的變化?現實中存在看病難、看病貴等難題,業內人士認為,移動醫療+互聯網有望從根本上改善這一醫療生態。具體來講,互聯網將優化傳統的診療模式,為患者提供一條龍的健康管理服務。在傳統的醫患模式中,患者普遍存在事前缺乏預防,事中體驗差,事后無服務的現象。而通過互聯網醫療,患者有望從移動醫療數據端監測自身健康數據,做好事前防范;在診療服務中,依靠移動醫療實現網上掛號、詢診、購買、支付,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提升事中體驗;并依靠互聯網在事后與醫生溝通。
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將繼續推進醫藥衛生改革發展,這為“互聯網+醫療”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不少上市公司應聲而動,力圖分享百億市場。
據易觀智庫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為19.8億元,同比增長50.0%,預計2017年將達到200.9億元,4年復合增長率高達78.5%。移動醫療未來兩年將高速發展。
A股相關公司迎新機遇
面對移動醫療市場百億蛋糕,哪些公司有望分得一杯羹?《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聯姻BAT等巨頭的相關標的有望迎來新機遇。
目前移動醫療市場主要包括三大陣營:隨移動醫療浪潮崛起的新興企業、傳統醫療信息化和設備廠商,以及互聯網巨頭。中信建投認為,基于三大陣營垂直屬性、體量規模、布局策略的考量,市場最終將會被互聯網巨頭主導,擁抱巨頭是其他兩方的最佳選擇。互聯網巨頭將加速進軍移動醫療,其戰略布局將深刻影響產業發展,中國移動醫療產業正邁入巨頭時代。
阿里在移動醫療的布局主要是“未來醫院”和“醫藥O2O”,前者以支付寶為核心優化診療服務,后者以藥品銷售為主,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與其“聯姻”。2014年~2015年,支付寶相繼與海虹控股(000503)、東華軟件(002065)、東軟集團(600718)、衛寧軟件(300253)簽訂協議,共同推進“未來醫院”,以智能優化診療服流程,并先后在杭州、廣州、昆明、中山等地的醫院試點。在醫藥電商方面,2015年1月,阿里健康與白云山(600332)達成合作協議,阿里旗下云鋒基金5億元參與白云山定增,雙方擬共同探索開發藥品O2O營銷模式。
騰訊在移動醫療方面布局也不遜色,涉及的相關上市公司九州通(600998)于2014年4月攜手騰訊開發微信醫藥O2O“藥急送”功能,隨后陸續開通了微信訂閱號“好藥師健康資訊”和微信服務號“好藥師”,好藥師微信小店開張后10天突破5000張訂單。
九安醫療(002432)則吸引了小米。2014年9月,小米投資向九安醫療旗下iHealth投資2500萬美元。雙方聯合在9月末推出小米iHealth云血壓計,小米將與iHealth在用戶體驗、小米電商和云服務方面開展合作,共同打造移動健康云平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