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IT領袖對話“下一個風口” 李彥宏:吹得我難受

每經網 2015-03-22 15:18:22

李彥宏說,“我從2000年回國到現在,這15年來時時都處在風口中,吹得我難受,各種各樣的機會。讓我焦慮的是什么能夠不做,而不是還有哪些可以做?!?/p>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孟慶建    

每經記者 孟慶建 發自深圳

今天(3月22日)上午,第7屆IT領袖峰會在深圳正式開幕,互聯網行業領袖再次聚在深圳,談論互聯網行業熱點話題。

峰會高端對話歷來是最受關注的環節,本次高端對話環節主題是“未來,下一個風口在哪兒?”。騰訊馬化騰、百度李彥宏、聯想楊元慶和工信部副部長懷進鵬參與,數字中國創始人吳鷹主持。馬云沒來參加峰會,但他通過視頻方式參與了這一環節。以下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現場傳回的嘉賓觀點。

1.智辯風口:“互聯網+”

馬云:IT時代走進DT時代

過去7年,我們從互聯網創業到互聯網產業,很快進入互聯網經濟,而且正在從IT走向DT時代,DT和IT時代的區別是,IT以我為中心,DT以別人為中心,DT越來越講究開放、透明。

無論互聯網+還是工業4.0,我們正在努力把互聯網從一個產業變成一個互聯網經濟。我相信未來的20年,互聯網公司如果不能和傳統行業進行完美結合,那么這樣的互聯網公司將不會活得很好,同樣,傳統企業假設不和互聯網技術、思想進行融合,我相信這些傳統行業、企業也活不久。

楊元慶:物物互聯到業業互聯

我覺得總理報告里面講互聯網+的確是很有道理的,我認為互聯網應該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可以用三個詞來概括,一個是人人互聯網,一個是物物互聯網,還有一個是業業互聯網。

人人互聯網比較好理解的,物物的互聯網就是物聯網,未來越來越多的家庭智能設備會變得越來越智能,連到網上面去。但是這些不是目的,這些設備將有更高的效率,這才是最終的目的。

最后一個是業業互聯,不管是工業互聯網還是行業互聯網,就是互聯網跟各行各業結合,使得這些行業進入到下一個階段。我們現在所談的智能制造也好,工業4.0也好,我想大概都跟這個有關系。比如現在流行的滴滴打車,其實就是互聯網和傳統的出租車行業相結合,誕生新型的出租車行業。我認為這些大概就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馬化騰:教育、醫療空間很大

今年總理的報告提互聯網+,像元慶講的一樣,也給我們很大的啟示,下一個風口我感覺是互聯網走出我們所謂的新經濟這個圈子,到更廣闊的天地,跟所有的行業結合,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風口。

過去,很多行業是分很多層次和階段的,有了移動互聯網,就可以轉化為以人為本,一切需求都是以個體需求,在網上延伸、輻射到制造業,到服務產業。移動互聯網技術可以把原有產業中間不合理的、不夠個性化、不夠透明,或者成本很高的因素剔除,重塑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中間的組成,這里面可以誕生出很多全新的商業模式,比如打車行業,還有未來有很多的,包括教育、醫療等領域,都可以看到很多創新的空間。

李彥宏:處在風口吹得我難受

我覺得,風口論包括“豬”論,是充滿了投機思維的方向,所以我很不認可去探討這個東西。因為大家都想找捷徑,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是這種思維方式的話,其實挺危險的,整個社會不應該鼓勵大家去找這種捷徑。

我從2000年回國到現在,這15年來時時都處在風口中,吹得我難受,各種各樣的機會。讓我焦慮的是什么能夠不做,而不是還有哪些可以做。我只有回答什么不做,我才能夠真正聚焦,把真正適合我的東西做好。

每一個領域都有很多競爭對手,不是說你看到了這個方向就可以成功,應該說我現在喜歡什么,我擅長什么,我要想把這件事情做成,我需要通過什么樣的努力,用什么樣的手段,是不是能堅持很多年一直做下去。

花絮:

李彥宏:聯想這種想法對互聯網公司來說其實是好事,某種意義上說,你更具備了互聯網思維。你在做的過程中會發現,有些互聯網應用是你適合做的,有些是你不適合做的,比如搜索你就不適合做,你適合做的應用我們就不做了,你不適合做的,你可能會更加愿意投一些資源支持我們,跟我們一起合作。所以不管是IT硬件行業,還是其他的行業,任何一個行業,我覺得他具備了互聯網思維之后,對我們一定是好事,而不是壞事。我一開始也講,天天想著什么可以不做,剩下的就可以聚精會神地做了,所以你擁有這些用戶一點問題都沒有,把我們擅長的集成到你的平臺上,這是我們的訴求。

馬化騰:剛才提到安全、管家,其實我們現在有一些合作,牌子都是聯想的,聯想牌安全、管家都沒有問題,我們幫你做一些外包的服務,我們也在積極跟廠商合作。

楊元慶:pony,你心里應該很清楚,我指的不是你。

李彥宏:也不是我吧。(笑)

馬化騰:所以,我們需要以合作的方式把安全做得更好,還有硬件方面的應用商店也好,包括瀏覽器都可以跟行業里面最好的合作伙伴合作。

楊元慶:我們只是提供一個最好的,能夠給客戶選擇應用和實際應用的平臺,我們絕不是要做所有的應用,我們沒有任何意思要做騰訊很擅長的游戲和社交,百度很擅長的搜索,絕不會去碰。但是我們要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用戶放心的平臺,安全的平臺,而且他買了我們的設備,就相信我們能夠最好地給他管理這個設備,不管是應用的下載,哪些應用開機的時候應該啟動,哪些應該關掉,這些都應該很好地管理起來,免得一天的電池不夠用,流量都白白浪費掉了,這是我們可以做的事情。

2.BAT競爭還是合作

馬化騰:讓子彈飛一會兒,合作越來越多

BAT(百度、阿里、騰訊)現在競合關系比較多,有競爭也有合作,比如跟百度、萬達的合作,跟阿里眾安保險,我們也是華誼兄弟的股東,包括滴滴打車和快的的合并。周邊很多摩擦競爭,因為各自主體有嘗試過,但是各自的主陣營都很難進入,每家都有嘗試過,但是發現最后很難拿。

隨著競爭的深入,我們發現很多競爭也沒有用,我打不死你,你也打不死我,最終會達到動態平衡——我們共養一個吧,把他們合起來。我們怎么看這個問題呢?我的心態是先留著他們競爭,讓子彈飛一會兒吧,飛3個月,錢也燒得差不多,投資者也嘀咕又融幾億美金打沒意思吧,能不能合作,大家分分工,這塊我讓給你,那塊你讓給我,這種不太健康的競爭不是很好,把競爭層面放在對產業融合有幫助的當中。這樣的心態大家慢慢改變了,但這是一個過程,你不打完怎么知道誰的本事好,哪一方面誰的基礎更好,他更有資質接管別人的業務?經過這樣的交流過程也是切磋吧,后面會看到越來越多的合作出現。

李彥宏:競、合對互聯網生態都是健康的

中國現在大概有六七億網民,無論是百度也好,還是騰訊也好,我們在網民當中的滲透率可能90%還要更高,阿里可能低一點,但是他的業務性質決定了他不可能那么高。當到這樣的滲透率的時候,真正推動你的業務往前走的是整個生態,所以不管是BAT之間的相互競爭也好,相互合作也好,以及我們跟其他的創業型公司或者一些垂直行業的公司合作,我認為對整個中國互聯網生態來說都是健康的。

即使馬化騰投的公司我也很希望看到他起來,我們作為一個平臺型的公司,連接人和服務,只要他愿意跟我連接,他做得很好,我的用戶體驗也變得很好了,這些都沒有關系的。中國互聯網好了,BAT就好了,BAT好了,中國互聯網也會從中受益,我們是共融共生的關系,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激烈的對抗。

楊元慶:有競爭與合作都很正常

我覺得這個市場永遠是競爭與合作,有競爭、有合作是很正常的事。競爭是好的,進入到同樣的領域里面,可以使得市場繁榮,用戶的服務加強,這些東西的確是好的。我覺得也肯定少不了合作,就像剛才Pony說的,我們在安全方面就可以有合作,我們的平臺做好了,他們的應用用戶使用起來更加順暢,這些方面都應該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综合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桃 | 日韩欧美高清中文字幕免费一区二区 | 综合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一区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 九九九热视频最新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