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3-13 09:49:43
中石油傳言中的合作方新疆能源集團相關人士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合作正在協商,目前還未有具體進展,何時開始正式合作目前也不清楚。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師燁東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師燁東 發自北京
昨日,有媒體報道,中石油混合所有制改革再進一步,將開放上游拿出油田股權引入地方資本,并將進入實施階段。
對此消息,中石油方面表示暫無相關信息可以回復,而傳言中的合作方新疆能源集團相關人士則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合作正在協商,目前還未有具體進展,何時開始正式合作目前也不清楚。
專家認為,中石油欲開放上游,預示著國家能源改革的進一步推進。但是上游開放后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而對于技術與資金量要求頗高的石油勘探上游,外部資本、尤其民間資本,仍然存在一定的顧慮。
中石油欲開放上游
3月12日,有媒體報道稱中石油已敲定新疆為勘探開發領域混改試點,將拿出區內油田區塊不超過49%的股權引入地方資本,目前其旗下第三大油田塔里木油田塔中區塊已與新疆能源集團(國有企業)及阿克蘇地區政府簽訂合作協議,馬上將進入實施階段,其他擬出讓區塊的合資開發也正在洽談中。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總經理謝文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亦表示,中石油正在加大力度推動與地方資本在石油勘探開發領域的合作,正在實施一些區塊,對國有、民營資本都持歡迎態度。
此前,中石油混改的進展大多集中在銷售板塊,放開幾個油田上游勘探的傳聞并未落到具體實處。去年兩會期間,中石油集團董事長周吉平曾透露,中石油正在積極推進上游油氣開發的改革步伐,下一步將會以項目為單位,吸引民營、社會和其他大型石油公司的資本進入。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當前中石油對上游的開放合作,預示著國家能源改革的進一步推進;而隨著能源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油氣的上游勘探未來向民資開放亦在短期內可期。
安迅思能源研究總監李莉則認為,在能源改革及混合所有制上,國家的方向是更加開放的,但是具體如何執行,時間會持續多長,還需要參與的企業相互磨合,目前并無定數。中石油市場化的思維并不夠,選擇合作伙伴的風格偏位保守,也不像中石化過程更為公開透明。
外部資金仍存顧慮
盡管破除上游壟斷對于國內能源市場的改革來說意義重大,但是對于合作企業如何加入油氣的上游勘探,尤其民間資本,還存在不少顧慮。
對于塔里木油田的合作,新疆能源集團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目前細則還未敲定,談不上有具體進展,而何時開始正式合作也并不明朗。
李莉認為,新疆能源集團的表態或許表明,盡管雙方有合作意向,但是目前合作細則或許仍未敲定。“在油氣勘探上游的合作,需要很多前期準備工作。如果具體怎么做還不清晰,合作方各自的收益也會不夠清晰,可能引來地方資本的顧慮。”
實際上,油氣的上游勘探門檻頗高,所需資金動輒數千萬甚至上億,對勘探技術及相關人員亦有頗高要求,這尤其對于民企來說是不小的考驗。在此前首先開放的頁巖氣上游勘探中,民企的表現便頗為尷尬。
擁有數年油氣開發經驗的四川宏華集團有限公司也并未參加頁巖氣的前兩輪招標。
“民企更多要從商業角度來考慮問題。我們在頁巖氣領域準備了有七八年,前幾次頁巖氣的招投標,我們非常關注,并在人員、技術上做了很多準備,但是前幾輪區塊不好,價格也高,從商業化的角度測算下來并不劃算。”宏華集團總裁助理鄧學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道。
對于油氣業務上游勘探的開放,鄧學軍表示,上游開發需要很大的資金持續投入,除非區塊質量優秀,可以讓公司看到回報,否則公司不會輕易進入到上游進行開發。
“如果石油上游資源進一步開放,民營企業肯定是歡迎的。但是否進入,還要看企業自身所有的資源以及相應的收益。包括資金與技術儲備、人員、相關設備,這都需要一定的積累;在擁有這些資源的情況下,我們還要做商業上的測算,如果有相應的利潤,我們才會進入上游。”鄧學軍解釋道。
林伯強認為,對于民企來說,油氣上游前期所需的技術與資金投入都很大,收益存在一定的風險性;而開發完成之后,資源稅收、中下游分銷等問題,還得進一步討論。
李莉亦認為,民企要進入上游勘探的話,利潤是最重要的一點。“油田資產的價值評估很關鍵,參與進去是否值得需要企業細細考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