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2 01:01:3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黃麗 鄢銀嬋發自成都、重慶
◎每經記者 黃麗 鄢銀嬋發自成都、重慶
新能源汽車已然成為香餑餑。
近日,據重慶當地多家媒體報道,全國政協委員、宗申動力(001696,SZ)董事長左宗申向媒體透露,宗申已全面向清潔能源、清潔動力方向轉移,重點發展電動動力,并將在重慶南川區打造3000畝的電動四輪車產業園。《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左宗申并不打算在重慶賣電動四輪車,而是采取租賃模式,并計劃引入互聯網平臺,在車上實現聽音樂、看電影、炒股、購物等功能。
不過,目前國家針對電動四輪車的監管政策尚未正式出臺。去年11月發布的關于該車型的生產準入管理征求意見稿中,也提出了不少嚴苛要求,因此宗申集團是否能順利拿到“準生證”還是未知數。此外,目前“車聯網”的商業模式還存在盈利瓶頸。
電動四輪車生產門檻提高
近年來,摩托車行業處于低位運行,傳統摩企宗申集團在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方面一直不遺余力。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宗申動力半年報顯示,2014上半年公司摩托車產銷量同比分別下滑8%和9.05%。
宗申動力董秘辦人士表示,近年來公司一直在向新能源方向轉型,對電動四輪車的相關項目也做了一定準備。
據悉,去年12月5日,宗申動力公告稱將以自有資金1億元投資設立重慶宗申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用于開展新能源動力產品的研發生產以及新能源投資并購項目的實施。
左宗申公開表示,去年集團有70%的產品已轉向清潔能源,電動摩托車產量占比近七成。
“未來隨著政策監管到位,電動四輪車的市場空間也會快速增長。”汽車行業分析師賈新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去年11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和生產準入管理的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對外公開征求意見,長期以來困擾這個產業的政策缺位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述《征求意見稿》對純電動車生產企業的資質要求也比較嚴苛,比如需具備三年以上純電動乘用車的研發基礎,掌握整車控制系統、動力電池系統、整車集成的核心技術以及相應的試驗驗證能力,并擁有純電動乘用車自主知識產權和已授權的相關發明專利等。
有分析人士認為,這些規定提高了電動四輪車生產企業門檻,走在轉型道路上的宗申集團是否能拿到“準生證”還是一個未知數。
車聯網商業模式待完善
引人關注的是,左宗申計劃中的電動四輪車銷售戰略也別具一格。
據重慶媒體報道,宗申產的電動四輪車在重慶區縣都不搞銷售,將在38個區縣建立租賃公司,重慶市民用車只能租賃,租期以一年為最低限。
事實上,宗申并非首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提出租賃概念的公司。2月8日,北汽新能源與富士康集團共同投資組建的電動汽車分時租賃公司——北京恒譽新能源汽車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譽公司),推出了分時租賃業務。消費者可以通過網站、手機、電話和現場等多種渠道、方式進行車輛的預定。
與傳統汽車租賃不同的是,在互聯網思維的影響下,新進者更加注重用戶租車的便捷性和服務性。
其實,左宗申的想法或并非單純涉足租車領域,而是盯上了時下最熱門的“車聯網”。據報道,左宗申的電動四輪車不僅是交通工具,還要搭建成互聯網平臺。“我們正在與一家大型網站談判,將互聯網引入電動四輪車,采取觸摸模式,在車上可以聽音樂、看電影、炒股、購物等。”
近年來“車聯網”市場熱鬧異常。2014年5月5日,騰訊在“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發布了首個車聯網智能硬件產品路寶盒子,專攻車載自動診斷系統。2015年初,百度也發布了新一代車聯網系統Carlife。
在車聯網受熱捧的同時,其不成熟的商業化模式也為業界詬病。有分析認為,在產品用戶體驗、用戶使用頻率和用戶付費意愿都很低的當下,車聯網很可能會陷入“燒錢”困境,這也是宗申集團難以回避的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