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06 01:03:12
大盤又跌了。昨日盤中,滬指一度下跌超過50點,尾市雖有所回升,但最終依然下跌31.05點,跌幅近1%。大盤給人的感覺很疲弱。
確實,相比股市,兩會期間更多人關注的是北京的兩會會場。而回顧歷史上的這一期間的行情可以發現,2000年以來,A股在兩會期間的表現總體是漲跌各半。2002年,曾出現過兩會期間滬指大漲7.88%的強勢行情。但在2008年,期間滬指卻大跌15.63%。應該說,這一期間行情的好壞根本還是與大環境相關。近幾年,大盤難以在兩會期間有好的表現。2010年以來,除2011年小幅上漲外,其余幾年大盤均震蕩回落。若這種市場情緒有連續性,那今年兩會期間大盤延續震蕩的可能性更大。
當然,股指延續震蕩并不等于場內的投資者會很安分,否則近幾天創業板指也不可能新高不斷。例如,昨天“南北車”股價異動就很扯眼球。記得前不久,南北車因合并事項大漲時,曝出兩公司高管曾蹊蹺互買對方公司股票一事,當時相關公司均聲明沒有內幕交易。不過,昨14:30,南北車突然放量暴漲,而收盤后又傳出合并獲國資委批準的消息,這難免再次讓人產生聯想——消息又提前泄露了?
對此,我只想說,暗潮涌動的市場現象,說明當前A股并非死水一潭。目前大盤可能還會持續震蕩,大家也許還要等待,但或許兩會后,等注意力重回市場,行情又會轉暖。歷史上看,兩會結束后5個交易日,滬指上漲概率超過75%,這次會否也如此?(張道達)
道達郵箱:daoda@263.net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