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2015-02-15 18:21:43
要能放開的堅決放開,能下放的堅決下放。比如,縮小建設工程消防審批范圍,向縣級公安機關下放出入境證件受理審批權限,向有條件的縣級公安機關下放駕駛人考試權限等,方便廣大群眾就近辦證、考證。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讓數據多跑腿,讓群眾少跑腿,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
問:請問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總的考慮是什么?改革的重點有哪些?
答: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總體考慮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密結合公安機關是人民民主專政重要工具、人民警察是武裝性質國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的性質特點,緊緊圍繞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職責任務,著眼能力建設,創新體制機制。為此,明確了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總體目標:完善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相適應的現代警務運行機制和執法權力運行機制,建立符合公安機關性質任務的公安機關管理體制,建立體現人民警察職業特點、有別于其他公務員的人民警察管理制度。到2020年,基本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管理制度體系,實現基礎信息化、警務實戰化、執法規范化、隊伍正規化,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和公安機關的執法公信力。上述目標,既與黨和國家“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相符合,又與公安部黨委關于大力推進“四項建設”的思路相銜接。同時,提出了改革的七項主要任務,即:健全維護國家安全工作機制,創新社會治安治理機制,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改革,完善執法權力運行機制,完善公安機關管理體制,健全人民警察管理制度,規范警務輔助人員管理。
我們考慮,全面深化公安改革,關鍵是要緊緊抓住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的突出問題,緊緊抓住影響公安機關執法公信力和戰斗力的關鍵環節,把改革的指向聚焦到著力完善現代警務運行機制、提高治安防控水平和治安治理能力上,聚焦到著力推進公安行政管理改革、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務水平上,聚焦到著力建設法治公安、提高公安機關執法水平和執法公信力上。
問:保民平安是公安機關的根本職責,這次改革就進一步提升群眾安全感有哪些舉措?
答:平安是極重要的民生。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圍繞建立更加注重源頭預防、綜合治理的社會治安治理模式的要求,就進一步創新社會治安治理機制,建立健全治安管理防控、懲防犯罪工作、國際警務合作、情報信息主導警務等機制作出了一系列部署。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建立現代警務運行機制,提升有效打擊犯罪的能力。要通過改革,建立以情報信息為主導、動態勤務為依托、警務合作為支撐、專業規范為特征的現代警務運行機制,使警務部署更具科學性、巡邏防控更具針對性、偵查破案更具精確性、警務合作更具實效性。二是創新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升有效控制犯罪的能力。要通過改革,健全點線面結合、網上網下結合、人防物防技防結合、打防管控結合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實現防控全時空、全天候、全覆蓋。要進一步增強防控體系的系統性、整體性,著力形成防控體系的合力;進一步增強防控體系的協同性、實效性,著力提升防控體系的效率;進一步增強防控體系的基礎性、源頭性,激發防控體系每個單元的活力。三是推進社會征信體系建設,提升有效預防犯罪的能力。要通過改革,加快推進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建設,積極搭建部門共享、高效運轉的信息平臺,有效預警預防違法犯罪;加快建立以公民身份號碼為基礎的公民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推動建立違法犯罪記錄與信用掛鉤等制度,發揮信用監督、威懾和懲戒作用,積極促使公民自覺守法遵法;健全重點物品、重點行業安全監管機制,實現快遞、物流、網購等行業實名登記等安全監管制度,完善犯罪信息通報機制,努力做到讓失信者、違法者依法受到有效監管和制約。
問:人民群眾對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改革特別關注。這方面的改革有什么新舉措?
答:公安行政管理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同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公安部在系統梳理近年來廣大群眾反映的問題特別是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征集到的意見建議,以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建議、提案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建設服務型政府要求,堅持管理與服務并重、維護秩序與保障權利統一,從政策上、制度上研究推出了30多項具體的改革措施,內容很豐富,涉及行政審批、戶籍制度、人口服務管理和邊防出入境、消防監督、交通管理等多個方面,每一項措施的出臺,都將給群眾帶來方便、實惠。而對于公安機關來說,工作量是很大的,許多改革措施是要跟自己較勁的,有的措施甚至是對自己開刀的,但是,我們的態度是堅決的,就是要盡最大努力方便群眾,讓群眾得到更多更好的服務和實惠。
這些改革措施集中體現了三個關鍵詞:一是開放。就是要能放開的堅決放開,能下放的堅決下放。比如,縮小建設工程消防審批范圍,向縣級公安機關下放出入境證件受理審批權限,向有條件的縣級公安機關下放駕駛人考試權限等,方便廣大群眾就近辦證、考證。二是提效。就是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讓數據多跑腿,讓群眾少跑腿,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比如,建立戶口身份證網上流轉、核驗制度,方便群眾異地辦理,實行這項制度后,群眾就不需要跑回戶籍地辦理戶口、身份證了。改革駕駛人培訓考試制度,實行駕駛人自主預約考試、異地考試,減少群眾排隊等待,讓群眾有更多的自主選擇的余地。繼續深化車檢改革,全面實施省內異地驗車,逐步推行跨省異地驗車等。三是脫鉤。就是要主動去除部門利益,與利益脫鉤,還利于社會、還利于民。比如,明確公安機關與機動車檢驗機構、駕校等經濟實體脫鉤,堅決斬斷利益鏈、打破潛規則,從源頭上防止滋生腐敗。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