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1 01:22:5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史青偉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史青偉 發自上海
在商業保理從業者的眼中,空殼公司比例高達90%,是他們內心的痛。由于銀行不給保理公司授信,保理公司要發展則需自籌資金,很多公司因缺少資金而運轉困難。此外,商業保理發展面臨的障礙還有稅收、法律環境等多方面因素。
商業保理存在眾多空殼公司,也從側面說明行業盈利之難,而直接原因是保理公司外部融資渠道不通,政策規定商業保理公司可獲得10倍經營杠桿,但銀行對商業保理公司的外部融資卻是逐步收縮的。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對這一現象持不同觀點:從業者大部分看好這個行業,先注冊等機會成熟就開展業務,因此叫空殼公司并不貼切。
業內:保理公司分化將加速
PPmoney董事長陳寶國日前表示,2012年,國家開放商業保理,目前登記注冊的商業保理公司應該有2000多家,但實際運作只有10%左右,由于銀行不給保理公司授信,保理公司需要自籌資金,大部分公司因為缺少資金運作不起來。
瀛鰲商業保理董事長劉菊婷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空殼公司比例遠遠不止50%,保理公司得靠自有資金做業務,注冊資金5000萬元起,如果沒有銀行支持,確實很難發展起來。從2012年底至今,商業保理沒有大的發展,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稅收、銀行對企業支持政策、法律環境等諸多因素。
“在稅收方面,保理公司實行全額征稅,比如說某公司要對外放一筆錢,要全額征收營業稅,稅就很高,上海目前已改為增值稅,營改增還沒完成,意味著除自有資金外,借入資金收入都計稅,資金成本就上浮,稅收政策還不如融資租賃行業,融資租賃是差額征稅。”劉菊婷稱。
金潤保理董事總經理徐賽花也告訴記者,商業保理公司現在有1000多家,實際開展業務的并不多,一是大環境不太好,試點地區注冊和準入門檻都不一樣,像深圳等地沒有準入門檻,但保理業務很專業,沒有專業的團隊也做不起來,風險很大,一些公司都不敢做。
“本身行業風險很大,中國信用體系又不完善,保理公司不需要抵押,依靠供應鏈上下游買方賣方,開展業務有一定難度,現在相當于信用融資,大家做起來比較謹慎,加上專業人才也較缺乏。”徐賽花稱。
劉菊婷表示,實際上保理對于貿易的發展,對經濟活躍度作用更直接,而涉足的是高風險,但由于外匯管制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商業保理公司也無法從事國際保理業務。
“還有就是很多法律條款是矛盾的,包括債權登記制度的效力沒有從法律角度得到認可。”劉菊婷表示。
不過,針對空殼公司的問題,業內也有不同的看法。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空殼公司的比例沒具體統計,但大部分從業者看好這個行業,像先注冊等機會成熟再開展業務的情況,叫空殼公司不貼切。
鑫晟保理一位負責人也表示,空殼公司問題不能一概而論,但確實存在這個現象,隨著行業的規范發展,保理公司的分化會加速。
部分公司已實現盈利
徐賽花告訴記者,業內應該有幾家盈利的,而盈利困難和業務量有關,如業務量沒達到一定規模,靠自己的資本金,沒有杠桿很難盈利。
劉菊婷也表示,商業保理公司很難賺錢,資金成本高于銀行;在稅收方面,保理公司風控體系不完善,尚處在摸索階段;另外,銀行在征信體系和結算方面有很多控制手段,商業保理要調取征信記錄等方面就很難。
而關于保理公司資本金杠桿,目前,我國有政策支持保理公司進行杠桿經營。不過,據記者了解,保理公司想從外部融資極其困難。
比如《天津市商業保理業試點管理辦法》規定,商業保理公司的營運資金為公司注冊資本金,銀行貸款等間接融資,發行債券等直接融資,以及借用短期外債和中長期外債。為防范風險、保障經營安全,商業保理公司的風險資產不得超過公司凈資產的10倍。風險資產(含擔保余額)按企業的總資產減去現金、銀行存款、國債后的剩余資產總額確定。
既然有政策支持,為何商業保理公司還是很難從銀行等渠道融資呢?
劉菊婷表示,現在銀行對商業保理公司的支持也逐步退出了,各家銀行都在收緊對保理公司的支持。授信本來就有一些大的集團做擔保才會有,像小的銀行只要是保理業務都要收到總行去批,這說明一方面保理業務風險比較大,再一個保理行業和銀行關系比較微妙,商業保理的發展讓銀行很警惕,銀行覺得自己可以做。
“銀行給保理公司授信都很少,像國有公司的母公司融資才能做。對保理公司的杠桿支持或者再保理,銀行都沒怎么開展,保理公司現在用自有資產做。雖然政策有10倍杠桿支持,但保理公司需要靠自己的能力做,商務部也規定在稅收方面,保理公司是全額征稅,而浦東方面的稅收優惠政策也沒出來。”徐賽花稱。
不過,即便行業生存艱難,仍有一些保理公司很快實現盈利。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商業保理的存在是市場大勢所趨,是基于真實交易的融資產品。一些有成熟團隊、架構完整的系統以及細分市場的保理公司很快就做到了盈虧平衡甚至盈利,比如大集團京東旗下的邦匯保理、民營的鑫銀保理、銀行系的平安商業保理和供應鏈系的瑞茂通保理等都實現了盈利。
根據瑞茂通披露的2013年財報,該公司在2013年5月成立天津瑞茂通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保理公司在成立僅半年的時間里,為滿足供應鏈客戶的金融需求,先后兩次增加注冊資本金至2億元(截至該年報披露日,保理公司注冊資本增加至3億元),報告期內取得約1386萬元的收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