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1 01:22:52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陽戈
每經記者 趙陽戈
快速發展的新三板,壯大的不止規模,還有各種與市值有關的“新玩法”。
據新三板掛牌公司海源達(831329)公告,公司于2月1日收到前十大股東李中華、青島遠迅投資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青島遠迅)、王軍等人的承諾函,對未來24個月的減持計劃達成了共識與承諾,表示自公司股票轉讓方式正式變更為做市轉讓之日起,6個月內減持價格不低于8元/股,12個月內減持價格不低于10元/股,24個月內減持價格不低于15元/股。其中李中華為公司董事長,持股4433.36萬股,比例最大,李曙光為副董事長,王健為公司董事、總經理。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海源達是新三板率先采取 “限價減持”的公司,與之類似的新三板公司還有公準股份(830916)。
除了限價減持外,新三板還有其他嘗試和模仿,比如回購。據方蘭德(830952)公告稱,公司擬使用不超1800萬元現金,在不超過7.3元/股的條件下進行股份回購,回購的股份將予以注銷,從而減少公司注冊資本。此舉系新三板首例股份回購案。以上述金額、價格計算,預計方蘭德此次至少可回購股份246.58萬股,約占公司已發行總股本的3.6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方蘭德自去年8月掛牌以來,一直都沒有成交記錄,而通過這種回購的方式,無疑向市場宣布了公司自己的“心理價位”。
另外,增持行為也在新三板上演。以泰谷生物(430523)為例,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曹典軍于2015年1月15日至2015年1月22日期間,通過二級市場買入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30.1萬股,買入均價為8.399元,占公司總股本的0.86%。增持后,曹典軍將持有1379.76萬股,占總股本的39.33%。
除此之外,新三板公司對高送轉、股權激勵等市值管理手段也有涉獵。典型案例如麟龍股份(430515)的10轉20派1.08元,聯訊證券(830899)的“千人激勵計劃”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