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2-10 11:33:17
在免稅店,售價1萬多元人民幣的電飯煲每天能賣出幾十臺,買主80%來自中國。
每經記者 許自然
近一段時間,一則內容為日本電飯煲遭遇中國游客瘋搶的新聞頻頻現身各大門戶網站以及微信朋友圈。據介紹,近日以來,受日元的持續貶值以及外國人免稅商品范圍擴大等因素影響,赴日旅游人數屢創新高。
目前在免稅店,一上午就有十幾輛大巴滿載著中國旅行團專程來采購,帶起來不是很方便的電飯煲也大受歡迎。據了解,售價1萬多元人民幣的電飯煲每天能賣出幾十臺,買主80%來自中國。
“電飯煲的話,中國的技術和日本的相比還是有點差別。”“(日本的)內膽質量比較好一些,然后壓力比較好。做出來的米飯比較香嘛。”有游客表示,在他們看來,日本的電飯煲比國內的更好,哪怕提著重一點也愿意在日本購買了帶回去。
一時間,只要去過日本旅游的國人都會被周圍朋友要求幫忙帶個日本電飯煲回來,就好像去日本的中國游客誰要是不帶個電飯煲回來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去日本旅游過。
通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看天貓、京東等國內主要購物網站發現,目前主流國產電飯煲價位大多在200元~500元人民幣之間,部分高端型號電飯煲售價多在2000元人民幣以上。
而據日本知名購物網站樂天網上商城顯示,同樣是2000元人民幣,在國內可以買到國產高端電飯煲,在日本卻只能買到“入門級”的日本品牌電飯煲,其主流產品價位多在人民幣3000元~5000元之間,多款包括象印、松下等日本品牌的電飯煲售價更是超過了人民幣1萬元。
看到這,您可能會問,電飯煲嘛,不就是一個煮米飯的家用小電器。日本電飯煲動輒大幾千甚至上萬人民幣的價格,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瘋搶,日本電飯煲究竟比國產的好在哪里呢?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連線包括美的集團(000333,SZ)、蘇泊爾(002032,SZ)以及九陽股份(002242,SZ)等多家國內知名電飯煲生產商相關人士以及多位小家電業內人士,讓我們來一起聽聽他們怎么說吧。
九陽股份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日本中高端電飯煲的核心技術就是IH電磁加熱技術。這個技術最早是由日本人掌握的,但是目前國內主流廠商都已經掌握這個技術。簡而言之,IH電磁加熱技術是通過電磁線圈接通交變電流,直接對金屬內膽進行加熱,省去了加熱盤的熱量傳導過程,這樣加熱速度更快,通過多級線圈,實現了對整個內膽的環繞加熱,同時加熱更加均勻,所以米飯口感和營養都有大幅提升。
美的集團一位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補充到,對于IH電磁加熱技術來說,部分中國企業可能研究的更加深入,而日本企業則在鍋本身的一些技術比如內膽的材料等方面有優勢。綜合來說,同檔次的中日電飯煲,比如同樣是高端鍋,質量以及技術方面差異不大。因為很多日本名牌電飯煲都是在國內代工廠代工的,如果真的有很大的技術壁壘,日本廠商也不會選擇在中國代工。
蘇泊爾表示,整體來說,中國企業設計的電飯煲是更符合中國消費者的烹飪以及使用習慣的。一位工作人員也表示,她個人同樣認為目前中日同檔次的電飯煲差異并不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據京東商城顯示,目前多家國內知名品牌已有采用相關IH電磁加熱技術的電飯煲在售,售價幾百元到數千元不等。
那么,日本電飯煲煮出的飯口感真的比國產要好么,為什么那么多人去日本搶購呢?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首先口感是一個很主觀的說法,很多因素比如米、水、鍋以及烹飪手法等等都會對米飯口感有影響,其實部分說法放大了鍋的影響。“又有多少人用檔次的中日電飯煲用同樣的米測試過米飯的口味究竟有多大差異呢”該人士反問《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美的集團則表示,大量中國游客在日本購買當地品牌電飯煲是因為在日本購買日本品牌的高端電飯煲比在國內購買要便宜很多,有的時候只需要國內一半的價格就可以在日本買到同款產品,這就跟去歐美去購買奢侈品是一樣的道理。從目前來看,買日本電飯煲這只是一種現象還沒有形成主流的趨勢。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