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0 01:30:3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黃俊玲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黃俊玲 發自北京
昨日(2月9日),中國人壽在北京舉行電子發票應用發布會,宣布公司可以針對普通客戶開出電子發票。據悉,中國人壽已經在2014年12月30日開出了第一張電子發票,這是內地首次將電子發票應用到 “線下”非電商業務。
中國人壽副總裁楊征表示,開具電子發票有多方面好處,最為明顯的體現是,目前中國人壽每年大約要開具5000萬張左右的發票,電子發票的運用將節約大量紙張,同時與紙質發票相比電子發票將在打印、保管、寄送等綜合管理成本上也有很大節約。按目前的業務發票開具量來看,未來中國人壽在全國范圍大規模推行電子發票后,有望每年降低數億元的運營成本。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其實,電子發票在金融保險業的試點,起步于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人保財險)。2014年6月27日,人保財險與北京市國稅局電子發票服務平臺實現正式對接,成功接收國內第一張以電子化方式入賬的電子發票。人保財險只是接收電子,而中國人壽則是開具電子發票,因此與普通投保人息息相關。
保險業試點電子發票
近日,中國人壽在北京市試點使用電子發票,并于2014年12月30日開出了第一張電子發票,這是內地第一次在金融保險領域實踐電子發票。
談到電子發票,事情還要回溯到2013年12月,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稅務總局、國家檔案局四部委聯合下發 《關于組織開展電子發票及電子會計檔案綜合試點工作的通知》,大力推進電子發票及會計檔案綜合試點工作,重點研究解決電子發票以電子化方式入賬和推廣的應用問題。
2014年6月27日,人保財險與北京市國稅局電子發票服務平臺實現正式對接,成功接收國內第一張以電子化方式入賬的電子發票。人保財險方面認為,這一突破有效解決了電子發票入賬的難題,為電子發票的全面推廣掃清了最大障礙,是中國電子發票應用的重要里程碑,對推動電子商務發展、提高企業會計信息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2014年12月22日,人保財險又成功與南京市國稅局電子發票平臺實現對接,接收江蘇蘇寧易購開具的電子發票,實現以電子化方式進行企業報賬。
人保財險一位內部人士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人保財險試點的電子發票主要是用于報賬,跟內部員工有關。
人保財險另一位內部人士亦坦言,他們只是接收電子發票,主要用于報賬,但以后也想開具保費的電子發票。
開具保費的電子發票這一目標,最終在中國人壽率先實現了。在2014年12月30日中國人壽開出第一張電子發票,這也是內地金融保險企業第一家開具電子發票的機構。
中國人壽:可省數億元成本
據中國人壽方面介紹,在北京市國稅、地稅支持下,中國人壽與電子發票服務平臺技術支持單位東港股份共同協作研發,實現公司內部業務系統和稅務機關電子發票管理平臺的對接,支持公司電子發票的開具、傳輸、檢驗管理等功能。系統上線后,中國人壽客戶通過線上和線下渠道向公司支付保險費時,可以選擇使用電子發票。
除了中國人壽,目前在國壽股份多種業務渠道購買保險均可開具電子發票,包括客戶在國壽股份柜臺辦理業務繳納保費時可以根據需要開具電子發票;對于自動轉賬的續期保費將通過后臺系統自動開具電子發票;客戶在第三方平臺購買保險產品時可以根據需要開具電子發票。
此次中國人壽開具電子發票主要是在北京地區進行試點,該公司一位內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各地的情況會有不同,隨著全面鋪開,估計中國人壽將至少節約上億元的成本。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