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5-02-05 14:33:50
4日召開的重慶市國資大會上,國資委主任廖慶軒提出,今年要編制重慶市國資國企改革2014-2020年實施規劃,深入開展集團層面混改、改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中長期激勵計劃等6項試點。
為適應發展混合所有制需要,重慶還提出,建立以公司章程為依憑,資本為紐帶,按治理結構履行股東權利的監管新機制。國有股權比例低于50%的企業,不再簡單套用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監管制度,實行更加市場化的監管機制;嘗試在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企業中率先實行職業經理人制度,構建差異化的薪酬體系,建立合同管理為核心、崗位管理為基礎的市場化用工機制。
分析表示,目前重慶國資總資產約2萬億,全國排名第四,但上市公司總市值較小,距離資產證券化率目標差距較大。繼去年底明確提出加速推進混改目標后,近期重慶一批國資項目有望正式落地,這將推動重慶國資國企改革工作邁上新臺階。國資改革有望使資源得到整合,激勵制度更合理,利好相關國企的長遠發展。
考慮到重慶國資旗下8大投資集團的產業分類較為完善,改革有望快速推進。在重慶國企改革概念股中,包括三峽水利、 中電遠達、 涪陵電力、 中國嘉陵、 中國汽研、 長安汽車、 中房地產、 北大醫藥等8家央企,還有太極集團、 重慶港九、 西南證券、 重慶燃氣、 重慶百貨、 重慶鋼鐵、 重慶水務、 渝開發、 渝三峽A、 桐君閣、 建峰化工、 涪陵榨菜等12家地方國企。
其中,重慶燃氣的大股東擁有頁巖氣資產;重慶百貨屬于競爭性行業且國資方絕對控股;重慶港九擁有西南地區唯一的水陸聯運貿易口岸,建議重點關注。(證券時報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