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5-02-02 17:34:40
去年3月,上海宣布將新增工業用地的使用年限由50年縮減為20年,新政引發的不確定性,使這一年的工業用地交易活動一下變得不夠活躍,工業用地市場行情撲朔迷離。
每經編輯 林東岳
轉載請標明——
出處:邦地產
記者:林東岳
去年3月,上海宣布將新增工業用地的使用年限由50年縮減為20年,新政引發的不確定性,使這一年的工業用地交易活動一下變得不夠活躍,工業用地市場行情撲朔迷離。
上海寶山區于去年12月30日出讓了首幅使用年限為20年的工業用地,由制造企業上海克來羅錦機電自動化公司購得。盡管土地年限大幅縮減,但寶山地塊的成交并未明顯折價,約為870元/平方米,同片區內2013年出讓的兩宗地塊均價是930元/平方米。
按照《物權法》規定,工業用地到期后應酌情收取土地出讓金,金額高于住宅用地。以上述成交地塊計算,年土地使用成本不降反增,由原來的18.6元/平方米/年,增長到現在的43.5元/平方米/年,成本增長了133.87%。
高力國際的報告顯示,土地年限縮減,如果以收益法對該宗地塊估價,那么現在的土地資本值比之前50年條款下的土地資本值減少了25%。此外,新政出臺后的工業用地出讓合同,對保證金條款、續期方法及整體轉讓等內容進行了調整,對續期及轉讓方面的監管更嚴格了,同時與試行政策所提出的目標相一致。
這也意味著,上海工業用地使用年限調整后,監管程序更為嚴格,但是地價卻并未出現明顯波動,這會對投資者的投資信心產生影響。
此前戴德梁行工業及物流地產服務部主管蘇智淵就曾表示,隨著這個政策的出臺,很多企業的第一反應就是“是不是還要繼續在上海進行投資?”因為土地和房地產的資產安全性降低了。因此,這項政策的利弊現在還不好判斷,要看未來政策的變化。
上海第一宗20年期限的工業用地的成交價,與50年期限的地價沒有拉開差距,未來上海工業用地的定價趨勢似乎還不明朗。但是工業用地新政從出臺到被執行,對在上海有工業土地需求的發展商和制造商來說,至少意味著投資環境正在發生改變。
然而,正是2014年,有大量新面孔涌入工業地產市場。
第一類是以阿里巴巴旗下菜鳥網絡為代表的電商企業,二是平安等金融機構,還有一類是傳統的住宅和商業地產,比如萬科和綠地。黑石、淡馬錫等國際資本也一直駐扎這一領域,可見這并非小眾的投資領域,大量資本都在這一市場上逐利。
眼下,上海工業用地期限調整的窗口已經打開,未來工業用地資源集約化,利用效率將會提升,工業用地的使用和監管也會更嚴格。原先,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工業地產收益率在7%-9%,明顯高于住宅及商業地產,引得群雄逐鹿,需求井噴。但是隨著使用期限的調整,未來工業用地的價值走向真的不太好說。
蘇智淵認為,2015年工業用地的地價將加速上揚,但載體租金的增長會放緩,收益率趨平。那些搶食者們,今年的日子可能不太好過。
這一年,也就會迎來工業地產商的首輪淘汰賽。地價居高不下,市場競爭持續激烈,土地使用年限縮短,物業租金趨于平穩等多重因素,想問一句:新興工業地產商們,你們還好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