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14 00:58:51
昨日上午,華為對外公布2014年公司業績預期數據。2014年,公司預計全球銷售收入約2870億~2890億元人民幣(下同),比去年同期的2390億元增長約20%。據了解,2014年也是2011年以來,華為銷售收入增幅最大的一年。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孟慶建 發自深圳
每經記者 孟慶建 發自深圳
昨日(1月13日)上午,華為召開發布會對外公布2014年公司業績預期數據,迎4年來最強財報。據華為首席財務官 (CFO)孟晚舟介紹,2014年,公司預計全球銷售收入約2870億~2890億元人民幣(下同),比去年同期的2390億元增長約20%。據了解,2014年也是2011年以來,華為銷售收入增幅最大的一年。2011年公司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1.7%,2012年的這一數據為8%,2013年的則為8.5%。
華為的業績預告還顯示,去年公司主營業務利潤為339億~343億元,主營業務利潤率約為12%,與2013年基本持平。
此外,孟晚舟還披露,2014年,公司在研發上的投入約為395億~405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約28%,在過去10年,華為研發投入累計達1880億元。
三大業務均保持增長/
從具體業務來看,2014年華為三大業務——運營商、企業和終端均保持增長,其中運營商網絡業務收入比2013年增長約15%。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2013年,華為該業務的銷售收入同比2012年僅增長4%。
對于運營商網絡業務收入大幅增長的原因,孟晚舟指出,這得益于華為在4G市場的開拓。“在過去幾年,全球TOP50的客戶為華為運營商業務貢獻了70%以上的收入,2014年這一數據達到了77%。在全球所有的LTE網絡中,華為建設了超過154張4G網絡,所建網絡數量世界第一,占46%市場份額。同時,在全球所有核心4G專利中,華為擁有的數量占比達25%。”
另據華為披露的數據,2014年,公司企業業務收入比2013年增長約27%。據了解,企業業務是華為的新增長點。華為輪值CEO徐直軍表示,到2018年,企業業務未來收入和盈利有望與運營商業務并駕齊驅。
孟晚舟則表示,公司企業業務處于開拓起步期,在2014年,財富500強公司中的106家選擇了華為,公司企業業務盈利能力在改善,解決方案對客戶的黏性在加強,華為將保持在這個領域的持續投資策略和業務策略,追求有效增長。
此外,由于2014年旗下智能手機在全球市場表現良好,華為消費者終端業務的預期收入同比2013年增長32%。
據了解,在智能手機市場上,華為去年在渠道上擺脫了對運營商的依賴;砍去低端機型,產品線向高端產品聚攏;同時,互聯網手機品牌榮耀完成了2000萬出貨量,與小米初步形成對攻。
近日,華為消費者終端CEO余承東指出,2014年,華為智能手機的發貨量將超7500萬臺,同比增幅大于40%,預計銷售收入超過118億美元,同比增長約30%。保持全球第三的地位,正迅速縮小與第一名、第二名的差距。
去年研發投入約400億/
孟晚舟昨日還介紹稱,除了業務外延收入外,內部推進管理和組織變革提高效率,是2014年華為全球業務實現穩健增長的根本原因之一。
據孟晚舟透露,2014年其率領的財經團隊加強了華為信用管理和風險管理,僅這一項所對應的壞賬減少了28億元。“未來5年,華為的主要目標是加強內部管理改革,以及提升核心競爭力。”
孟晚舟表示,華為將持續面向未來投資。2014年,華為的研發投入約395億~405億元,比2013年增長約28%。過去10年,公司研發投入累計達到1880億元。科研技術成果上,華為向3GPP提交546件LTE核心標準,占全球近25%。2014年,華為上榜湯森路透“2014年全球百強創新機構”,入列Interbrand“Top100”全球最具價值品牌第94名,成為首次上榜的中國品牌。
在昨日的發布會現場,孟晚舟還分享了其對未來ICT行業的看法。“到2025年,全球聯接數預計將超過1000億,產業創新焦點將從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遷移,華為將幫助世界各地無數系統、企業、城市和人群實現緊密連接,幫助行業轉型,繼續聚焦4000億元市場空間的ICT行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