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熱點

每經網首頁 > 熱點 > 正文

聚美優品投10億補貼海外購 美妝電商受困渠

每經網 2015-01-07 21:34:49

昨日下午陳歐又在內部郵件中表示,2015年聚美優品在物流和稅收上補貼海外購業務10億人民幣,“以規模為目標,稱霸海外購市場。”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孟慶建 發自深圳    

每經記者 孟慶建 發自深圳

“股市禿鷲”接連的訴訟加上“內部員工爆料”,再次把聚美優品推向風暴口。

為澄清傳聞,紐交所最年輕CEO陳歐也是蠻拼的。1月6日發長微博曬出6處倉庫辟謠業務運轉正常;昨日下午陳歐又在內部郵件中表示,2015年聚美優品在物流和稅收上補貼海外購業務10億人民幣,“以規模為目標,稱霸海外購市場。”聚美優品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應中表示,10億補貼將用于兩方面,一是爭取三日到貨提升到兩日,二是將跨境貨品補貼到低于免稅店甚至品牌所在地價格。

此時宣布10億補貼,公關的意義可能更大。但記者注意到,雖然1月6日即時做出澄清,但周三聚美優品股價依然受累跌超6%。此前,陳歐在回應“股市禿鷲”,宣布一億美金回購股票,拉動股價在此后8個交易日上漲17.65%,此輪10億補貼計劃是否有提振作用尚待驗證。

“讓補貼價格低于產地”

陳歐在郵件中表示,“好貨,極速,免稅,這就是我們存在的價值。今年公司在物流和稅收上補貼10億,也要稱霸海外購市場。”

對此10億人民幣的補貼,記者致電聚美優品了解。補貼初步用途規劃分為兩類:一是倉儲物流建設,爭取盡快從三日內到貨提升到兩日內到貨;二是跨境貨品稅收補貼,做到低于免稅店和甚至品牌所在地價格,目前聚美優品最高單款貨品一件補貼達到售價的40%。

聚美優品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兩項業務計算下來,公司先期預計在海淘業務上投入10億元人民幣。作為聚美重點扶持業務線和新的增長點,事實上,作為新的業績增長點,聚美對海淘業務投入是不設上限的。”

易觀電商分析師林文彬對此分析,從消費者體驗來看,消費者對海淘配送速度有強烈的提升訴求,目前的保稅區流程上,海淘配送速度也具備提升空間;另外,如果補貼價格低于免稅店甚至化妝品產地市場,這么大的力度,無疑會讓聚美優品海外妝品平臺對消費者吸引力會大大提升,但10億補貼不是小數字,價格補貼同樣也會考驗聚美優品資金壓力。

海淘將成聚美支柱

“極速免稅店業務就是聚美上市后的再創業。”根據聚美第三季度財報披露的信息:聚美從9月起開始實施計劃,將第三方平臺的化妝品銷售業務的絕大部分轉移至自營業務,第三方平臺的化妝品銷售將由品牌合作、專柜購買和聚美海外購取代。

聚美優品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凈利潤1950萬美元,同比增88.6%。但根據華爾街8位分析師的平均預計,1.577億美元的營收未達分析師預期。聚美優品砍掉第三方平臺導致利潤下滑,被華爾街的律師指責誒誤導投資者。

陳歐在回應中表示砍去第三方平臺之后,海外購自營將成為聚美優品新增長點。目前,包括It’s skin、Banila Co、九朵云、The saem、3CE等9個品牌從韓國直接引入在聚美銷售,并且取得品牌授權,海外購不光是原先平臺業務的替代,更多是用更快的方式引進新品,帶來增量,彌補砍掉第三方奢侈品業務后的SKU空缺。

據悉,今年9月份,聚美海外購低調上線,商品品類以日韓化妝品為主,歐美品牌為輔。主要通過行郵保稅模式,將在國外采購的貨品備至鄭州保稅區,然后再進行質檢和銷售。聚美規劃還將與廣州、深圳、上海、天津等地的保稅區合作,打造最快海淘物流速度。

據聚美優品人士透露,為培育平臺用戶購買習慣,聚美優品補貼的方式,承擔了化妝品類相對較高的行郵稅。聚美希望以海外購這種能夠控制品質的模式,替代原有第三方平臺銷售的模式,來做到化妝品的全部自營轉換,并加強防偽碼體系建設。聚美優品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防偽碼貼標商品已經達到平臺70%的比例。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在中國有1800萬人通過互聯網購買海外商品,金額總計達到了2160億元。據尼爾森預測,到2018年,中國購買海外商品的消費者將增至3560萬人,消費額將超過1萬億元。

美妝電商受困渠道

除去未經驗證的傳聞,事實上,化妝品電商平臺的打假從未停止過。

2013年,聚美發起成立了中國化妝品真品防偽碼聯盟(Authentic Cosmetics Alliance),并推出防偽碼體系。阿里巴巴為打擊假貨亦推出“滿天星”掃碼方式,為提供從生產數據管理、產品溯源、防偽驗真、產品說明、用戶互動的一整套解決方案。去年年底的互聯網大會上,京東CEO劉強東表示,水貨、假貨攫取了電商利潤的60%到70%。“一旦發現賣家在平臺上只要賣一件假貨,會將罰款額度提高至100萬起。”

電商分析師李成東對記者介紹,一般電商的采購渠道分為三類:一是向廠家或地區代理等一級單位采購,由渠道的上游供貨;二是從中間商采購,中間商從各個正規渠道收貨轉供給電商;三是從某些品牌的二級或三級分銷商處采購。

“如果不是直接授權,后兩種渠道進貨不可避免會遭受“假貨”的風險。美妝電商都想直接從品牌商拿貨,但是傳統品牌有層層代理的經銷商制度,一旦低價授權給電商,就意味著線下經銷商會被擾亂,甚至損及品牌形象”。

林文彬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海外購模式主要分為海外代購平臺、朋友圈海外代購、以天貓國際為代表的直發、直運模式和以聚美優品為代表的自營B2C模式。相比較之下,自營的模式可以有效管理供應鏈,避免水貨和假貨,保證產品質量和用戶體驗。

“但是B2C的自營模式也面臨著采購渠道壓力,很難拿下化妝品品牌的代理,能直接拿到的,多是子品牌或者某些型號產品的代理權,很多明星單品和暢銷品的采購還得依靠其他渠道。”林文斌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人与动人物在线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日本 | 亚洲天天在线日亚洲洲精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精品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