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2 02:20:32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陜西、新疆等地調研發現,郵儲銀行等機構的三農金融信貸也在逐漸從散單向以龍頭企業為核心、依托政府擔保或農戶聯保的產業鏈批量模式發展。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陜西、新疆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陜西、新疆
近日,銀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尚福林主持召開黨委會,傳達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會議對銀監會明年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具體要求。其中包括,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大力推進普惠金融發展等。
說到普惠金融,一定程度上意味著金融服務將逐漸從東部向西部、從城鎮向農村延伸。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陜西、新疆等地調研發現,郵儲銀行等機構的三農金融信貸也在逐漸從散單向以龍頭企業為核心、依托政府擔保或農戶聯保的產業鏈批量模式發展。
不過,全國性商業銀行在西北地區特別是縣域以下城市布局網點仍然較少,當地網點仍以郵儲銀行、信用社等為主。此外,網點布局的高成本也催生了一種新的金融支付工具——助農取款機,但金額一般限制在1000元以下。
部分地區形成產業聯盟融資模式
據了解,近年來,各級各地政府都著力加快發展當地特色現代農業,這為銀行小額貸款業務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銀行也根據縣域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特點,將涉農貸款逐漸向批量化升級。
郵儲銀行陜西省分行行長宋慶澤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該行實施“銀行+村委會+農戶”的“2+1”模式和“整村推進、集中扶持”的輻射帶動模式,在縣域地區,通過與當地中小企業局、工商局、行業協會、專業市場方聯系,掌握地區整體情況,這樣有利于進行整片開發。
記者在陜西省安康市了解到,多家銀行借助該市財信擔保公司對當地企業融資。其中,以該市大型企業陽晨集團為龍頭的產業聯盟融資模式為主,主要包括國開行打包授信+財信擔保模式、民生銀行互助貸+財信擔保模式、單一企業授信+財信擔保等模式。
記者還在新疆石河子和奎屯等地了解到,由于當地兵團經濟的特殊性,金融機構也借助兵團開展產業鏈信貸工作。
郵儲銀行新疆分行行長張澤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三農’金融并非一蹴而就,我們一直致力于探索具有新疆特色的普惠金融商業可持續發展道路。截至2014年11月末,新疆分行已累計發放小額貸款243億元,發放小微企業貸款114.2億元,有效解決了60多萬農戶、3萬戶小微企業的經營資金短缺困難。”
網點偏少催生助農取款機
新疆奎屯市一位村民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向銀行貸款之前,家里就養了幾頭牛,貸款后規模迅速擴大,一年利潤可達幾十萬元。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涉農貸款特別是滿足畜牧業多元化經營貸款的產品,仍需不斷創新。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發達地區,西北地區特別是縣域以下的金融網點較為稀少。陜西省某縣副縣長告訴記者,目前,該縣一共僅有5家銀行設立網點,從滿足地方客戶的需求來講,略顯稀少。
據了解,目前西北地區縣域以下城市銀行網點仍主要以郵儲銀行、信用社等為主。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郵儲銀行陜西分行全省儲蓄網點1268家,其中縣及縣以下地區網點占比高達73%。
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融網點偏少,網點建設成本較高的情況下,也催生出一種新的金融支付工具——助農取款機。據了解,陜西、甘肅兩地均有一些設在縣域以下的助農取款點,當地村民可以拿著設立網點的銀行卡到助農取款點取款,取款點將現金轉給農戶,金額一般限制在1000元以下。
“主要取款的人都是農村的大爺、大媽,他們不必走很遠的路去縣城網點取款,在我這里取款(1000元以下)很方便,而且還能帶動超市的生意。”與郵儲銀行合作的某超市老板告訴記者。
據了解,超市為儲戶提供簡便的金融服務,銀行則為超市提供VIP金融服務或支付給超市手續費。不過,記者也發現,一些地區的超市由于沒有得到相應的報酬,與銀行合作的積極性并不高。
《《《
相關鏈接
專訪安康市副市長張全明:西部部分地區存貸比僅40%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陜西
近日,記者走訪發現,西部一些地區銀行業的存貸比處于較低水平,有的低至40%左右,且銀行業吸收的存款未能有效地用在當地,金融對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支持力度相對不足。
對此,陜西省安康市副市長張全明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西部部分地區存貸比相對較低有幾點原因:產業結構仍以沒有形成現代化、規模化、產業化經營的農業為主;當地金融業不發達,金融機構數量較少;貸款條件不佳等。
張全明表示,信貸主要靠以工業為主的第二產業支撐。而我國西部地區工業化程度較低,對信貸資金的有效需求嚴重不足。同時,西部地區以農業為主,雖然存在著大量涉農中小微企業,但由于并未形成現代化、規模化、產業化經營,導致這些企業有效抵押擔保物嚴重不足。這些企業對信貸資源存在著剛性需求,但卻達不到銀行的貸款條件,得不到銀行的有力支持。
“同時,西部地區存貸比較低與當地金融業不發達、金融機構數量較少有關。以陜西安康為例,在全市范圍內,整個農村信用社系統在當地的存款占比達到三分之一左右,但是貸款卻占到一半多。而具體到縣以內,信用社存款占所有金融機構一半左右,但是貸款占比卻達到將近90%。這主要是金融布局的問題,2000年前后的國有金融機構改革過程中,除農行外,工行、建行和中行等其他國有商業銀行基本從縣域撤離了網點,造成了信用社在農村一家獨大的局面,金融業競爭程度較低,金融抑制現象較為嚴重。”張全明說。
張全明認為,中國西部其實并不缺少資金,而是缺少資金進入企業的條件。目前,西部地區的存貸比普遍在40%左右,銀行還有大量的資金可用于放貸。關鍵是我國大型銀行在東部發達地區和西部欠發達地區貸款的條件基本相似,沒有太大差異化的管理和經營。
張全明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10年以來,安康市政府研究印發了《關于加快金融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探索把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和融資性擔保公司、小貸公司等地方性融資機構全部納入政府管理范疇,完善金融生態環境,規范其行為,支持其發展壯大,提高了金融對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支持能力。
此外,張全明介紹,安康市政府充分發揮政府財政資源的撬動作用,設立了安康市財信擔保公司,利用政府平臺直接為企業融資提供擔保和服務,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安康市財信擔保公司經過多次增資擴股,規模已從成立之初的3000萬元發展到7.12億元,居全省第二位,在保余額28.6億元,累計擔保額達80億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中小微企業的發展。
“目前,安康存貸比才53%,西部許多貧困地區還不到40%,企業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政府應該繼續為金融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創造條件。”張全明表示,目前,安康已經全面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工作,并積極向陜西省爭取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等的抵押擔保試點工作。
“其實,確權登記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進一步明晰產權,更重要的是為了使其作為一種抵押擔保物進入市場,擴大‘三農’發展所需要的抵押物范圍。但是對金融機構來講,拿土地抵押(獲得)貸款很麻煩,土地評估轉讓涉及一系列手續,讓銀行做幾乎不可能,特別是后期的管理,這需要靠政府引導,以縣為單位成立土地流轉確權登記中心和專營農村‘三權’的擔保公司;農民貸款時把登記過的‘三權’抵押給擔保公司,由擔保公司向金融機構提供擔保,實際上是利用政府信用來為金融機構和貸款企業服務。”張全明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