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9 01:43:3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王耀龍 發自廣州
每經記者 王耀龍 發自廣州
昨日(12月18日),棕櫚園林(002431,收盤價21.77元)召開戰略轉型分享會,公司準備從園林景觀服務商向綜合型環境運營商及生態城鎮運營商轉型,打造生態環境業務和新型城鎮化雙平臺發展的格局,進軍萬億級新型城鎮化市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分享會現場了解到,棕櫚園林的轉型方向與2008年至今股價漲幅巨大的
華夏幸福(600340,收盤價37.43元)
有相似之處,但又有很大不同。業內專家表示,棕櫚園林向生態城鎮運營商方向轉型是順應時代潮流的,但目前成功范例較少,尚需時間觀察。
轉型首個試驗項目已動工
棕櫚園林副總裁楊鏡良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棕櫚園林轉型升級首個試驗田 (潯龍河小鎮項目)已開始動工。潯龍河小鎮項目的收益點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首先是開發收益。公司會提前介入一級土地開發,提升土地價值,在將農業用地轉化為建筑用地的過程中,公司可以取得收益。
其次,規劃、設計、輸出、水處理等可供PPP(公私合伙或合營模式)的項目可以輸出給上市公司,也可以給其他主體來做?,F在輸出給上市公司的道路、水網等項目已經開工了。最后,平臺搭建好以后,就會將產業導入,上市公司會參與產業運營,收取一定的運營費用。
棕櫚園林副董事長林彥表示,潯龍河小鎮項目,整個項目運作時間是十年,上市公司兩年半就會退出來。
對于開發潯龍河小鎮的費用從哪里來?棕櫚園林董秘李孟堯介紹,費用來源于三個方面,首先是國家政策性貸款、智慧城市等項目補貼。潯龍河小鎮項目是湖南省首個PPP項目,政府已經撥款51億元,用于項目建設;其次是發行產業基金,公司已經成立一個產業基金,產業基金有杠桿作用,可以用產業基金的形式吸引不同的投資主體來撬動項目運營;最后是可供輸出的PPP項目。
轉型生態環境和生態城鎮運營,與傳統的房地產商相比,有哪些不同?
林彥表示,公司提供的是生態平臺,不是房地產項目。棕櫚園林的開發是“一級半開發”。
項目能否盈利有待檢驗
對于棕櫚園林生態新城的模式,中國建筑中心董事長彭禮孝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地產開發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新型的、小眾的、定制的模式,棕櫚園林向生態城鎮運營商方向轉型是順應時代潮流的。
不過,彭禮孝也表示,棕櫚園林剛起步,后面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這種小鎮需要把設計、文化和生活方式裝進去才能成功,而國內這種成功項目是比較少的,現在整個行業都在試錯。目前開發運營已不是一個單一工種可以解決一個項目的時候了,原來開發商只是開發,不會運營。
另外,申萬一位建筑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對棕櫚園林生態新城的模式比較看好,因為它順應了城鎮化發展的需求。與華夏幸福產業新城的模式不同,棕櫚園林的優勢在于生態環境?!白貦皥@林這次定增的股東方實力還是比較強的,具體成效還需時間?!?/p>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