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2 00:57:5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楊玨軒 發自廣州
每經記者 楊玨軒 發自廣州
央行此輪降息為銀行理財產品蒙上了一層陰影,但卻點燃了債市的熱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央行宣布降息(11月21日)后,螞蟻金服旗下互聯網金融平臺招財寶首次推出債券產品。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從11月24日至12月8日15點,招財寶共發布債券產品199期。
據了解,招財寶上發布的債券產品多來自各地股權交易中心,其中多是城投債。以其12月3日發布的“海門債32”為例,發行人是海門市城市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債券承銷商是廣東金融高新區股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存續期限730天,約定年化收益率7%。
央行降息后,債市收益率普遍下跌。而投資端收益率的下行,也最終影響到了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銀率網分析師殷燕敏表示,銀行理財產品預計收益率將跌破5%的水平。
與此同時,沉積已久的互聯網金融理財再次崛起。以招財寶為例,平臺連續推出收益達7%的理財產品。
多為城投債產品/
央行降息后首個交易日(11月24日),5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1503)開盤報97.800,比上一周周五 (11月21日)收盤高開0.962(0.99%)。盤中最高漲至97.900(上漲1.1%),收盤報97.596,漲0.78%。與此同時,10年期國債收益率開盤后快速下跌,最低跌至3.2315%,刷新了今年11月11日的低位。
Wind數據顯示,11月24日,多數期限國債收益率出現明顯下跌,其中10年期品種下跌14.82個基點,至3.5196%,盤中最低為3.2315%;7年期品種下跌16.20個基點,至3.4525%;不過2年期品種上漲54.63個基點,至3.9425%。
對在這個時點發布債券產品,是否與央行降息有關,招財寶方面12月4日在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時表示:“隨著央行降息,市場資金面寬松,傳統的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收益率隨之下滑。沉寂良久的互聯網理財產品,再現7%收益率。螞蟻金服旗下余額寶的兄弟公司招財寶宣布,從本周起,將在招財寶平臺上持續推出年化收益率7%的理財產品,期限從一年到兩年不等,其中收益最高可達到7.2%,投資起點門檻僅100元起。”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從11月24日至12月8日下午3點,招財寶共發布債券產品199期。平臺發布的債券產品多來自各地股權交易中心,其中不少是城投債。以其12月3日發布的“海門債32”為例,發行人是海門市城市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債券承銷商是廣東金融高新區股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存續期限730天,約定年化收益率7%。
對與招財寶合作的相關事宜,廣東金融高新區股權交易中心副總經理林曉勇向記者表示,目前暫不方便透露。不過,該交易中心客服人員告訴記者,海門債不直接在股權交易中心銷售,只在招財寶上賣,“很快會有新的產品在招財寶上發售,發行主體也是一家城投公司。”
招財寶客服:“到期一定有7%”/
一直以來,城投債因為兼具政府債券和企業債券的雙重屬性,一直受到眾多機構投資者的重視。其最大特點是發行時通常有地方政府的隱性擔保。不過,隨著相關文件的頒布,城投債的這種優勢逐漸成為歷史。
今年10月,財政部正式公布了關于印發《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納入預算管理清理甄別辦法》(以下簡稱 《辦法》)的通知。《辦法》要求地方政府與地方國企、平臺公司之間的債務權責關系年內得到厘清。屬于企業的債務清償責任由企業自擔,不得推給政府財政。屬于政府的債務,應全額納入財政預算管理并適時向社會公開。由此,地方政府與地方國企、平臺公司之間長期存在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將被終結,城投債的政府隱性擔保也將終結。
城投債的年化利率一般為6%~8%,但因為有政府信用支持,其風險接近于零。因而一向有觀點認為,城投債抬高了民營企業的實際融資利率,擾亂了債券價格體系。《辦法》的出臺,切斷了地方政府與地方國企、平臺公司之間的“臍帶”,還原了地方國企、平臺公司的獨立地位與償債責任,使收益得以與風險匹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海門債32”產品合同中,對風險作了如下提示:“本公司發行的私募債券已在廣東金融高新區股權交易中心備案,廣東金融高新區股權交易中心不對本公司的經營風險、償債風險、訴訟風險以及私募債券的投資風險或收益等作出判斷或保證。投資者購買本公司私募債券,應當認真閱讀募集說明書及有關的信息披露文件,對本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進行獨立分析,并據以獨立判斷投資價值,自行承擔投資風險。”
不過,在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詢問時,招財寶客服人員表示,對該債券產品,由相關保險公司承保,保本保息,“約定7%利率,就是到期一定有7%,而不是預期。由招財寶合作的保險機構負責承保,如果到期發行機構給的不是這個收益,給我們打電話就行了,我們肯定是有這個保障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