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2 00:57:42
沃倫·巴菲特曾經說過:“大部分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都會發現,擁有股票最好的方法是通過收取最低費用的指數型基金,投資人遵守這個方法得到的成績,一定會擊敗大部分投資專家提供的結果。”
近期,市場牛市特征明顯。在牛市來襲時,高倉位的指數基金往往比普通股票型基金跑得更快。以今年為例,跟蹤藍籌股的指數基金表現尤為亮眼,其中,非銀板塊更是漲幅驚人。市場上唯一一只跟蹤非銀行金融指數的ETF--易方達滬深300非銀ETF,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內,業績增長63%,為投資人賺得盆滿缽滿。
易方達滬深300非銀業績出彩/
但斌在其著名的投資著作 《時間的玫瑰》中寫到:“投資不需要高等數學,只需要常識和智慧。”
但牛市來臨得太快,讓一些投資人感到措手不及,市場在不經意間就實現了華麗轉身,沉寂許久的非銀金融板塊的投資時機已然來臨。東方財富通數據顯示,11月20日至12月9日,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券商信托板塊上漲了82.45%,保險板塊上漲了43.31%,跟蹤非銀行金融板塊的基金因此受益。同花順數據顯示,11月20日至12月10日,在可統計的274只指數型基金中,易方達滬深300非銀ETF的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為62.78%,僅次于申萬證券,賺盡市場眼球。
事實上,伴隨著經濟企穩預期的確認和不斷強化,上證綜指自10月28日開始強勢上漲,上證50、滬深300、上證180等主要藍籌風格指數逐步走高,作為大盤“放大器”的滬深300非銀行金融指數則表現更為突出。進入11月,非銀板塊頻頻出現政策利好,首先是市場期盼已久的滬港通正式“通車”,接著是財政部適時送出超級大禮包,三年內內地個人投資者、香港市場投資者參與滬港通暫免所得稅(營業稅),尤其21日央行又宣布降息,直接刺激非銀板塊大漲。
易方達滬深300非銀ETF采用完全復制法跟蹤滬深300非銀行金融指數,這一指數因不受大市值銀行股、地產股的影響,能夠全面反映券商、保險股的市場行情,滿足了投資者參與非銀行金融業細分板塊的投資需要。
從歷史走勢看,藍籌股的行情一旦啟動,往往會持續較長時間,一般不會迅速逆轉,預計在金融地產等牛市周期股的帶動下,股市還會繼續走強下去。專家分析,對于中長期投資者而言,可適當持有在金融、地產等領域有較高配置比例的藍籌風格基金。
易方達多只藍籌指數基金大漲/
眾所周知,大牛市來時要買藍籌股,尤其當前藍籌股整體估值尚處低位。wind統計顯示,以12月9日收盤價為基準,上證50指數、上證180指數、滬深300指數的動態市盈率分別為9.34倍、10.4倍和11.73倍,估值優勢依舊明顯。
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若挑不準個股,不妨通過購買追蹤藍籌板塊的指數基金來入市。由于指數基金通常能夠緊密地跟蹤其標的指數,可以很好地分享大盤上漲的行情。在上漲的市場環境中,指數基金比許多主動管理型基金增值能力更強。
那么問題來了:牛市來襲,藍籌指數基金選哪家?
作為目前國內指數產品線布局最全的公司,易方達旗下的藍籌指數基金布局也是非常全面。
近期,藍籌股大幅上漲,易方達藍籌指數基金的表現也非常具有代表性。除了易方達滬深300非銀ETF的亮眼表現之外,其他藍籌指數型產品業績表現也比較好。截至12月9日,易方達上證50指數增強過去一個月上漲了28.31%;易方達滬深300ETF發起式上漲了24.06%;易方達滬深300ETF聯接上漲了22.52%;易方達滬深300量化增強上漲了21.15%。
不過,指數型基金也并非牛市中的“萬靈藥”,因為追蹤不同標的的品種往往同一時期的表現天差地別。例如,近期的市場行情主要由金融、地產等周期板塊引領,因此,金融地產相關指數基金往往漲幅居前,而追蹤創業板、中小板、新興產業或醫藥板塊的指數基金則表現平平。投資者在投資之前,還需要根據當前的市場環境和后市判斷對具體品種加以區別和甄選。
易方達致力打造全方位指基產品庫/
近年來,易方達致力于指數基金的研究,產品線豐富,業績出色。易方達指數基金網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國內共有指數基金312只,規模3827億元。目前,易方達旗下共有20只指數基金,是全市場發行指數基金個數最多的基金公司,規模近500億元,旗下大、中、小盤以及重要行業的指數基金都已涵蓋。
據了解到,易方達還在致力于優質、稀缺指數的開發和授權,以及指數產品的研發和創新,先后成功發行深交所的第一只ETF——深證100ETF、創業板ETF、首批跨境ETF恒生國企ETF,領先設計并上報正反向杠桿ETF等,2013年易方達香港子公司在香港市場推出全球首只跨境跨市場ETF——易方達120ETF,能夠同時追蹤A股、H股、紅籌及民企股票。
易方達指數與量化投資部總經理林飛此前曾表示,易方達在努力完善不同風險收益特征、不同風格類型的產品線的同時,爭取為投資者提供多樣性投資選擇,而被動類產品可以實現較大的產品跨度,是為客戶提供差異化產品非常重要的載體。
例如,針對本輪藍籌行情,易方達就有多只藍籌指數基金可供投資者選擇。比如,市場出現金融股暴漲行情,投資者可以快速投資“金融藍籌”——易方達非銀ETF。如果投資者看好“核心藍籌”,可以配置經典的滬深300指數或易方達滬深300量化增強指數。如果投資者偏好“成長藍籌”,則可選擇易方達深證100ETF,其成分股相對滬深300成分股盤子更小、成長性更高,并且中小盤股票占了約1/10權重。當港股有行情時,還可以選擇“港股藍籌”易方達H股ETF。
而且,眾所周知,買指數基金最好選擇指數產品線全的基金,因為在同一公司旗下可做基金轉換,費率更低,交易流程更少。
高效的指數管理團隊和平臺/
面對旗下如此多的指數基金品種,易方達管理團隊的高效的管理必不可少。易方達從2009年就開始傾力打造的指數投資管理平臺和量化投資管理平臺。
事實上,這個平臺至今對易方達的指數投資發揮了特別大的作用。比如,2013年在結構性行情的演繹下,創業板ETF大展雄風,偏離度和跟蹤誤差等各項指標均在合理范圍之內。這實際上對管理人的被動產品管理能力提出了較大的考驗。創業板指數本身波動性比較大,成分股長期停牌復牌的事件比較頻繁,停牌數量超過5只成分股以上是常態,會增加基金經理管理的難度。而且,ETF又采用實物申贖機制,一旦成分股停牌,客戶在申購的時候就必須要用現金替代,或者贖回的時候給客戶現金,因此基金的跟蹤誤差和現金倉位的控制無法像普通ETF一樣操作順暢。但在基金經理的資深經驗及公司指數投資管理平臺的支撐下,這些問題最終都得到較好的解決。
在量化投資管理平臺的基礎上,易方達量化投研團隊自主研發出定量投資模型,采用多因子模型構建組合獲取增強收益。這些定量投資模型在基準指數大幅上漲時,幫助易方達滬深300量化增強等指數基金在同類基金中表現領先。
對于未來指數基金的發展,林飛認為,被動化投資在內地投資者中的滲透率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基金公司要將自身研發的工具產品線進行推廣普及和應用,使客戶盡可能更充分地從指數基金低成本、高效、便捷以及差異化的各種優勢中得到實惠。
(投資有風險 理財需謹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