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1 00:49:23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唐強
每經記者 唐強
隨著年關的臨近,證監會新股發行計劃也在有條不紊的推進中,昨晚又有12家公司IPO首發申請獲得證監會核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春秋航空、國信證券、葵花藥業等眾多知名公司榜上有名,而國信證券更是A股市場兩年來首家拿到IPO上市批文的券商。但截至記者發稿時,上述獲得發行批文的公司尚未披露具體的發行計劃。不過,根據此前的發行節奏來看,“準”上市公司披露發行公告以后,往往會立刻啟動發行程序。
半年已累計發行79家
昨日晚間,證監會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12月10日證監會按照法定程序核準了12家企業的首發申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12家企業中上證所有6家、深交所中小板有3家、創業板有3家。自今年6月份以來,這已經是證監會下發的第七批IPO批文,相關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滬深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并陸續刊登招股說明書。
具體來看,擬登陸上證所的6家企業分別是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澳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能時代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寧波高發汽車控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工業園區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南威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礦資源勘探股份有限公司、葵花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擬登陸深交所中小板。此外,擬登陸創業板的3家企業分別是廣東正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金盾風機股份有限公司。
實際上,此前證監會曾明確表示,從今年6月到年底,計劃發行上市新股100家左右。在6月至今的近半年時間里,目前已有66家公司成功完成IPO發行工作,獲得批文的華電重工(601226)也將于今日上市發行。由此,若再加上昨晚12家首發申請獲批,截至12月11日,已有79家公司獲證監會批文。
據悉,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曾說明,明年一月份核準發行的企業,仍然是依據2014年申報的財務數據,在2014年年底前通過發審委會議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明年一月核準發行的企業也要計算在100家之內。
兩年來首家券商獲核發
說到近期A股市場的熱點,券商板塊無疑是各路資金關注度最為集中的領域,眾人拾柴火焰高。
不過,就在11月份之前,招商證券(600999,收盤價26.38元)、光大證券(601788,收盤價27.24元)等個股在上市后的數年里一直處于破發狀態,而就在這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里,券商股異軍突起,紛紛刷新歷史股價新高。
在此背景之下,國信證券首發事項在發審會第191次會議中順利通過,其首發申請也于昨晚獲得證監會核準。據8月份披露的招股書申報稿顯示,國信證券截至2014年6月30日的資產總計為835.82億元,今年上半年完成營業收入42.59億元,并實現凈利潤為14.96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國信證券此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12億股,募集資金總額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補充其運營資金。
與此同時,上一次券商通過IPO方式登陸A股市場還要追溯到兩年多以前,即2012年5月西部證券掛牌上市,登陸中小板市場。
事實上,在這兩年多時間里,證券公司幾乎只能以重組并購的形式 “曲線”進入A股市場,這包括申銀萬國與宏源證券(000562,前收盤價30.50元)、民族證券與方正證券(601901,收盤價15.16元)、湘財證券與大智慧(601519,前收盤價5.98元)、安信證券與中紡投資 (600061,收盤價26.24元)等。除此之外,尚有多家券商企業正在證監會進行A股IPO排隊,東方證券、中原證券、國泰君安、第一創業證券、銀河證券、浙商證券和華安證券等券商均已披露招股書申報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