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4-12-04 09:08:29
1960年成立的歐佩克,曾靠石油禁運狠狠地教訓了一下西方國家,讓他們反思對以色列政策。
從另外一些方面看,對市場玩家而言,維持很長時間的高價格其實也是不可能的。
美國在石油禁運情況下,為應對危機曾大力發展替代能源,比如核能。以美國的技術實力,替代能源如果發展起來,將極大減少對石油的依賴。
近十年石油和鐵礦石大幅擴產其實也是受了高價鼓勵。也就是說,對產油國而言,高油價背后另藏殺機,一旦油價上升到一定程度,替代能源或新興產能就會增加。
此外,關于此輪大宗商品價格暴跌的原因眾說紛紜,中國因素也不可忽視。這些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和中國加入WTO在時間上重合。國際市場突然迎來中國這個大買家,產能跟不上中國需求,價格只能大幅上漲。現在中國市場的需求已穩定,產能瓶頸也不存在了。煤炭價格前兩年率先下跌,是因為中國國內儲量豐富,產能擴大起來比較容易,而鐵礦石和石油卻只能依賴國際市場,所以,相對來說傳導的速度比較慢。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