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2 00:51:46
今年8月11日,在位于廣州的保利國際影院,一部名為《船》的公益微電影正式全國首映。這部歷時三個月精心打造的影片,以在保利地產工地上的外來務工者為原型,用鏡頭真實記錄留守小候鳥的生活,通過孩子的第一視角去描述他們的世界、內心與渴望,影片中主人翁的故事深深觸動了每一位觀影者的心。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部如此感性的微電影,是出自擁有軍工背景、坐擁近3000億資產的房企巨頭——保利地產。
根據傳統的企業社會責任定義,是指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還要承擔對員工、消費者、社區和環境的責任。但更重要的是,企業必須超越把利潤作為唯一目標的傳統理念,強調要在生產過程中對人的價值的關注,強調對環境、消費者、對社會的貢獻。
從經濟維度而言,保利地產幾乎無可挑剔。自2006年上市以來,公司資產規模、凈資產規模和利潤規模分別實現了19倍、14倍和16倍的增長。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簽約面積715.22萬平方米,實現簽約金額917.93億元,全年銷售金額有可能再創歷史新高。
但與銷售業績的強勁勢頭相比,保利地產一直在低調地履行社會責任。在保利地產看來,社會責任才是企業的立企之本,它包括對社會、對股東、對客戶、對環境乃至對員工等多個維度的長期貢獻與尊重。正因如此,多年來保利地產在公益慈善、養老保障、青少年成長等方面堅持不懈地投入,并成為企業社會責任的踐行樣本。
“承擔社會責任是國企不可推卸的義務,也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保利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廣菊說,“我們企業的發展,最根本的動力就在于盡力滿足廣大民眾最基本的住房需求,在這個基礎上,關注兒童和老人這兩個特殊群體,努力為家庭的圓滿創造條件。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才真正具有活力和生命力,才能有所作為。”
協助留守兒童家庭團聚
“這部名為《船》的微電影其實反映了社會一個很普遍的現象,爸爸媽媽出去打工,半年一年才回來一次,平時寄些生活費回來,那些爸媽不在身邊的小孩總是受別的小孩欺負,他們每天在家里盼著爸爸媽媽回來,我們是希望通過本次電影引起社會更多的關注,圓這群孩子的夢”,保利地產一位高層表示。
在每個城市高速發展的背后,城市建設者付出的巨大努力往往被人忽視。他們來自五湖四海,他們為生活、為夢想離開了家鄉,離開了自己的家人。他們的孩子,渴望與父母團聚;他們的孩子,渴望到父母工作的城市看看。今年,保利地產·和基金“守望計劃”的啟動,正是希望創造一個城市建設者與他們孩子團聚的機會。
據悉,“守望計劃”2014年暑假期間在廣州、武漢、北京等全國六大城市同步展開。8月10日,50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小孩在保利地產的幫助下乘坐火車抵達廣州與父母相聚,在三天的行程里,他們不僅參觀了父母的工作場地,在保利國際影城觀看了熱映電影,還參加了珠江夜游、游覽長隆野生動物園、觀看長隆大馬戲等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與多日未見的爸爸媽媽共同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家庭活動日。
保利地產品牌管理中心總經理何智韜表示,每一個城市建設者都懷揣著夢想到城市里打拼,但背離家鄉,遠離家庭的他們也成為了城市發展中亟需關注的一群。保利地產·和基金“守望計劃”不僅會把長期推進的公益行動持續下來,還希望有更多像保利地產一樣社會責任感的企業能貢獻自己的力量,向社會傳遞更多的責任感與共鳴。
助力青少年文化藝術成長
8月30日,星耀童心,愛樂之旅——保利地產·和樂中國第六屆和樂總決賽落下了帷幕。經過歷時三個多月的選拔,從全國56座城市的超過120個保利社區中脫穎而出的十名小選手,在廣州大劇院的大舞臺上進行一系列的精彩表演,他們盡情地展現自身的音樂天賦,獲得中國愛樂樂團首席夏小湯老師、星海音樂學院羅洪教授等專家評委的好評,掌聲此起彼伏。
恰逢201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今年的“和樂中國”將目光聚焦在社區中熱愛音樂藝術的青少年身上,保利地產攜手代表中國最高水平的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把高雅藝術帶進社區,讓保利社區聚集在“愛樂”的氛圍中,讓青少年的夢想綻放光芒,共同唱響對祖國的熱愛和對音樂的熱忱,打造一場全民樂享的“和樂盛宴”。
經過幾位專業評委的討論后,最后由來自江蘇的王遠和來自青島的孟海璐兩位小朋友摘得保利地產·和樂中國第六屆和樂大使的榮譽稱號。當天晚上,中國愛樂樂團與五十名優秀的和樂小選手同臺獻聲,音樂效果的蕩氣回腸,以及親切的交流互動,讓數萬名到場的觀眾如癡如醉。
讓藝術走進社區,回饋廣大業主,為社區青少年提供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是保利地產·和樂中國一貫堅持的宗旨。從2009年“相約郎朗”、2010年“相約楊麗萍”、2011年“相約宋祖英”、2012年 “全能小主持”到2013年“童畫中國夢”,保利地產·和樂中國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五屆,覆蓋全國40多座城市的超大規模、難能可貴的“零門檻”、“純公益”形態已深入人心,得到了孩子和家長們的廣泛參與,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成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青少年文化藝術平臺。
以文化繁榮為己任,不斷推動民族文化事業,是保利地產獨樹一幟的形象。二十二年來,保利地產在注重產品質量、豐富產品形態、打造優質環境的基礎上,也秉承“和者筑善”的理念,將傳統人文精神與央企的使命完美結合,充分演繹了人文地產獨有的氣質與魄力。保利地產還不斷借用母公司中國保利集團的文化資源,以藝術魅力提升文化內涵,把人性的關懷、藝術的理念滲透在建筑的肌里中,使品牌中融入了“文化地產”的元素,從而營造出一種“和諧生活,自然舒適”的生活方式,將傳統人文精神與央企的使命完美結合,充分演繹了文化地產獨有的氣質與魄力。
正如一位民族文化專家所言:“保利地產身為央企,能夠主動關心青少年的藝術成長,推動民族藝術在下一代中的傳播,是值得贊揚的,我們也希望能看到越來越多類似‘和樂中國’的活動,幫助青少年實現自己的藝術夢想。”
助飛中國養老產業發展
翻開保利地產的發展史不難發現,順應國家政策滿足廣大民眾的住房需求,實現企業與社會共贏,是公司迅速崛起的最重要原因。隨著中國邁入老齡化社會,保利地產再度敏銳地洞察到這一社會發展趨勢與時代背景。
根據國務院印發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 (2011~2015年)》中可以看到,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78億人,占總人口的13.26%,而城鄉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約3300萬人,占老年人口總數的19%,中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更值得關注的是,老年人口還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是同期人口增速的5倍多。預計到202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2.43億人,約占總人口的18%。
老齡化社會的來臨,一方面,將導致國人養老負擔日益加重,但另一方面,“銀發經濟”催生出的蓬勃的市場需求。為此,保利地產不僅從2010年投身養老產業積極探索,同時還聯合多家權威機構舉辦養老產業博覽會,身體力行為養老產業的發展出謀劃策。
在宋廣菊看來,積極投身養老產業,是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表現。正因如此,養老產業對于保利地產而言不僅是商業,更是一份責任。在介入養老地產之初,與部分地產商打著養老的噱頭在拿地賣地產相比,保利地產對養老產業并非只是地產產品設計和服務的嘗試,而是通過產業鏈的全面介入,為老齡人提供真正的養老服務。
至今,保利地產已成功建立了“以居家為基礎,統一服務標準,以社區為依托,統一配套標準,以機構為支撐,統一專業標準,關注傳統文化、心理、生理需求”的“三位一體”養老模式。今年內保利地產已著手啟動24個項目的社區適老化改造,在社區內引進相關的養老服務,給社區的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服務和更舒適的居家生活。
宋廣菊強調,保利的養老戰略是基于中國家庭觀念上的中國養老模式,不是造概念圈地蓋房子,而是實實在在地通過專業機構提供周到的服務;不是西方那種大的老年社區,也不是那種環境宜人但是地處偏僻的養老院,而是讓老人能夠跟子女近距離生活在一起的養老模式。
除了身體力行,保利地產更意識到養老問題關乎國計民生,需要號召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中國養老產業的建設中。為此,保利地產經過多方面努力,并得到中國老齡產業協會、中國保利集團公司和廣東省老齡工作委員會洽商并報請商務部批準,在今年10月9~11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成功舉辦首屆中國國際老齡產業博覽會。
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養老產業博覽會,本次展覽規模近11000平方米,匯聚了國內外最具品牌影響力的150家參展商參與此次盛會,具有國際水準高、老年產品全、信息化運營先進等特點。展會分為養老公寓區、康復醫療區、老年用品區、養老服務區等,重點展示老齡產業最新產品設備與技術、推介老齡產品和服務成果,吸引了來自美國、法國、荷蘭、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品牌產品以及國內老齡服務產業的制造商、投資商、開發商和運營商。
對于養老產業,保利地產始終抱著開放與合作的態度,借助這個國際展覽平臺,保利希望能最大程度匯聚中國老齡產業各個領域的經驗與資源,帶動全國養老、照護、健康等領域的產業機構,最大程度上促進養老服務業的社會化、市場化和產業化,推動整個養老適老產業形成良性生態系統。
“我們將成立相對獨立的養老產業投資機構和運營機構,搭建分工細致、管理科學的產業鏈條,有興趣進入養老產業的資金、企業和個人都有機會參與其中,我們歡迎各方力量前來和我們共商大業”,宋廣菊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