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個股聚焦

每經網首頁 > 個股聚焦 > 正文

三細分領域成農業股高風險區

2014-12-01 00:59:32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昊    

每經記者 張昊

怎么又是農業股!前期綠大地、萬福生科等農業股的陰霾還未完全散去,獐子島又曝出了今年前三季巨虧8億的業績“地雷”。而在農業股的一系列不測風險中,不僅是普通投資者受傷,專業的投資機構也同樣難以幸免,當前獐子島仍在停牌自查,多家持倉的社保組合也是欲哭無淚。那么,在農業股的投資中,究竟有哪些風險需要投資者特別注意,而風險背后又有怎樣的原因?《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由此對A股歷史上農業股的業績風險進行了一一梳理。

“三大”風險標簽/

“ST”、“變臉”、“造假”——在細數A股歷史上農業股所存在的業績風險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這三個關鍵詞似乎成了農業股投資的特有標簽。

按照當前申萬行業分類,A股農林牧漁共有83家標的,《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后發現,有ST或*ST經歷的農業股達到12家。其中歷史上有的為ST恒泰、ST(*ST)昌魚、*ST羅牛、ST(*ST)中農、ST(*ST)康達爾、ST(*ST)香梨、*ST新農、ST(*ST)屯河、*ST中基;而當前是ST或*ST的公司包括了ST景谷、*ST大荒、*ST民和。

進一步分析上述公司被ST或*ST的原因,基本可從幾個方面概括:一是主營業務連續兩年虧損;二是在原主營盈利能力薄弱的背景下,其他業務的嚴重虧損或者子公司虧損,給母公司業績形成拖累;三是公司治理層面的原因,比如資產被凍結查封,銀行貸款逾期,以及對外擔保逾期等形成壞賬損失。

除ST或*ST這一標簽外,業績變臉同樣是農業股比較鮮明的特征之一,這類上市公司也不在少數,包括獐子島、牧原股份(002714,收盤價57.80元)、華英農業(002321,收盤價8.09元)、大康牧業(002505,收盤價7.67元)、星河生物 (300143,前收盤價12.76元)、國聯水產(300094,收盤價10.45元)等。其中,牧原股份、星河生物、國聯水產更是在上市后業績迅速變臉,比如2010年7月8日上市的國聯水產,僅在上市第8天,公司就公布了當年中期業績預虧1200萬~1400萬元,并創下了當時上市后業績最快變臉的紀錄;而在2014年1月28日上市的牧原股份,首份季報虧損5572.03萬元,公司也因此成為IPO開閘業績變臉 “第一股”,在此后的中報里,牧原股份再次表示虧損8046萬元。

除上述兩大標簽外,農業股的另一大標簽,就是直接被監管層認定為造假。早前的銀廣夏、藍田股份、草原興發、豐樂種業(000713,收盤價8.56元)、金健米業(600127,收盤價5.98元),再到近年的綠大地、萬福生科以及新中基(000972,收盤價5.99元)等,農業股儼然成為資本市場造假的重災區。

三原因致農業股風險頻發/

在上述三大風險標簽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這些出現業績風險的上市公司基本涵蓋了農業的主要細分行業,包括林業、水產、畜禽、種植業,其中后三個行業從公司數量及影響程度看,均可稱之為農業股投資高風險區。

首先是水產行業,出現過風險的公司包括武昌魚及獐子島等;畜禽行業中,出現過風險的公司包括了羅牛山 (000735,收盤價8.06元)、康達爾(000048,收盤價11.07元)、*ST民和(002234,收盤價9.72元)、牧原股份、華英農業、大康牧業等;而種植業中,也曾有ST(*ST)中農、ST(*ST)香梨、*ST新農、*ST大荒、ST(*ST)屯河、*ST中基等公司出現過風險。不過,就原因來說,畜禽行業更多是受行業周期性波動的影響,公司的業績與產品價格的高低正關聯度很高,但總體而言,上述三個細分行業基本涵蓋了當前整個農業板塊的風險區。若排除客觀的業績風險,尋求主觀的內因,農業板塊成為A風險重災區,可以從三個方面予以解釋。

首先是產品缺乏標準化。有券商行業分析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相比工業產品,農業產品是難以被標準化的。比如水產公司某一個區域內究竟有多少產品,公司投入資產是多少,養殖生物的生長情況等都是無法測算以及被審計的。上述情況的結果是,庫存量只能由企業提供數據,審計機構無法核實數據的真實性。類似的問題也同樣適用于林業和畜禽養殖業。

其次是產品難以計量。相比工業企業,農業產業發展以及技術引進遠不及前者,不同的企業在養殖、種植的投入產出差異很大。有券商行業分析師進一步舉例稱,工業企業中1噸鐵煉多少鋼的轉化率是固定的,但農業沒有這樣的特性,投入同樣的原料,不同的個體產生的差異非常大。該特性使得農業企業的業績彈性很大,投入與產出中間不確定因素太多,同樣給審計帶來相當大的困難。另外,工業企業如遇到火災,庫存損毀容易量化,但像綠大地前期因旱災遭遇重大損失,其苗木的存活率根本難以計量。

最后是行業弱質性。有券商分析師向記者指出,農業還存在弱質性與資本逐利之間的矛盾。由于行業經營受自然因素等許多不可控因素影響,抗風險能力較弱,投資回報期也較長。當農業公司進入資本市場后,公司股東希望上市公司所募集的資金在短時間內迅速收到成效,但是行業弱質性注定了農業上市公司不可能出現暴利。處于矛盾中的某些農業上市公司為了保證收益水平,造假或許成了最好的選擇。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我國的農業公司中,有很多企業主可能就是一個大的養殖戶,在公司中很可能身兼數職,企業缺乏資本運營及專業的財務管理,沒有健全的公司治理機制,農業企業某些先天不足的特性就有可能在上市后集中爆發。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韩精品一品道精品在线观看 | 尹人香蕉综合网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婷婷在线视频 | 页面升级亚洲综合久久 | 日本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自产国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