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1 00:59:1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袁東
每經記者 袁東
上周,A股氣勢如虹,每個交易日都創出新高,但港股市場表現則不及A股。
萬達酒店發展 (00169,HK)作為內地投資者較熟悉的港股公司,其一天內上漲近七成,著實吸引了不少目光;六福集團(00590,HK)因為中期業績高于市場預期,股價單日也上漲了一成多。而同為 “港股通”標的的人和商業(01387,HK)和國藥控股(01099,HK)則分別在公司發布了供股和配股計劃之后,股價下跌了21%和6%。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對于港股市場特有的規則,內地投資者還需要加快熟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向匯業證券策略分析師岑智勇和國元證券(香港)研究部分析師王林峰進行采訪,希望通過專業的市場分析人士為您分析、點評上述異動股。
萬達酒店發展:雙因素助推單日飆升68%/
受央行降息影響,地產板塊整體大漲。而萬達酒店發展在上周一(11月24日)更是暴漲68.15%,備受市場關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周一整個地產板塊都有較大的漲幅,融創中國 (01918,HK)上漲16.67%、合景泰富(01813,HK)上漲15.53%、雅居樂地產(03383,HK)上漲12.41%、世茂房地產(00813,HK)上漲10.92%、碧桂園(02007,HK)上漲10.49%、綠城中國(03900,HK)上漲7.29%。
對于地產股在上周一的集體大漲,王林峰認為,地產股的上漲主要是因為受央行降息的影響。而萬達酒店發展的漲幅高于其他地產股,應該與萬達地產將要在香港上市有關。
不過,岑智勇認為,“萬達酒店發展股價升得太急,而且基本面并沒有改變,不宜追高。”
六福集團:中期業績高于預期股價漲10%/
六福集團在上周三(11月26日)發布了中期業績報告,因業績高于市場預期,公司股價在上周四上漲10.34%。
上周四,六福集團股價以23.85港元跳空高開,開盤后股價繼續上漲至25.4港元后稍有回落,最終以25.6港元收盤,全天上漲10.34%,成交額達1.3億港元。
記者注意到,在上周三六福集團公布的中期業績中,在今年二、三季度,公司收入75.42億港元,同比下滑25.1%;凈利潤達到8.05億港元,同比下滑16.6%。公司稱,此次中期業績為歷史第二高,僅次于去年“搶金潮”的歷史高位。
香港資深財經分析人士黎偉成在香港《經濟日報》上指出,今年六福集團二、三季度純利潤同比下滑,屬于黃金珠寶行業的普遍現象,主要原因是今年沒有像去年那樣的“搶金潮”。同時他還指出,六福集團在多個方面的運營都有改善,如內地零售業務、批發業務。
此外,中銀國際也看好六福集團,認為六福集團今年二、三季度的凈利潤超出了預期,主要原因是利潤率提升較快。值得注意的是,中銀國際給予六福集團 “買入”評級,并將目標價從25.5港元提升至28.2港元。
人和商業:供股計劃致股價大跌21%/
作為“港股通”的標的公司,人和商業的股票曾在“滬港通”開通首日最多上漲23.8%,但是因為股價及成交量的不尋常變動,在盤中被聯交所停盤。不過在上周二 (11月25日)公司股票復牌后卻大跌21.28%。
上周二,人和商業復牌,不過開盤后公司股價跳空低開,以0.39港元開盤,在整天的交易中,股價均未出現太多波動,股價呈橫盤緩慢下跌的形態,最終以0.37港元收盤,全天下跌21.28%,成交額為1.01億港元。
記者注意到,在人和商業復牌前一天,公司公布了供股計劃。在上述供股計劃中,人和商業建議通過供股方式,按合資格的股東每持有兩股現有股份獲發一股供股股份的基準,向合資格股東發行約105.74億股供股股份,每股0.32港元,募集約33.84億港元。人和商業表示,此次募資的用途是贖回2015年及2016年到期的票據。
岑智勇指出,“人和商業的供股價為0.32港元,較停牌前的0.47港元折價近32%,這或多或少會拖低股價。一般來說,供股等于向投資者伸手要錢,除非集資用作發展很有潛力的新項目,否則大多數情況都會利空股價。”
王林峰認為,人和商業是從事地下商城開發、租賃及管理業務,公司業務結構本身沒有太大吸引力。
國藥控股:擬募資55億港元股價下挫6%/
國藥控股在上周一(11月24日)開盤前發布了配售H股的公告,在當天的交易里,公司股價下跌了6.03%。
上周一,國藥控股以30.4港元開盤,在開盤后股價就持續下跌,在中午收盤時,股價為28.9港元。下午開盤后,股價維持橫盤狀態,在29港元附近小幅波動,最終以28.85港元收盤,最終全天下跌6.03%,成交額為5.7億港元。
在上述配售H股的公告中,國藥控股以28.4港元的價格向六至十名配售人出售約1.99億股配售股份,分別占公司配股后全部已發行H股股本及全部股本的16.67%和7.18%。而通過配股可以集資約55.5億港元,公司稱擬將獲得的資金用于擴大醫藥分銷及零售網絡,并補充業務擴展后所需的流動資金。
岑智勇指出,“國藥控股的配股,相當于內地的定向增發,由于公司以折讓價配售,所以為股價帶來了壓力。但是,國藥控股集資主要用作擴大醫藥分銷及零售網絡,長遠應該對公司有利。”
王林峰則認為,國藥控股的下跌跟醫藥板塊的整體下跌趨勢有關,而跟公司配股的關系不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