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8 01:02:2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孫宇婷
每經記者 孫宇婷
單日拋售70余只個股,套現近600億港元,知名投行摩根大通近日上演了這幕瘋狂出貨。
昨日(11月27日),多名業內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震驚,并紛紛指出摩根大通此舉不排除在調整港股配置。巧合的是,近期摩根大通自2009年來首次看漲A股,這為上述套現資金或移至A股帶來諸多猜想。
內資藍籌股遭大幅拋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從港交所股權披露平臺獲悉,僅在上周四(11月20日)一天內,摩根大通名下就出現了多達98只個股交易。當日,摩根大通減持股票超過70只,除長江實業、和記黃埔、友邦保險、港交所等香港本地藍籌股外,眾多內資股,如農業銀行、中國平安、南北車等也悉數現身減持名單。
記者統計發現,銀行、保險、交運、能源業的內資股減持幅度居前。其中摩根大通對工行減持幅度最大,減持約10億股,以當天4.951港元/股的均價計算,套現近50億港元,截至目前仍持有6.44%的好倉(即多倉)。但套現資金最多的是中國太保,以當天28.271港元/股均價計算,減持2.37億股后,摩根大通套現約67億港元。
海通證券是唯一遭遇減持命運的券商股,摩根大通當日以13.508港元/股的均價減持近2025萬股,從中套現約2.74億港元。
據披露作價的個股計算,摩通當日交易股份市值(含場外)合計超過590億港元。不過,減持名單中未出現騰訊控股及港股稀缺標的博彩股的身影。
記者注意到,就在滬港通啟動首日(11月17日)至11月19日,摩根大通三個交易日的個股交易數量僅為13只。那么,該機構緣何在一天之后突然大舉出貨?
而更有意思的是,摩根大通此輪減持恰逢中國央行降息前夜,而受降息消息提振,上述遭減持的內資金融股自11月21日開始全面上漲,其中,工商銀行5個交易日上漲4.86%,中國平安上漲10.31%,中國太保上漲14.64%,海通證券更是上漲達19.44%。
資金有望移至A股?
此外,摩根大通近期發布了自2009年5月來首次看多A股的言論。摩根大通預測,亞太股市明年將有10%的升幅,上證綜指及國指可跑贏亞太,有十幾個百分點升幅。
摩根大通亞洲及新興市場首席股票策略師莫愛德(AdrianMowat)預計,明年中國將降存款準備金率兩次,十分利好中資銀行股及金融股。“滬港通”開通后,也令內地股民開戶數目大增并引入境外投資者,資金正從樓市及理財產品撤出,轉投A股。但港股受美國加息影響較大,香港樓市或會因加息受壓,這可能導致MSCI香港指數跑輸亞太。
對于摩根大通上周四的大手筆拋售行為,有券商人士昨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可以理解為調整配置,降低港股配置比重,但并不清楚這些資金會否轉投A股。
不過,摩根大通的減持數據,可能是該機構在執行客戶的操作指令。對此,有基金界人士指出,不能排除機構客戶在大手出貨,也不能排除有基金客戶在場內對盤交易。
那么,是否應據此看淡港股后市?昨日,國元證券(香港)策略分析師張浩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美國2015年進入加息周期的可能性增大,這將對實行盯住美元匯率政策的港股不利;而內地方面,經濟新常態的增速、結構、動力等因素仍在調整進程中,預計中國經濟2015年仍將處于“變化”而非“穩定”中,這些可能給港股市場帶來潛在的關鍵風險。但港股后市值得看高一線,于年底再創新高仍是大概率事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