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11-21 10:31:06
每經實習記者 王耀龍
今年國家密集出臺扶持多項政策扶持文化產業的發展,隨著百視通(600637,前收盤價32.03元)和東方明珠(600832,前收盤價10.98元)復牌進入倒計時,市場對傳媒集團整合的關注度也在提升,國資改革加上傳媒集團整合的題材吸引著市場的目光。
今年以來,廣東國資改革今年進行得如火如荼,改革力度大、多項措施超市場預期。珠江鋼琴(002678,收盤價11.04元)作為廣州市國資委旗下唯一文化上市平臺、國資委持股81.9%的公司,市場對于其國資改革、資產注入等動作抱有較高的期待。
存國企改革預期
今年廣東國資改革提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勵市值管理、股權激勵等很多措施,身處廣東的珠江鋼琴后續有沒有國資改革方面的措施?
興業證券近期的一份研報稱,珠江鋼琴在國企改革方面進程一直較為領先,已實施了三次員工激勵計劃,從大股東廣州市國資委持股81.9%股權和其對于國企改革的積極態度,以及鋼琴行業的競爭性屬性判斷,公司未來仍存在國企改革的預期。
據懷新資訊報道,從廣州市國資委人士處了解到,珠江鋼琴有望成為廣州文化傳媒類資產整合平臺,相關資產有望陸續注入,包括不限于彩票資產(廣州福彩、體彩),各大體育館演藝、門票、運營等。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珠江鋼琴前任董事長黃偉林現任廣州市國資委主任。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珠江鋼琴董秘楊偉華求證。楊偉華告訴記者,大股東廣州市國資委持股81.9%,比例比較大,公司也一直在探索合適的股權結構,未來股權結構的變化還有不確定性。公司一直在做股權激勵,這也是國資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司在珠廣傳媒做的股票期權形式的股權激勵,也算是一種創新嘗試,下一步改革措施會根據公司具體發展需要再推進。
記者注意到,珠江鋼琴于9月份公告計劃成立的廣州珠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即珠廣傳媒),已于11月18日取得工商營業執照,該公司包括24項一般經營項目和15項許可經營項目。其中,經營范圍中就包括代售福利彩票、體育經紀等,與上述媒體報道的內容不謀而合。對此,楊偉華表示:“珠廣傳媒的經營范圍是基于公司發展的需要來設定的。”
而對于媒體報道的注資一事,楊偉華表示:“大股東對國資改革有什么想法,公司這邊具體情況不了解,目前我們沒接到相應通知。”
董秘:珠廣傳媒是轉型重要平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珠江鋼琴三季報的數據并不亮眼,公司2014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1.2億元,同比增加2.7%;由于新產能尚未滿產以及線上教育的市場推廣,公司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同比有較大幅度提高,三費占比達到15%;前三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1.22億,同比下降22.1%。
興業證券研報表示,珠江鋼琴業績略低于預期,行業增速放緩疊加新增產能投放是業績下滑主要原因。我國鋼琴需求平穩增長,但是受到以國外二手鋼琴為主的進口沖擊,國內鋼琴產量增速出現放緩,2013年國內總產量同比增速-1.1%,公司作為鋼琴行業龍頭,市占率達到30%,因此受行業增速放緩影響明顯;在這個背景下,2013年投產的增城基地產能利用率提升幅度低于預期,而新增的人工和折舊等成本增長使得整體毛利率出現下滑,進而使得業績出現下滑。
在主營業務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公司轉型發展也提上了日程。珠江鋼琴董秘楊偉華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對公司的轉型方向做了清晰的說明。
楊偉華稱,珠江鋼琴的文化轉型,一方面是要從單純的鋼琴制造向“制造+服務”轉型,除了樂器制造之外,還要發展數碼樂器;另一方面,從樂器制造到音樂教育、文化傳媒兩個方向轉型。
對于珠廣傳媒在轉型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楊偉華也寄予了厚望:“珠廣傳媒是我們在文化傳媒轉型的平臺,藝術教育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珠廣傳媒包括影視制作以及整個影視產業鏈、傳媒業務,我們會根據市場機會,逐步去增加的新業務。”
最后,楊偉華表示,鋼琴還是公司核心主業,主要向高端化,品牌提升和結構優化方向發展,另外就是教育和文化傳媒,“作為發展目標,我們希望逐步把音樂教育、影視傳媒培育成主業的范圍,形成一定的規模,但這需要一個過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