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欲爭鋰資源定價權 上游企業博弈鹽湖提鋰

2014-11-20 01:20:50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丁舟洋 發自成都    

每經實習記者 丁舟洋 發自成都

作為鋰資源儲存占全球27%的大國,中國卻長期缺失鋰資源的定價權,龐大的資源未能大規模轉化為國內鋰原料市場的供應。

近日,在2014年第二屆中國(成都)鋰電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秘書長張江峰稱,國內鋰資源開發利用率不高,“幾乎所有企業必須無條件接受澳洲方面的價格影響。”

“國際上的礦石提鋰與鹽湖提鋰間的比例是3:7,而中國的情況正相反。”張江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由于能獲取附帶礦物質、攤薄成本,鹽湖提鋰的成本遠低于礦石提鋰,但鹽湖提鋰受制于技術,并沒有大規模工業化應用。

懷揣著“鹽湖變金湖”的夢想,不斷有企業進入青海、西藏,買下鹽湖開采權,但效果并不理想。“青海的鹽湖每年投資十多億,最后都是虧損居多。”張江峰透露。

據了解,與國外鹽湖不同,高原鹽湖含鎂太多,除雜困難,鋰礦純度不穩定。張江峰介紹,目前鹽湖提鋰技術已取得重要進展,估計兩三年將實現產業化。

國際定價權缺失

中國的鋰資源儲量,主要來自西藏、青海等地的鹽湖,以及四川、江西等地的鋰礦。中國的礦石鋰資源75萬噸,鹽湖鋰資源275萬噸,合計350萬噸,位列世界前三。

但是,2012年的一項統計資料顯示,當年國內制鋰原料75%以上來自進口鋰輝精石和鹽湖鹵水,儲量豐富的國內鹽湖,僅提供了8%的制鋰原料供應。

長期以來,全球碳酸鋰的供應和定價權,掌握在4家國際鋰業巨頭手中。其中,三大鹵水廠商SQM、Rockwood、FMC合計占據了全球鋰市場45%的份額,唯一的鋰精礦供應商泰利森(Talison)在2012年被四川天齊鋰業(002466,SZ)收購后,依托中國市場的強勁需求,市場占有率躍升至35%。

今年10月底,碳酸鋰每噸均價為4.1萬元。“最近幾天價格又往上走了,因為11月4日FMC宣布鋰鹽、碳酸鋰等要提價10%”,張江峰說。

占碳酸鋰直接成本70%的鋰輝精石價格也有上浮。中銀國際研報顯示,9月中下旬,鋰輝石供應商將報價提升到60美元/噸,意味著每生產一噸電池級碳酸鋰,生產成本就會額外增加3000元。

鋰資源開發利用不足的局面,促使上游企業在轉變思路。“以往是以拿出高質量的電池級碳酸鋰為目標,今年,上游企業的策略都調整為以鋰資源開發為目標。”張江峰道,簡而言之,就是湖上的企業拿出鋰資源和初級產品,下游企業再進行深度加工,彌補國內在鋰資源開發上的不足。

鹽湖能否變“金湖”

在鋰業中,因技術變革而帶來提鋰產業鏈“格局之變”的故事,并非首次上演。

1996年,SQM正是憑借自己研發的新型鹽湖提鋰技權,使得碳酸鋰生產成本從3000美元/噸降至1500美元/噸,直接導致當時的礦山提鋰巨頭Gwalia和FMC停產,并一舉成為掌控國際定價權的鋰業巨頭。

低成本鹽湖提鋰產品進入國際市場,從根本上改變了世界鋰市場的格局。目前國際市場70%的提鋰產品來自鹽湖提鋰,均為自有礦情形下,鹽湖提鋰生產電池級碳酸鋰成本低于礦石提鋰5000元/噸以上。

張江峰介紹,鹽湖提鋰是世界鋰業發展的未來方向。中國卻恰恰相反,“中國占七成的技術仍是礦石提鋰”。

盡管分布在青海、西藏的鹽湖鋰資源優勢早已為業內認可,但張江峰表示,“鹽湖提鋰的難點在于,每個鹽湖都不一樣,無法照搬國外的成熟技術。”尤其是高原鹽湖,日照、溫度條件不穩定,鎂含量又高、除雜難度大。

技術門檻并未阻擋資本進入的熱情。今年8月,天齊鋰業3.11億元買下擁有西藏扎布耶鹽湖20年開采權的西藏日喀則扎布耶鋰業高科技有限公司20%的股權。

平安證券的研究報告顯示,此前扎布耶鹽湖的多年虧損,原因之一是原有提鋰工藝 “成本過高”:高達每噸6萬余元的攤銷成本,使扎布耶鋰業在碳酸鋰價格處于歷史高位的年份里,依然處于虧損狀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日本乱码视频在线看 | 欧美免播放器一区 | 日韩欧美人成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精选三级欧美 | 野外少妇愉情中文字幕 | 日本午夜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