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4-11-10 07:30:10
由于美國和新興市場需求改善,中國10月出口增速略降但仍保持雙位數。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3683.3億美元,同比增長8.4%,其中出口增長11.6%、進口增長4.6%,貿易順差為454.1億美元。
今年前10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達3.5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8%,出口和進口分別增長5.8%和1.6%。這與我國全年7.5%的外貿增長目標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去年前4個月的貿易基數太高,導致數據失真,從這個角度看,增幅大小意義不大。”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稱,我國外貿并沒有拖中國經濟的后腿,在全球經濟環境下,出口保持兩位數的增幅已經不易。
申銀萬國[微博]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認為,10月進出口數據總體符合預期,中國8月經濟是一個低點,之后中國施行一系列政策對經濟短期回升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樣帶動了進口增加,而出口將延續前期緩慢回升態勢,因為上半年比較差,和經濟向好格局不匹配,伴隨著新訂單進入交付階段,出口向經濟向好回歸是正常的,四季度都將是這樣的趨勢。
今年年初,我國制定了全年外貿進出口增長7.5%的目標,然而上半年增速僅為1.2%。盡管下半年外貿好轉拉動前10月增速回升至3.8%,但全年僅余兩個月,實現7.5%目標的可能性已經不大。
商務部日前發布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4年秋季)》也稱,2015年,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可能略有改善,但回升幅度有限,風險和不確定因素較為突出;國內環境總體穩定,但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存在。綜合判斷,2014年中國對外貿易增速仍將高于全球貿易平均增速,也高于大多數主要經濟體對外貿易增速。
“從現在來看,全年7.5%的外貿增速目標很難實現。”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宏觀研究員劉學智說,海關出口先導指數暗示出口可能放緩,另外廣交會參展商和成交額的下降,亦說明未來外需可能會有所減弱。
牛犁稱,外貿對四季度的經濟貢獻偏正面,估計四季度出口增速在10%左右,進口能保持在5%左右就不錯了,今年全年出口增速約在6.5%左右。
“因為上半年拖累,全年外貿目標很難達到。”李慧勇建議,政策應該三箭齊發,首先是果斷通過強有力手段引導社會融資成本下行,增強企業活力,這是最根本的。第二,政府加強穩定經濟的職責,加快高鐵能源和民生項目的審批節奏。第三,長期政策方面,加快國有企業改革,加快“一帶一路”的推進,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