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0 01:03:3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周雅玨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周雅玨 發自北京
近日,中國信托業協會發布三季度行業數據。截至三季度末,信托業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為12.95萬億元,較去年末增長18.70%,再創歷史新高,但較今年二季度末環比增速僅3.77%,增速回落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末,流向證券投資市場以及金融機構的信托資金大幅增加。其中,投向證券市場(股票、基金、債券)余額為16667.91億元,占比13.68%。相比二季度的14080.84億元,增加約2500億元,占比上升1.73個百分點。
一位央企背景信托公司研究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三季度數據分析,集合資金信托占比創歷史新高,單一資金信托占比逐步下降。同時,融資類信托占比也繼續下降,投資類信托和事務管理類信托的占比則穩步提升。此外,隨著信托公司積極主動規避風險逐漸暴露的產業,信托業務的結構優化也呈現出明顯提速的跡象。
資產規模增速放緩明顯/
近日,中國信托業協會發布今年三季度信托行業數據,截至三季度末,信托業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為12.95萬億元,較去年末增長18.70%,再創歷史新高。
但從季度環比增速看,今年三季度不僅延續了自2013年一季度開始的持續回落態勢,且回落幅度明顯增大。今年三季度,環比增速僅為3.77%,較二季度的環比增速回落2.63個百分點。
中國信托業協會專家理事周小明表示,行業資產增幅放緩,表明弱經濟周期和強市場競爭對信托業的沖擊效應明顯加大。
另外,今年前三季度,雖然信托業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與去年同期仍然保持增長,但單季數據已經出現環比下降情況。
數據顯示,2014年前三季度,信托業累計實現經營收入608.60億元,同比增長12.83%。累計實現利潤總額434.43億元,同比增長11.44%。
同時,第三季度全行業經營業績增長趨緩,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09.81億元,環比下降4.69%。實現凈利潤112.54億元,環比下降11.94%。
而信托公司實現的平均年化綜合信托報酬率持續低位運行,今年第三季度,信托公司平均年化綜合信托報酬率下降至0.55%。
周小明表示,自2013年以來,在經濟下行和競爭加劇的雙重挑戰下,信托業結束了自2008年以來的高速增長階段,步入轉型發展階段。三季度數據表明,信托業總體發展平穩,信托規模繼續穩步增長,信托風險總體可控,信托產品收益率穩中有升,信托業務結構不斷優化。但與此同時,行業發展也出現了不容忽視的隱憂,信托資產增速持續放緩,信托產品的個體風險暴露增加,信托業經營效益開始出現下滑,業務轉型發展面臨諸多挑戰。
業內人士分析表示,今年行業外部風險加劇,各公司為了防范風險收縮業務明顯,業績有所下滑也在情理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項目風險不斷暴露,以及監管層下發一系列監管措施,信托公司為了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固有資本增速明顯加快。截至9月30日,信托業實收資本增至1293.25億元,較二季度環比增長8.80%。由此推動,今年三季度信托業的所有者權益增至2882.43億元,比去年末的2555.18億元,增長12.81%。環比今年二季度末的2749.61億元,增長4.83%。與此同時,三季度末信托業的固有資產規模增至3198.91億元,比去年末增長11.41%,環比二季度末增長4.59%。
資金投向悄然生變/
雖然信托資產規模仍在增加,但信托資金的投向正悄然發生變化。
三季度,全行業集合資金信托規模創歷史新高,資金規模為3.77萬億元,占總規模的29.13%,環比今年二季度提升2.7%。與此同時,三季度單一資金信托規模8.42萬億元,占比65.01%,創出歷史新低,雖然仍然是信托財產的主要來源,但相比2010年74.51%的歷史最高占比,已下降了9.5%。
從信托資金的運用領域來看,雖然仍然集中在工商企業、基礎產業、金融機構、證券投資和房地產五大領域,但資金信托投向各領域占比有較大程度變化,市場化對信托資產配置領域變化的驅動非常明顯。
其中,截至三季度末,基礎產業余額為26577.47億元,占比21.80%,相比二季度末減少約623.16億元,總占比下降1.3個百分點,而房地產余額為12653.10億元,相比二季度末的12616.24億元,僅增加36.86億元,總占比下降0.34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流向證券投資市場以及金融機構的信托資金則明顯大幅增加。其中,三季度末,投資證券市場 (股票、基金、債券)余額為16667.91億元,占比13.68%。相比二季度的14080.84億元,增加約2500億元,占比上升1.73個百分點。信托資金投向金融機構余額為19178.19億元,占比上升至15.73%。
值得注意的是,信托資金投向融資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已增至12339.63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融資租賃行業未來很有可能成為信托行業的另一個藍海產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