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10-31 09:18:32
隨著做市商制度的推出,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有所改善,而連續集合競價交易系統也有望推出,形成協議轉讓、做市商三種交易方式并存的格局。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金微 發自北京
機構成立新三板基金
目前,新三板的融資功能獲得了各方認可。
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掛牌公司完成股票發行205次,融資金額突破100億元,其中掛牌同時發行45次,融資金額39.76億元;掛牌公司完成并購重組63次,并購金額合計44.02億元。此外,22家上市公司及其關聯方參股或控股20家掛牌公司,5家掛牌公司被上市公司并購而終止掛牌,8家掛牌公司轉板到中小板和創業板。
隨著新三板人氣的旺盛,越來越多的機構參與到新三板中,其中不少VC/PE設立新三板基金。比如,德同資本西部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成都高新區共同出資設立的德同銀科基金,四川銀證基金與以色列英菲尼迪基金共同發起設立的“四川英菲尼迪銀證股權投資基金”等。
“現在我們投資機構都在積極參與新三板,成立了相應的新三板投資基金,積極參與掛牌企業的融資,也積極推動一些企業對接新三板市場。像我們達晨已推動10家企業進入新三板市場。”達晨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齊慎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高振營說,新三板本來就是創新型企業服務的場所,“這些機構投入到早期成長型企業是國家倡導的,如果都做IPO臨門一腳,那就不是創投的本意。”
此前,全國股轉系統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新三板正在醞釀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等機構參與做市商。高振營對記者表示確有這方面的考慮,希望擴大做市商的隊伍,“目前證監會的態度比較積極,但是具體如何操作還要看時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