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P2P平臺主動信披起步 業內呼吁監管細則推進

2014-10-29 00:55:44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目前P2P平臺在信息披露方面仍有很多不足,但是行業的信息必然會更加透明,有業內專家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P2P平臺的自身性質決定了只有信息公開透明才能得到市場認可。

隨著P2P網貸行業被納入監管的期望走高,很多P2P平臺開始逐步規范,或者“去擔保”、做純中介;或者主動尋找第三方進行資金托管,平臺與資金隔離;或者加強信息披露。

近日,紅嶺創投正式公布了風險準備金情況,P2P平臺“票據客”也公布了其托收憑證,而信而富此前就表示引入了外部審計,越來越多的P2P平臺加大信息披露力度。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目前P2P平臺在信息披露方面仍有很多不足,但是行業的信息必然會更加透明,有業內專家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P2P平臺的自身性質決定了只有信息公開透明才能得到市場認可。

《《《

動 態

多家P2P平臺自披信息行業透明度有望加大

每經記者 鄧莉蘋 發自深圳

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P2P平臺開始意識到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在業內人士看來,平臺可以給投資人盡可能多的投資信息,另外,平臺披露信息也是自證的一個過程,隨著監管臨近,監管層對這方面的要求也將越來越嚴格。

多家平臺加強信息披露

近日,紅嶺創投正式公布了其風險準備金情況,截至2014年9月30日,紅嶺創投共有資本金5000萬元和風險準備金4759萬元,紅嶺創投還表示 “擬于每月20日公布上一個月的風險準備金”等數據。

P2P平臺票據客也在其官方網站上公示了第一批共15張“銀票寶”產品的質押物托收憑證。今年7月,易通貸曾經宣布正式引進了信息披露制度,發布了共九章、二十九條的《北京易通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要求披露公司基本信息、平臺運營情況、逾期率等交易風險指標、基本業務數據等多項信息。

共富網CEO隋阿寧表示,P2P平臺的信息披露一方面來自市場的需要,另外,監管方對此也將有所要求。

行業透明度有望加大

根據網貸之家的數據,9月份,問題平臺約有22家,全國問題平臺累計193家,其中2014年達101家。

在此情況下,投資人越發謹慎,為了吸引投資人,很多P2P平臺盡量做到規范,比如找第三方進行資金托管。據匯付天下旗下匯付數據互聯網金融部總經理鐘紅波介紹,目前和他們合作進行資金托管的P2P平臺已經約有400家,而找他們咨詢過的平臺更多。除了資金托管以外,信息披露也是平臺增加公信力的方式。

融金所CEO孫明達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提供詳細的信息有助于投資人理性投資,也可以增加平臺自身的公信力。

梁釋賢認為,信息披露和“去擔保”相關,如果總是給投資人100%的保證,投資人不會去研究項目,但如果“去擔保”,投資人就必須更詳細了解項目信息,有些平臺會發布半年報,包括借款人的行業分布、地域分布等,這些對投資人來說非常重要。

《《《

現 狀

項目、運營信息披露較少P2P平臺信披處兩難境地

每經記者 鄧莉蘋 發自深圳

在實際運營中,由于沒有統一的規范和制度要求,各家P2P平臺信息披露方式呈現多樣化。比如有些平臺投資人可以通過遠程系統獲悉平臺的辦公狀況,還有的平臺在某個銀行存放一筆備用金,供投資人查詢。

前金所副總經理梁釋賢表示,由于現在沒有明確的監管方式,P2P平臺為了給自己增加信用,不得不采用各種辦法。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平臺信息披露的完善可以增加平臺的公信力,但是由于借款人和投資人的需求不一,平臺有時也會陷入兩難的境地。

目前大多數P2P平臺會對一般公司的基本信息,包括公司證照、團隊介紹以及辦公環境等進行比較詳細的披露,但具體的借款項目及其他信息披露較少。

融金所CEO孫明達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大公司可以依托品牌效應,小公司性質完全不同,需要陽光化、透明化來吸引投資者。

除了項目信息外,一些平臺也開始披露運營信息,還有的引入了外部審計的制度,只是目前披露這類信息的平臺并不多。

雖然P2P平臺信息披露得越詳細越好,但是在實際中,很多平臺對于借款人的信息披露有時并不完善,比較常見的就是以“某公司借款項目”替代。

共富網CEO隋阿寧表示,P2P平臺在信披時經常會陷入兩難境地,投資人希望獲得更多的信息,但有些信息借款人并不愿透露。

孫明達表示,很多借款企業信息比較復雜,可能會影響公司戰略,或者有上市之類的考量,相對來說,小微企業主的情況會好一些,他們會比較愿意公布這方面的信息。

孫明達表示,在信息披露的過程中,還要看企業的信任程度,有時也可能因為信息披露使客戶蒙受損失。

隋阿寧表示,目前一些平臺的做法是:一般情況下會披露該公司的財務狀況和還款能力相關的信息等,企業具體信息或者個人信息在借款之后可以看到。梁釋賢也表示,對于借款人而言,絕大多數平臺在用戶投資之前有些信息會模糊,但是在合同中還是會有具體的信息。

《《《

趨 勢

P2P平臺信息披露引入外部審計 關鍵指標需標準統一

每經記者 史青偉 發自上海

銀監會創新監管部主任王巖岫曾多次提到P2P監管思路,其中一條就是加強對投資者的保護力度,充分披露信息,提高透明度。他曾表示,P2P機構不僅要向市場披露自身的管理和運營信息,也要向投資者做好風險揭示和融資信息的提供,開展必要的外部審計。

而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一些P2P平臺引入了第三方審計機構,比如,信而富公司按季度披露外部審閱數據報告。目前業內比較關注的是逾期率指標,由于P2P行業中逾期率的計算有很多種方法,投資者無法清晰了解行業的真實風險情況。

外部審計是理想模式

今年以來,銀監會監管層領導曾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P2P應加強信息披露力度,開展必要的外部審計。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如果外部審計日后全面鋪開的話,那么被網貸平臺所諱莫如深的逾期率、壞賬率數據將最終大白于天下,而平臺的風控能力、管理能力也將被外界深入了解。

雖然國內網貸行業經過了多年發展,相比早期而言,業務、信息披露上的透明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不過關于逾期率和壞賬率卻始終無法得到有效的公布,甚至很多平臺對外宣稱壞賬率為“0”。

上述問題的原因在于P2P網貸行業沒有外部機構來財務審計,而國內主要的銀行機構公布的歷年報表中,投資人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銀行的壞賬率。

信而富CEO王征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為了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網絡融資中介機構對于信貸風險的衡量評估標準需要統一,并需要對從業機構進行相應的第三方審計,強制要求透明公開,不能以商業秘密為由拒絕披露風險指標定義和風險水平,以便形成整個行業的可比、透明、公開的風險防范機制。風險控制、透明公開、規范管理,是行業健康發展所必須堅守的。”

逾期率指標需標準統一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以P2P平臺信而富公司為例,其引入了第三方審計機制,按季度披露外部審閱數據報告,立信會計事務所每個季度會對信而富的企業報表,包括債權關系表、出借人收益表和資金流水進行審閱,所有審閱報告投資人均可查閱。

信而富委托獨立第三方審計機構定期披露與P2P相關的財務數據和信息,每季度P2P咨詢業務的審閱工作由立信會計事務所負責。該事務所自2012年第一季度以來,每個季度均審核信而富P2P小額貸款信息咨詢服務平臺的財務數據。

在定期發布的第三方機構審閱報告中,值得投資者關注的是逾期率指標,目前,P2P行業中逾期率的計算有很多種方法,投資者無法清晰了解平臺的真實風險情況。

真實的壞賬率對平臺和投資者的重要性如何?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信貸風險的復雜性在于風險具有滯后性,使得整個問題更加撲朔迷離。在創業初期,風險不可能一下子暴露出來,但是隨著行業大規模發展,風險隨著時間延長逐步爆發和集聚,行業將出現致命的后果。

根據中國小額信貸聯盟P2P行業委員會發布的《個人對個人(P2P)小額信貸信息咨詢服務機構行業自律公約》及其實施細則、上海市網絡信貸服務業企業聯盟發布的 《網絡借貸行業準入標準》相關規定,采用統一風險指標“90天以上逾期率”定期披露風險運營信息。

王征宇建議,P2P行業向社會公眾披露風險指標,可以向出借人展示真實的風險狀況,讓投資者和輿論理性地來看待風險。監管層應從標準化、專業化、規范化的角度出發,及早形成建立科學、統一的風險評估標準和公開透明的操作規范。

《《《

路 徑

P2P信披規范尚待監管推進 行業自律先行

每經記者 史青偉 發自上海

頻繁發生的跑路事件背后,都存在信息嚴重不透明的問題,投資者迫切希望監管細則早日出臺,從而推進P2P網貸的信息披露。

由于監管細則尚未出臺,P2P信息披露尚處于自律階段,一些平臺和行業組織也從自律層面加大信息披露的力度。

規范信息披露尚待監管推進

規范信息披露制度得到了監管層的支持,7月中旬,央行召集多家互聯網金融公司,就尚未出臺的《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進行交流。《指導意見》中明確了關于互聯網金融整體行業中信息披露的重要性;8月,銀監會創新監管部主任王巖岫強調“充分信息披露”,包括項目的信息披露,經營管理的信息披露,防止發生旁氏騙局,由投資者自主判斷,承擔風險。

銀監會副主席閻慶民也曾指出,由于網上“刷信用”、“改評價”的行為仍然存在,P2P網絡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會受到影響,互聯網上仍然存在信息不對稱,如P2P網貸平臺的卷款跑路事件時有發生,存在信用風險。

在業內人士看來,包括P2P在內的互聯網金融在消除信息不對稱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信息不對稱也給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必要的基礎。

點融網CEO郭宇航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信息不對稱不可能消除,網貸平臺能夠做到的是降低信息不對稱的程度。互聯網金融千人會執行秘書長蔡凱龍認為,互聯網金融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傳統金融中的信息不對稱,但其本身卻會產生新的信息不對稱。

由此可見,依靠P2P平臺自身不可能有效披露信息,規范信息披露需要監管細則的推進。蔡凱龍介紹,目前在美國,包括P2P、眾籌等納入到SEC監管范疇,平臺必須在SEC進行登記,并履行嚴格的信息披露義務,否則將會遭到SEC的調查處罰,而且司法也會介入調查。

信而富CEO王征宇告訴記者,由于行業缺乏統一的監管標準,一些機構零星地披露了風險信息,但缺乏統一的風險評估標準以及信披方式,導致行業隱性風險集中。在風險控制中,政府監管部門以及行業盡早形成建立科學、統一的風險評估標準,是行業健康發展所必須的條件。

行業自律先行

銀監會多次強調P2P平臺只是信息中介,而平臺轉移風險的最佳方式無疑是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在監管細則未出臺的情況下,一些平臺也從自律層面加大信息披露的力度。

實際上,在監管政策落地之前,一些行業協會、自律組織發揮了規范信息披露的作用。2013年12月,上海市網絡信貸服務業企業聯盟發布了網貸行業自律標準,這是全國首個網貸行業自律標準,其中對信息披露就作出了初步的要求。

e速貸研究部總監黃遠里表示,在監管落地之前,行業協會、自律組織大有可為之處。探索規范的信息披露制度、構建平臺透明化經營的重要指標,將對P2P行業的陽光化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信息披露必須遵循保護借款人隱私的原則,郭宇航告訴記者,我們既要保護投資人的知情權又要保護借款人的隱私權,在保護借款人隱私權的情況下,盡可能披露他的行業信息、從業信息從業情況以及證件信息。

“P2P網貸平臺作為金融中介機構,在保障投資人利益的同時,也需要兼顧保護借款人的隱私。因此,P2P網貸平臺的信息披露應該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針對哪些人群披露,披露哪部分的信息,都須經過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審核后才能進行披露或公示。”易通貸首席運營官康文稱。

對于行業自律的有效性,口袋網董事長兼CEO魏寧認為,只有在有效的外部監管條件下,同時接受社會化的監督,才能夠形成真正的行業自律。從目前來看,只有監管政策的推進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行業存在的信息披露問題。

至于國內P2P平臺未來有沒有可能向銀監會披露詳細的財務信息,王征宇表示,監管方面的思路要求金融服務機構對資金托管和債權分開,強制性要求對往來資金進行監管,金融機構會上報銀監會P2P平臺資金流水情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午夜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 制服丝袜国产中文精品 | 日本免费高清aⅴ乱码专区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在线观看 | 日韩丝袜亚洲国产欧美一区 | 尤物在线观看视频黄负 | 亚洲十大国产精品污污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