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10-23 10:25:07
業內人士認為,民營企業制作航空飛行器開展太空業務并非“異想天開”。美國SpaceX公司(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就開發了可部分重復使用的運載火箭,且SpaceX公司的“龍”飛船已多次向國際空間站運送物資。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袁東
每經記者 袁東
在一個多月時間內股價暴漲15倍的牛股光啟科學(00439,HK)(舊名英發國際),昨日又爆出“牛氣沖天”的消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光啟科學昨日(10月22日)公告稱,公司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進行全面戰略合作,共同開發和推廣商業空間載人系統的聯合產品。
上述公告公布后,光啟科學股價下午拉升,終以每股5.75港元收盤,全天漲8.08%。
已擁有臨近空間飛行器
昨日,光啟科學通過子公司深圳光啟空間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光啟)與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簽訂臨近空間載人及太空運輸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且以成立股份公司的方式共同開發和推廣空間載人系統的聯合產品,以及提供安全的飛行平臺及解決方案,合作期為5年。
此外,光啟科學與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也將在應用解決方案方面合作,合作內容包括空間先進結構材料、臨近空間載人平臺、近地軌道運輸器及深空探測軌道運輸器等領域。
記者注意到,此次與光啟科學合作的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又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八研究院第803研究所”,其專業產品涉及彈、箭、星、船、器等領域,主要承擔了戰術導彈紅外制導及飛控系統、運載火箭控制系統、衛星控制系統、飛行器控制系統、飛行仿真轉臺及其配套單機的研制、試驗任務及相關的科研生產任務。
光啟科學IR(投資者關系)專員顏雅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上述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包括三階段合作:第一步,研發臨近空間(指距地面20公里~100公里的區域)的載人平臺;第二步,研發空間站的運輸飛船;第三步,進行環月旅行和登月旅行。
對合作進度,顏雅婷表示,“明年上半年,希望帶著小動物上臨近空間。”此外,顏雅婷還提到,臨近空間飛行器光啟科學已經擁有,該臨近空間飛行器主要是利用氦氣球進入離地20公里到100公里空間,然后利用太陽能作為動力控制方向。
欲做中國“SpaceX”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光啟科學于今年8月借殼在港交所上市,被借殼公司是英發國際,主要從事制造及銷售紙包裝產品等業務。借殼方深圳光啟系一家高新科技公司,主要業務為通過運用新技術提供創新產品的解決方案,如開發一系列超頻射頻器件、新材料、智能光子等創新科技,用于衛星傳輸、數碼傳輸機無線電話電腦通訊等方面,運用范圍涵蓋航天、無線互聯及智慧工業園區。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光啟創始人劉若鵬頭頂不少“光環”,被稱為“深圳新生代科技專家”,曾獲第十八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甚至率領團隊成功研制出“影身衣”,這一成果被《科學》雜志刊登。
“我們定位自己就是中國的SpaceX。”顏雅婷告訴記者。同時她還指出,除我國空間站“天宮一號”以外,其他空間站都將退役,那么“天宮一號”的科研項目將加重,那么往返空間站和地球的運輸任務將變得頻繁,光啟科學就想做這個空間運輸業務。
業內人士認為,民營企業制作航空飛行器開展太空業務并非“異想天開”。美國SpaceX公司(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就開發了可部分重復使用的運載火箭,且SpaceX公司的“龍”飛船已多次向國際空間站運送物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