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4-10-23 09:27:23
保險資金投資信托計劃始于2012年10月。政策甫一開閘、業務啟動初期,買賣雙方都只是“摸著石頭過河”。
層層嵌套的關聯交易
“風險基本可控,這是于整個行業而言的。就保險機構個體而言,風險隱患不容忽視。”一位保險投資業人士強調說。
況且,這種風險很可能是其他非保險金融機構傳遞過來的。
事實上,在保監會這次自曝家底的預警中,也可窺一二。監管點出了目前保險資金投資信托的五大風險,并對相關保險機構進行了一一點名。
一位接近監管部門的知情人士透露說,五大風險中的關聯交易風險,最為監管所擔憂。
有關資料顯示,在一些保險資金投資的信托計劃背后,保險機構與融資人為同一控股股東控制的關聯方,甚至還與信托公司、信用增級方等主體具有關聯關系,保險機構通過投資信托產品給融資人借款,儼然淪為股東方及關聯方的融資通道。
一家大型財險便是其中一例典型。知情人士提供的線索顯示,這家公司今年以來認購了“英大信托-金惠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中融卓利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華潤信托-泰禾城市廣場項目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英大信托-東富1號債權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等一批信托計劃。
且不論這些信托計劃的信用等級多數在AAA級以下,僅從這些信托計劃募集資金的投向來看,也存在諸多可推敲之處。
首先,這些信托計劃并不直接投向具體基礎資產,而是存在兩層或多層嵌套。如,這家財險公司認購的“英大信托-金惠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該計劃募集資金用于受讓“金元惠理共贏11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持有的委托貸款債權60%的優先級收益權。其中的委托貸款資金用于百合灣、團泊綠島項目的開發建設。
其次,在這些信托計劃中,頻繁出現東方資產公司天津、上海、西安等辦事處,東方創業金控,東興證券,幫信置業等公司。這些公司或是信托計劃背后的委托人,或是融資人和管理人,但卻都擁有同一個身份——東方資產下屬公司。
而東方資產恰是這家財險公司的母公司的控股股東。也就是說,這些在信托計劃中出現、各自扮演角色的公司,和這家財險公司屬于關聯關系。
撥開層層嵌套的信托計劃后,不難發現,這家財險公司認購的以上信托計劃,多用于其關聯方融資人的房地產投資、滿足流動性需求、受讓融資人持有的債權等用途。與此同時,個別信托計劃的最終投向是位于中西部的房地產項目。
“這種關聯交易,資產質量并不佳,信用等級及收益率也不高,承擔的風險卻不小。”一位業內人士點評道。
“我最擔心的是風險傳遞”,一位監管者坦言。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