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2 01:10:3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查道坤 發自江蘇
每經記者 查道坤 發自江蘇
按計劃,10月23日,*ST超日(002506,SZ)將舉行第二次債權人會議,主要議題是對10月7日晚間公布的重組方案進行投票。
按照此前的重組方案,普通債權20萬元以下部分全額受償,超過20萬元部分按照20%的比例受償。不過,以阿特斯為代表的一批大額債權人要求,將超過20萬元的債權受償比例提高到45%,否則就會在第二次債權人大會投出反對票。這激怒了11超日債持有人,因為按照重組方案,11超日債的債務和利息將全額獲得支付,如果重組方案沒有獲得通過,那么11超日債的全額債息也將無法得到支付。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目前普通債權人已經將此前要求賠償的比例由45%降至30%,但協鑫方面并沒有讓步的打算。
普通債權人欲阻止重組方案/
手握*ST超日1.3億元債權的阿特斯正試圖拉攏一批普通債權人,在第二次債權人會議上對*ST超日重整計劃草案投出反對票。
10月14日,25家供應商債權人在蘇州發表聯合聲明,要求償還比例由此前的20%提高至45%。如果按照這部分普通債權人的要求,那么重組方就將為此多支出超過10億元的資金。
阿特斯法務部門負責人也公開表態稱,如果重整管理人仍然維持20%的償債比例,并且不和普通債權人充分溝通的話,普通債權人將不會在第二次債權人會議上通過重組方案。
為此,一些債權人極力與這部分大額債權人進行溝通,要求后者支持重組方案,而這些債權人就是11超日債的持有人。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11超日債是超日在2012年3月7日發行的公司債,由中信建投證券承銷,本金10億元,票面利率8.98%。
今年3月,11超日債宣布因無法按期支付利息成為國內首例違約債券。記者從協鑫集團內部了解到,目前11超日債申報人數為2100人左右,除此之外還有不到200家供應商和銀行等。“11超日債的數千位持有人中,基本全是個人,因為是首例違約債,無論是債權人還是有關部門都極為重視。通過資本重組方的進入并提供資金使各個債權人獲得賠付,這對大量債權人而言都是很好的解決方案。”協鑫集團副總裁崔乃榮表示。
本次重組方案也充分考慮了11日超日債權人的利益,重組方案規定,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以及重組方之一上海久陽投資管理中心同時發出《保函》,兩家公司將合計在8.8億元額度范圍內為11超日債提供連帶責任保證,11超日債本息將全額受償。記者了解到,在法院裁定批準方案之后,年底前資金會到賬戶里。
一位反對重組方案的普通債權人代表徐先生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11超日債持有人的這種做法,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超日總的債券規模是58億元左右,去掉超日債的全額賠付10億元,47億元按照20%賠付比例只有9.4億元。“一旦重組成功,重組方將賺得盆滿缽滿,等于用14.6億元現金,獲得16.8億股股份,投資成本僅為0.87元每股。”
一方面普通債權人想要阻止重組方案通過,另一方面則是11超日債持有人極力推進重組方案獲得通過,雙方的分歧和矛盾也就此產生。
償債比例降至30%,協鑫未讓步/
根據重組方案要求,在10月23日重組會議當天,將會有財產擔保債權組、職工債權組、稅款債權組和普通債權組等4個組別對重組方案做表決。
記者最新從普通債權人處了解到,債權人已經將此前要求償債的比例由45%降至30%,“我們已經作出了讓步,只要重組方滿足30%的償債比例,普通債權人就會通過重組方案。如果超日堅持20%的受償比例,那么這些債權人可能會投重組反對票,試圖讓協鑫集團等進行的重組失敗。”徐先生對記者說。
然而,記者從重組方了解到,目前超日管理人和協鑫方面都沒有上調比例的具體舉措,這也就意味著,上調的可能性不大。“超日的重整費用分為幾部分:以溢價轉增股本16.8億股,投資人受讓上述轉增股份應支付14.6億元,超日通過處置境內外資產和借款等方式,籌集不低于5億元,合計不低于19.6億元用于支付重整費用、清償債務及作為超日后續經營的流動資金。如果對普通債權受償比例上調10個點,就會直接增加4.7億元。”光伏行業分析師徐陽說道。
此外,徐陽還表示,超日重整案投資人不只是協鑫集團下屬的江蘇協鑫一家,還包括了嘉興長元、上海安波、北京啟明和上海韜祥等8方。“江蘇協鑫的角色是超日未來的控股股東和本輪重組牽頭人,但償債資金只是承擔一部分,另外8方財務投資者則是債務清償和恢復生產經營資金的支持方,要上調受償比例,就得8家公司一致同意。而且這8家公司也需要考慮各自在新的上調比例中承擔多少,是不是要再去舉債、動用原來的重組資金來補缺,重組超日的資金會不會也因此而減少,這些都是問題,所以上調的可能性不大。”
記者從江蘇協鑫一位知情人士處了解到,對于普通債權人提出的上調償債比例,協鑫內部并沒有讓步的打算。此外,崔乃榮表示,“超過20萬元的債權部分,我們按20%比例清償,這充分考慮了超日的實際情況和我們能承受的成本。”
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了解到,如果重組方案沒有通過,按照規定需要出臺第二套方案,但是目前包括協鑫在內的9家重組方,并沒有準備第二套重組方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