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17 00:59:1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黃俊玲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黃俊玲 發自北京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10月14日,中國保監會發布《關于保險公司投資信托產品風險有關情況的通報》。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二季度末,78家保險公司(集團)共投資信托計劃739筆,涉及32家信托公司,累計投資余額2805億元,占當季度末保險行業總資產的2.99%,較上年末增加1363億元,增長94.5%。其中,房地產投資最多,為929億元,占比33.1%。從信用等級看,AAA級(含AAA+、AAA-)產品1773億元,占比63.2%。
保監會表示,總體看來,保險資金投資信托總體規模占行業總資產份額較小,且主要為信用等級較高的AAA級產品,風險基本可控,但是仍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風險,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1,投資規模增速快。2014年以來,保險資金信托投資快速增長,前兩個季度的季度增長率分別為41.3%、37.7%。部分公司投資增長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如太平洋人壽、太平養老、都邦財險、太平人壽、工銀安盛、華夏人壽,二季度末投資余額與上年末相比,增長率均超過400%。部分公司投資余額占其自身總資產比例較高。
2,投資集中度較高。一是基礎資產集中,近51%的信托投資集中于房地產和基礎設施等不動產領域。二是交易對手集中,近60%的信托計劃由上海國際信托、建信信托、平安信托、中信信托、中誠信托和華能貴誠信托6家信托公司發行。
3,關聯交易存在風險。檢查發現,部分公司關聯交易存在一定風險:一是關聯交易金額占其信托投資比例較高;二是保險機構與融資人為同一控股股東控制的關聯方,部分機構還與信托公司、信用增級方等主體具有關聯關系,保險機構通過投資信托產品給融資人借款,用于融資人房地產投資、滿足流動性需求、受讓融資人持有的債權等用途。
4,基礎資產不明確。部分信托投資合同投資標的不明晰。檢查發現,在人保壽險投資的《中誠信托-理財貳號單一資金信托計劃》中,中誠信托以有限合伙人的身份出資分別成立多個有限合伙企業,涉及金額160余億元,但其《有限合伙協議》中未明確具體投資標的。
5,信用評級機制不完善。一是部分信托產品只具有預評級。二是部分中小保險機構內部信用風險評估能力較弱,內部信用評級質量有待提高。三是部分公司在未取得信托產品外部信用評級的情況下就完成投資決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